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红梅

作品数:53 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基因
  • 11篇淋病
  • 11篇淋病奈瑟菌
  • 11篇奈瑟菌
  • 9篇疫苗
  • 9篇杆菌
  • 7篇生物学
  • 7篇耐药
  • 7篇抗体
  • 7篇教学
  • 6篇医学微生物
  • 6篇医学微生物学
  • 6篇原核表达
  • 6篇微生物学
  • 6篇耐药性
  • 6篇克隆
  • 5篇细菌
  • 5篇免疫
  • 5篇介导
  • 5篇抗原

机构

  • 53篇扬州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江苏省人兽共...
  • 1篇泰兴市中医院

作者

  • 53篇焦红梅
  • 40篇李国才
  • 18篇陈红菊
  • 18篇严华
  • 17篇季明春
  • 10篇孔桂美
  • 9篇焦新安
  • 7篇潘兴元
  • 7篇阴银燕
  • 6篇殷月兰
  • 6篇赵丹
  • 5篇王劲松
  • 4篇潘志明
  • 4篇刘双喜
  • 4篇朱立天
  • 3篇解如山
  • 3篇征超峰
  • 3篇杜庆辉
  • 3篇袁舟
  • 3篇申厚凤

传媒

  • 7篇中华微生物学...
  • 7篇扬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病毒学报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2008年中...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有成对皮质酮激素反应元件的基因在小鼠组织内的表达分析与验证
2012年
目的验证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发现含有成对皮质酮激素反应元件(GREs)的皮质酮激素作用新基因。方法应用程序"NURD-finder2",从小鼠36 000个基因中筛选出含有成对GREs的88个基因,并选取了10个基因进行动物体内实验来验证。对小鼠(C57BL/6)的14种不同组织进行33P末端标记的原位杂交,用Image J软件分析。结果 10个所检测基因至少在一种组织中表达,而且发现脾脏对皮质酮激素急性应激有强反应;6个所测基因的mRNA水平在激素处理后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质膜微囊蛋白家族-1(caveolin-1)在肺部有明显上调(P<0.05),生理上具有较强反应,其GRE序列与大鼠和人类的cav-1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结论验证了"NURD-finder2"发现新的含有成对GREs的皮质酮激素反应基因,这些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可能在生理平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李华玲陈文飞焦红梅周晓霞
CRISPR系统中Cas蛋白的分类及作用机制被引量:8
2018年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系统存在于40%细菌与90%古细菌中,由前导序列、回文重复序列、相关Cas蛋白三部分构成。Cas蛋白是CRISPR系统中的一类核酸酶,对CRISPR系统发挥获得性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已鉴定出至少45个Cas蛋白家族,其多样性对现有分类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不同类型的Cas蛋白在CRISPR系统适应、表达、干扰等作用阶段发挥的功能各异。本文主要讨论Cas蛋白的分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冯欢欢单彩龙李金月陆佳静王茜璐沈沁浩焦红梅阴银燕孔桂美郭停停李国才
关键词:CRISPR获得性免疫核酸酶
鲍曼不动杆菌CRISPR相关蛋白Csy1对耐药性和毒力的影响
2021年
采用RecAb同源重组系统,将携带I-Fb亚型CRISPR-Cas系统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AB43的csy1基因敲除,观察野生株(AB43)和缺失株(AB43Δcsy1)的耐药性、生物膜形成以及小鼠致死率等生物学性状变化,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两者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与野生株相比,csy1的缺失显著提高突变株的耐药水平和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且AB43Δcsy1感染组小鼠的存活率与AB43感染组相比显著降低,提示其毒力有所提高。RNA-seq分析结果显示,csy1的缺失能影响细菌与抗生素耐药性、毒力以及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推测是引起AB43Δcsy1表型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提示Csy1蛋白可通过调节自身基因表达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生物膜形成及致病性。这说明创造有利于维持CRISPR-Cas系统的环境,保证CRISPR-Cas系统阳性菌株处于进化优势地位,使鲍曼不动杆菌保持低毒力和抗生素敏感状态。
李梦影孙晓利王宇航杨洁郑文浩何香玲季诗雨焦红梅郭停停李国才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毒力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减毒候选菌株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为了确定用于减毒的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菌株,对初筛入选的血清型为1/2a菌株Lm1、Lm2、Lm3和Lm4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利用PCR技术均成功地扩增出4株菌株的hly基因及actA和plcB基因片段。以LD50的测定试验作为菌株毒力指征,对4株菌株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4株菌株均为强毒菌株,其中菌株Lm4的毒力最强,用BALB/c小鼠测得的LD50为1.47×104CFU。结论确定以Lm4作为候选菌株。
殷月兰焦新安许海燕焦红梅潘志明黄金林
关键词: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ACTALD50
雌激素化小鼠感染普雷沃菌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利用雌激素化小鼠构建普雷沃菌( Prevotella)感染引起细菌性阴道病( bacterial vaginosis, BV)的动物模型。方法17β-戊酸雌二醇芝麻油溶液腹腔注射小鼠,然后用对数期普雷沃菌稀释液定量接种小鼠阴道,于不同时间点取小鼠阴道洗液分离培养普雷沃菌,并测定洗液中唾液酸酶活性;接种后2 d、7 d和21 d分别扑杀10只小鼠,取子宫角、膀胱和肾脏,匀浆后分离培养普雷沃菌。结果普雷沃菌可在雌激素化小鼠阴道中感染14 d以上,21 d时可观察到分离菌数的明显下降;感染小鼠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活性明显增高,并可查见线索细胞;高剂量感染时细菌可扩散到小鼠子宫角。结论雌激素化小鼠可作为BV 的一种实验动物模型。
