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锋

作品数:26 被引量:20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青藏高原
  • 6篇青藏
  • 6篇花岗岩
  • 5篇新生代
  • 5篇走滑
  • 4篇缝合带
  • 3篇地貌
  • 3篇地质
  • 3篇第四纪
  • 3篇滇西
  • 3篇特提斯
  • 3篇锆石
  • 3篇构造地貌
  • 3篇古特提斯
  • 2篇地层
  • 2篇地貌特征
  • 2篇岩带
  • 2篇岩体
  • 2篇特提斯洋
  • 2篇同位素

机构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长江三峡勘测...
  • 1篇四川省煤炭设...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湖北省交通规...

作者

  • 26篇王世锋
  • 5篇王二七
  • 4篇吴中海
  • 4篇王刚
  • 4篇樊春
  • 3篇王超
  • 2篇姚鑫
  • 2篇石许华
  • 2篇江万
  • 2篇方小敏
  • 2篇张伟林
  • 2篇李会军
  • 2篇肖伟峰
  • 1篇侯泉林
  • 1篇郝杰
  • 1篇徐天德
  • 1篇戴霜
  • 1篇朱迎堂
  • 1篇刘小汉
  • 1篇付碧宏

传媒

  • 9篇地质科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科学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一些新生代飞来峰的构造演化被引量:7
2006年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带的一系列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有的飞来峰在就位后再次遭受到强烈的变形,如分布在兰坪盆地金顶一带的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在渐新世时与下伏岩层一同卷入了强烈的褶皱变形;分布在大理地区鹤庆盆地西侧的中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因受到后期东西向伸展构造的破坏,已被改造成分选极差的重力滑塌沉积。这些古近纪飞来峰由于在就位后再次发生了变形,所以不应称之为飞来峰,应称为异地岩或者是外来岩块。
王二七王世锋樊春王刚
关键词:飞来峰褶皱
羌塘地块中西部布木错走滑断裂系的第四纪晚期地表变形特征与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24年
班公-怒江缝合带(班怒带)是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的重要边界,研究该边界带上共轭走滑断裂第四纪晚期的几何结构与变形特性对于理解高原内部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差异响应和构造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位于班怒带西段的布木错断裂系包括北东向布木错断裂和北西向纳屋错断裂,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明确了这两条断裂在第四纪晚期的构造特征和最新的地表变形特征。结果显示,两条断裂自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活动特征明显,并且近期都经历过一次大地震,产生了地表破裂。据此推测班怒带西段北西、北东两组断裂的最新活动强度接近,羌塘地块南部边界现今变形可能受控于两组断裂的共同影响,并已延伸至块体内部。以上发现进一步证明,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受中—下地壳流的驱动作用,通过走滑断层和正断层持续向北扩展。
韩帅吴中海王世锋王世锋张圣听陆诗铭张铭杲
关键词:地表破裂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晚古生代大陆增生与中新生代陆内变形研究
王二七刘小汉肖文交孟庆任丁林郝杰侯泉林方爱民严臻王世锋樊春王刚石许华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的增生方式板块构造作用下的地壳增生-这种复杂的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导致了大陆的侧向生长;秦岭-大别山挤出构造,该造山带不仅发生了大规模的南北向缩短和增厚,而且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近水平拆离,...
关键词: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陆增生陆内变形
锆石U—Pb年龄及Lu-Hf模式年龄对印支地块基底的限定被引量:2
2016年
印支地块的板块构造归属不仅对特提斯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探讨新生代青藏高原及周缘板块的陆内变形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近期的研究工作表明,本区的花岗岩主要是印支期旧特提斯闭合的产物,少数花岗岩与加里东期的构造活动有关。花岗岩内锆石Lu-Hf二阶段模式年龄主要聚集在1.8~1.6Ga,此外在1.4~1.2Ga有另一峰值区。老挝北部花岗岩峰值区与印支地块内其它地区的锆石u—Pb年龄及Lu—Hf二阶段模式年龄峰值相似,表明印支地块内部有稳定的基底组成。老挝花岗岩年龄峰值与昌都-思茅地块的年龄峰值近于一致,同时,由于奠边府构造带不具有缝合带的属性且两个地块有相似的古生代暖水动物群,我们认为印支地块与昌都-思茅地块可能为同一陆块,这个联合陆块与华南陆块在Rodinia超大陆时期可能是一体的,因为他们的峰值区在4.0~3,5Ga,2.0~1.8Ga,1.4~1.2Ga的3个峰值区完全重合。
