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粤龙
- 作品数:20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型鼓室导抗图的传导性聋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鼓室导抗图为A型的传导性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听力学评估及干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科治疗并随访的鼓室导抗图为A型的传导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男13例,女10例,其中2例...
- 林颖焦粤龙黄利芬王蒙周枫于锋
- 关键词:鼓室导抗图传导性聋鼓室探查术高分辨率CT
- 鼓室成形术影响听力疗效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听力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报告118例(126耳)鼓室成形术,对可能影响听力疗效的16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程短、病变轻、术前有较大骨气导间距、咽鼓管通畅、术中保留锤骨柄、选取适当术式以及术后完好鼓膜状态则听力效果较好,10项单因素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鼓室成形术听力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与病变程度及手术方法有关。
- 蒋立新练兵马玉坤焦粤龙
- 关键词: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听力
- 面神经减压术对颞骨骨折面瘫的治疗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评价颞骨骨折面瘫面神经减压术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 方法回顾性总结并分析颞骨骨折伤及膝状神经节面瘫病人的临床资料。16例面瘫13~96日后经中颅窝一乳突联合进路及乳突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定标准按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结果手术后临床随访6~1 8月,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面瘫2月内手术恢复满意或较满意均达H-B Ⅱ级以上占70%(11/16);面瘫3月后手术的5例病人获得一定好转效果。结论面神经全程减压术有效治疗颞骨骨折引起的面瘫;伤后2月内手术为较佳时机。
- 蒋立新张淑芬于秀娥焦粤龙张浩亮黎小冰谢佳梁子健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颞骨骨折外科减压术
- A型鼓室导抗图的传导性聋临床特征分析
- 林颖焦粤龙黄利芬王蒙周枫于锋
- 胆脂瘤型中耳炎一期听骨成形术临床疗效
- 目的:评价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一期听骨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手术进路:上鼓室胆脂瘤经上鼓室进路清除上鼓室及鼓窦入口胆脂瘤,保留或修补上鼓室外侧壁,完成上鼓室成形术。上鼓室及鼓窦胆脂瘤经联合径路清除上鼓室和...
- 蒋立新焦粤龙陈少茹黄以乐
- 文献传递
- CO2激光切除肉芽肿后缝合创面结合PPI抗反流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疗效分析
- 龚辉成于锋焦粤龙谭国杰
- CO2激光治疗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的长期疗效
- 目的 探讨CO2激光治疗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的长期疗效.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从2008~2009年间对48例82耳儿童渗出性中耳炎(OME)手术治疗,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4~12岁,中位数8.3岁.手术指征:单侧...
- 焦粤龙
- 突发性聋伴或不伴眩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伴及不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突发性聋患者120例,其中不伴眩晕84例,伴眩晕36例。伴眩晕的36例患者中15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全部患者均进行突发性聋的常规治疗,伴BPPV患者按照BPPV类型进行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对突发性聋患者的纯音测听结果及疗效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突发性聋伴及不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纯音听力结果中,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及全聋型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平坦下降型发生率较其他3型高。突发性聋不伴眩晕患者治疗后的听阈降低值高于突发性聋伴眩晕者,且治疗后听力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也高于突发性聋伴眩晕者。突发性聋伴眩晕的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12例,外半规管3例,均为同侧患耳。结论: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较非眩晕突发性聋患者听力损失严重,且治疗后听力改善及疗效较差。
- 周枫朱美婵王蒙王海涛焦粤龙黄利芬梁子健
- 关键词:眩晕
- 本底噪声对职业性纯音测听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分析群体的职业性听力损伤检查时,在环境噪声超标的情况下如何判断检查的结果。方法对某工厂从事噪声作业的人员在旧测听室与新测听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检查结果表明,以语言频段1000、2000、3000Hz最为明显,呈显著性差异,而在高频4000则次之,6000、8000Hz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环境噪声对测听结果有直接的影响,进行听力测试时,应在标准的测听室中进行。进行群体的职业性听力损伤测查,如果环境噪声达不到要求,在检查时应以高频听力为主,发现有高频听力损伤的人员,应到标准的测听室做纯音测听检查。
- 周锋焦粤龙
- 关键词:噪声听力损伤测听室
- CO_2激光切除肉芽肿后缝合创面结合PPI抗反流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提高喉接触性肉芽肿疗效的新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5年10月诊治的13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手术切除肉芽肿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创面边缘黏膜封闭创面,同时所有患者均结合PPI抗反流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13例患者声带创面愈合良好,黏膜光滑。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13例患者均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喉接触性肉芽肿有强烈的复发倾向,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手术切除肉芽肿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创面边缘黏膜封闭创面结合PPI抗反流治疗,可闭塞创面,使肉芽肿无法生长,明显降低复发率。
- 龚辉成于锋焦粤龙谭国杰
- 关键词:喉肉芽肿激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