焦红梅赵丹陈红菊严华季明春李国才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小鼠模型
减毒沙门氏菌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消化系肿瘤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系肿瘤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年轻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减毒沙门氏菌作为一个胞内寄生菌,本省具有抗肿瘤特性,同时可以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载体进行抗肿瘤治疗.本文就减毒沙门氏菌及作为治疗载体在肝癌、胃癌、大肠癌的体内外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朱晓舟孔桂美万丹孙国壮焦红梅阴银燕李国才
关键词:减毒沙门氏菌消化系肿瘤靶向
病原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5
2008年
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作者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文化等方面对病原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严华李国才陈红菊焦红梅龚卫娟潘兴元季明春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精品课程
淋病奈瑟菌rmp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抗体杀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的外膜蛋白Rmp在免疫阻抑中的作用及其消除策略。方法PCR扩增淋病奈瑟菌rmp基因,将rmp中间200个核苷酸残基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取代,含rmp两侧侧翼区和Kan的DNA片段△rmp:Kan转化淋病奈瑟菌WHO—A菌株,PCR和Westernblot鉴定野生rmp被突变基因(△rmp::Kan)取代并不能表达Rmp的突变株。突变株免疫小鼠,并用抗体介导的补体杀菌作用研究免疫血清的抗菌活性。结果构建了珊p基因缺失的淋病奈瑟菌突变株,突变株诱生的抗体具有更强的杀伤淋病奈瑟菌活性。结论淋病奈瑟菌丌印基因缺失突变株可能消除了野生株中Rmp的免疫阻抑作用,在新型全细胞减毒活疫苗研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李国才解如山冒艳丽刘双喜焦红梅陈红菊严华季明春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同源重组减毒活疫苗
人CD46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构建人CD46(hCD46)启动子指导目的基因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提取HeLa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扩增出hCD46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中hCD46基因5′端某片段的同源性为99.9%。用此启动子替换pcDNA3EGFP中的CMV启动子,并在hCD46启动子和EGFP基因之间插入兔β-球蛋白基因第二内含子(RGI),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转染CHO和SP2/0两种鼠源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CHO细胞EGFP的表达量高于SP2/0细胞,表达特性与人体CD46相似;RGI可以增强EGFP的表达量,但不改变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提示克隆的hCD46启动子可以用于研制模拟人体CD46基因表达特性的转基因小鼠。
李国才王劲松焦红梅朱立天潘兴元季明春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EGFP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运送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DNA疫苗及其免疫效力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为研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构建和表达了运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NA疫苗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首先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的全长s1基因插入到嵌合CpG 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CpG。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出运送DNA疫苗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SL7207(pVAX1-S1-CpG)。将重组菌SL7207(pVAX1-S1-CpG)分别以1×109CFU,5×109CFU,1×1010CFU的剂量滴鼻和口服接种4日龄雏鸡,2周内所有试验鸡均无任何不良反应,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SL7207(pVAX1-S1-CpG)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免疫后35 d,商品鸡体重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菌免疫不影响鸡体增重。以5×109CFU重组菌滴鼻和口服两次接种4日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二免3周后,血清抗体和小肠黏膜抗体测定结果表明,SL7207(pVAX1-S1-CpG)免疫组抗体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之间分别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攻毒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SL7207(pVAX1-S1-CpG)免疫组有较高的免疫保护效力,与灭活苗和减毒苗效力相当,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焦红梅焦新安田华荣潘志明殷月兰崔一晨黄金林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NA疫苗CPGDNA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效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