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胜
作品数:
3
被引量:2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陆少鸣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尹宇鹏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冬毅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伍健东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牛晓君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环境科学与工...
1篇
化学工程
主题
2篇
微氧
2篇
微氧条件
2篇
污泥
2篇
颗粒污泥
2篇
反应器
2篇
废水
1篇
氮浓度
1篇
循环反应器
1篇
厌氧
1篇
厌氧颗粒
1篇
厌氧颗粒污泥
1篇
生物处理
1篇
水处理
1篇
水生
1篇
水生物
1篇
内循环
1篇
内循环反应器
1篇
中试
1篇
污泥颗粒
1篇
污泥颗粒化
机构
3篇
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3篇
游胜
1篇
周兴求
1篇
牛晓君
1篇
吴冬毅
1篇
尹宇鹏
1篇
伍健东
1篇
陆少鸣
传媒
1篇
水处理技术
1篇
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2篇
2009
1篇
2008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IC反应器在微氧条件下的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人工合成废水对IC反应器在微氧和厌氧条件下去除COD的效果、沼气产量、出水VFA、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及颗粒污泥浓度等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分别为1000、2000、2600、3300、4000mg/L时,与厌氧相比,微氧时(溶解氧控制在0.5~1.0mg/L)对COD的去除率分别增长了4.0%、4.0%、2.6%、1.5%、0.9%,沼气产量分别增长了160.0%、137.0%、78.0%、90.5%、50.9%;两种条件下的出水VFA均在200mg/L以下,但与厌氧相比,微氧的出水VFA值更低、波动更小、变化更平稳;微氧时颗粒污泥的MLSS减少了3.6%,而MLVSS/MLSS值增长了0.6%,表明颗粒污泥的活性增强。
游胜
周兴求
牛晓君
伍健东
关键词:
IC反应器
微氧
废水处理
颗粒污泥
GAC强化砂滤池处理加氯水的中试
被引量:14
2008年
受水中氯消毒杀菌作用的影响,GAC强化砂滤池内硝化作用减弱,但对氨氮仍有76.80%的去除率,说明炭砂滤池中仍存在着相当量的硝化细菌;GAC强化砂滤池对CODMn的去除率只有10.51%,说明在氯的灭菌作用下炭砂滤池内自养菌难以生存;炭砂滤池滤后水的溶解氧减少51.4%,余氯量减少90.98%,pH值均值由8.0下降到7.5,说明较高的溶解氧和偏碱性的环境是硝化细菌保持活性的条件。前加氯一方面直接参加了硝化反应,另一方面对微生物生长产生了影响。
吴冬毅
尹宇鹏
陆少鸣
游胜
关键词:
氯
硝化作用
内循环反应器在微氧条件下运行特性研究
废水生物处理研究中,传统的观点认为好氧反应需要以氧作为电子受体,而氧对厌氧菌有毒害或抑制作用,所以一般将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严格分离,认为好氧反应和厌氧反应是两个独立过程。但有研究表明:在微氧条件下,兼性...
游胜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污泥颗粒化
废水生物处理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