王超王世锋莫亚思
关键词:LURODINIA
随钻测得钻遇页岩地层岩石力学性质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随钻测得钻遇页岩地层岩石力学性质的方法及装置。一种随钻测得钻遇页岩地层岩石力学性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钻井现场获取不同深度的页岩岩屑样品;(b)取同一深度的岩...
宋立才 李英杰 刘子 胡华山 罗追南木加李会军王世锋肖伟峰张林炎 陈程
滇西一些新生代飞来峰的构造演化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
王二七王世锋樊春王刚
关键词:飞来峰褶皱
文献传递
藏西南札达盆地磁性地层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3
2008年
札达盆地是喜马拉雅山北坡一个重要的晚新生代盆地,对盆地地层的年代学研究将为反演喜马拉雅造山带隆升与构造演化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盆地新生代地层厚近750m,共采集古地磁定向样品268块.系统古地磁测量表明岩石经热退磁显示大多数样品在500~690℃之间可以获得稳定的特征剩磁,实测极性柱与标准极性柱对比表明该套地层的古地磁年龄为9.5~2.6Ma.盆地的沉积地层年龄不支持藏南拆离系作为控盆构造的假说,结合盆地内沉积构造特征及盆地北缘活动构造特征,认为盆地形成受喀喇昆仑断裂活动控制.
王世锋张伟林方小敏戴霜Oliver Kempf
关键词:札达盆地磁性地层学
阿尔金断裂系西段——康西瓦断裂的晚第四纪构造地貌特征研究被引量:80
2006年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近EW向延伸2000多公里,它构成了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重要地质边界。康西瓦断裂位于阿尔金断裂带西段,呈WNW-ESE向延伸约700km。文章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印度遥感卫星5.8m分辨率)和数字高程地形模型(DEM)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考察观测,对康西瓦断裂的第四纪构造活动及其地貌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沿断裂带发育的系统错断水系、错断冲积扇、挤压脊、走滑拉分盆地等典型构造地貌特征表明,该断裂晚第四纪经历了强烈的左旋走滑活动。同时,研究还揭示沿康西瓦断裂发育了一条长约80km的地表地震破裂带,最大同震左旋水平错位为4m,估算产生该地表破裂带的地震是一矩震级为肘。7.3的大地震。另外,文章根据不同年代地表地貌特征的左旋错位距离,估算出康西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长期走滑速率为8-12mm/a,远低于早期估算的20-30mm/a,但是与阿尔金断裂带中、东段的地质估算结果9±2mm/a及GPS测量结果9±4mm/a接近。
付碧宏张松林谢小平石许华王世锋
关键词:晚第四纪走滑断裂构造地貌康西瓦断裂阿尔金断裂系西昆仑
GPU并行在匹配追踪算法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匹配追踪算法(Matching Pursuit,MP)通过在过完备原子库中寻找与给定地震信号匹配最佳的原子,将地震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原子的和。该算法实现了对地震信号的重构,突出了使地震剖面的有效信息特征更加突出。在实际资料应用中,传统匹配追踪算法(Matching Pursuit,MP)由于采样时间长度和剖面过大,存在计算速度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通过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进行多原子并行匹配,并采用拟合差代替内积来寻找最佳原子,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改进得到一种匹配追踪GPU并行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结果均表明本文的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王聪巫南克王世锋
关键词:GPU
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花岗岩体的热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冈底斯花岗岩带是沿雅鲁藏布江北侧近东西向展布的一条长约2 500 km、宽100~300 km的巨型岩浆岩带.在阿里冈底斯山主峰岗仁波齐峰附近,冈底斯花岗岩体受到多期断裂活动的影响,特别受喜马拉雅大反向断裂和喀喇昆仑断裂活动的改造,造成断裂和岩体的关系出现很多复杂的情况,一些研究者把在北阿伊拉日居山分布的32~ 25 Ma的花岗岩作为喀喇昆仑断裂活动引起的同构造花岗岩,并把此年龄段归结为断层活动年龄,从而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本文的锆石U-Pb年龄指示了岗仁波齐峰地区的冈底斯花岗岩是由110 Ma、60 Ma和50 Ma的3期花岗岩组成,而韧性剪切带内的锆石年龄与附近未变形岩石内的锆石年龄一致,表明锆石的形态并未受到断裂活动的影响.韧性剪切带内云母的氩氩年龄为12 Ma左右,而周围未变形花岗岩的云母氩氩年龄在60~ 50 Ma左右,由此表明喀喇昆仑断裂在岗仁波齐峰地区是12 Ma开始活动的.由于研究区内韧性剪切带中的变形花岗岩并没有记录32~25 Ma这期热事件,由此排除了断裂在狮泉河—门士—线是32~ 25 Ma开始活动的可能性.
莫亚思王世锋王超
关键词:U-PB年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