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坤友
- 作品数:41 被引量:466H指数:12
- 供职机构: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芜湖市岸线资源的时空演变与优化被引量:11
- 2013年
- 20世纪50年代港口地理学产生以来,港口体系的形成与演化、港口与腹地的交互作用、航线网络结构与组织等方面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岸线资源的时空演变、合理开发与规划管理等相关内容未能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仅有的研究多数散见于流域开发与管理、港口规划、河道演变与治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中。以沿江城市芜湖为研究对象,在行政区划调整的战略背景下,将其可利用岸线资源的空间演变划分为沿中江发展、沿青弋江发展、沿长江北扩、沿长江南延、一江两岸统筹发展等5个阶段。以此为基础,选取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等指标综合判别"新芜湖"的岸线资源等级,并结合后方腹地岸线需求对岸线开发进行功能分区,最后总结了"新芜湖"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优化措施,如实施两岸联动策略、制定岸线准入制度、实行岸线有偿使用、建立岸线调整体制等。
- 潘坤友曹有挥梁双波
- 关键词: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碳排放
- 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被引量:52
- 2006年
- 红色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以国家公布的11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例,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基尼系数,从空间分布、区域空间差异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分区等角度分析了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和全国八大一级旅游分区两种尺度的测度中都呈集聚型分布,不同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历史主题。最后,提出在今后的红色旅游发展和新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中做好规划和宣传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区域整合,推进红色旅游产品向主题方向发展。
- 魏鸿雁章锦河潘坤友
- 关键词:红色旅游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 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航运网络演化与效应被引量:6
- 2018年
-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案例区,选择74家知名船公司,应用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偏移-分享和港口枢纽度模型,分析了1996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航运网络演化过程及其效应。研究表明:近20年来长三角地区航线空间结构趋于集中;远洋航线、近洋航线一直集中于上海、宁波港,但宁波港的增速是上海港的3倍,近年来呈现出由上海港向宁波港转移的趋势;太仓港在沿海航线、长江支线方面增速最快,与南京港一起成为长江沿岸的枢纽港;港口问航线的争夺一直很激烈。最后,文章探析了航运网络演化对长三角地区港口地位、港口等级、港区设施的影响。
- 潘坤友曹有挥魏鸿雁
-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航运网络
- 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被引量:75
- 2020年
- 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构建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00—2016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进行赋权分析;运用线性加权模型测算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方法研究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总体上呈波动趋势,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不足是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②五大维度发展指数曲线波动幅度较大,主要表现在创新发展指数曲线呈"M"型,协调发展指数曲线呈"N"型,绿色发展指数曲线后期呈"M"型,开放发展指数曲线呈"W"型,共享发展指数曲线呈"W"型结构。③"五大"维度耦合协调度波动明显,呈现"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四个阶段,距离优质协调状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核密度估计表明,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呈收敛态势,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 刘波刘波龙如银孙小祥潘坤友
- 关键词:海洋经济耦合协调度核密度估计港口腹地
- 碳锁定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动态演进分析——以江苏为例被引量:3
- 2022年
- 从城市尺度出发,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嵌套分解方法、空间自相关法探究江苏碳锁定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江苏碳锁定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泰尔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并且区内差异的贡献率远大于区间差异的贡献率,三大地区内部发展的非均衡是江苏碳锁定产生差异的主要动因。江苏各城市碳锁定状况存在空间关联特征,空间发展格局集中性不断上升,马太效应有所增强。
- 蔡海亚陈思潘坤友
- 关键词: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
- 长江三角洲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班轮公司渐成影响港口体系演变的主导因素,班轮网络形成的内在机理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领域。以长江三角洲为案例区,从基础设施、箱量规模、港口效率、港口费用、配套产业、扶持政策6个方面构建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测度长江三角洲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港口、班轮公司、货主和货代等港口物流节点进行访谈验证,结果显示定性分析与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箱量规模和港口费用是当前影响长江三角洲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效率,最后是政策环境与航运配套产业,其中政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 潘坤友曹有挥吴威梁双波魏鸿雁
- 关键词:班轮航线长江三角洲
- 安徽省物流发展的空间格局被引量:4
- 2006年
- 安徽省物流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中部崛起和安徽东向战略的实施,其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确定省域物流枢纽城市和综合物流中心城市,评价各地级市可达性和划分出各市域物流实力等级的基础上,刻画了安徽省物流综合实力的点线面空间发展格局,并按照点-轴-面的物流空间组织模式,提出营建T型物流经济带和Y型物流经济带,即以合肥、巢湖轴线与沿江城市轴线构成的T型经济带;以淮北、蚌埠、阜阳、淮南、合肥等组成的Y型物流经济带。实现以点带轴,以轴带面,推动安徽省物流产业向纵深发展。
- 李传武梁双波潘坤友
- 关键词:安徽省物流
- 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联系、尺度与形成机理被引量:9
- 2021年
- 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存在着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张家港市氢能产业为案例,基于实地调研和访谈资料,对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联系形式、空间尺度与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氢能产业创新网络总体呈中心型和非中心型网络相结合的空间形态。创新网络中正式联系和非正式联系的产生均受路径依赖影响,且可以相互转化和促进。不同尺度创新网络的形成机制存在差异,本地尺度上主要机制是地理和社会临近,国内尺度上是认知、组织、制度和社会临近,而全球尺度上是认知、组织与社会临近。中国国内尺度跨区域创新联系的路径创造存在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和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地方政府与大学及科研院所间存在着组织和制度临近,促进了创新网络的建立。
- 刘可文车前进王纯彬潘坤友陈觉
- 关键词:新兴产业创新网络
- 国内外河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等方法对国内外河流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河流的旅游功能、河流旅游产品、河流旅游影响、河流旅游发展效应、河流旅游开发与规划、河流旅游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研究理论较薄弱,系统性不足,研究框架尚未形成。从河流旅游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来看,未来河流旅游研究要注重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体现研究对象的差异性,注意研究方法的针对性,从人地关系角度开展研究。
- 魏鸿雁陶卓民潘坤友
- 关键词:旅游影响利益相关者
- 基于乡村性感知的乡村旅游地游客忠诚度研究——以南京石塘人家为例被引量:32
- 2014年
- 基于乡村性、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等理论,从游客的乡村景观感知、乡村文化感知、农业经济感知、社区参与感知、游客忠诚度、游客满意度6个潜在变量出发,构建了游客忠诚度结构方程模型。以南京市江宁区石塘人家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游客忠诚度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依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理论模型中各潜在变量、观察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及路径系数,定量测度游客对乡村性4个维度的感知对乡村旅游地游客忠诚度影响模式。研究表明:(1)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景观、乡村文化、农业经济、社区参与4个维度的乡村性的感知均不同程度地正向显著影响其对该地的忠诚度;(2)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景观、乡村文化、农业经济、社区参与的感知均不同程度地正向显著影响其对该地的满意度;(3)与乡村性相关的4个潜在变量(乡村景观、乡村文化、农业经济、社区参与)的不同观察变量对其影响程度不同;(4)游客对在乡村旅游地的旅游活动的满意度正向显著影响其忠诚度。通过研究分析,启示今后可以从哪些方面保留与改善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忠诚游客。
- 魏鸿雁陶卓民潘坤友
- 关键词:游客忠诚度游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