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冶

作品数:26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鄂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骨折
  • 5篇内固定
  • 4篇生物力学
  • 4篇生物力学研究
  • 4篇盆骨
  • 4篇疗效
  • 4篇骨盆
  • 4篇骨盆骨折
  • 4篇关节
  • 4篇钢板
  • 3篇撕脱
  • 3篇胫骨
  • 3篇外固定
  • 3篇外固定架
  • 3篇下肢
  • 3篇畸形
  • 3篇固定架
  • 3篇固定器
  • 3篇负压
  • 2篇腰椎

机构

  • 16篇鄂州市中心医...
  • 12篇武汉大学
  • 3篇江汉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26篇王冶
  • 12篇蔡林
  • 8篇胡昊
  • 7篇石卫星
  • 6篇陈军
  • 5篇金伟
  • 5篇向福胜
  • 5篇周彬
  • 5篇喻锋
  • 4篇平安松
  • 4篇栾夏刚
  • 4篇余贵华
  • 3篇魏任雄
  • 3篇刘洋
  • 3篇张翼
  • 3篇吴明
  • 2篇游浩
  • 2篇张红喜
  • 2篇魏仁雄
  • 2篇刘禹钦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骨科
  • 1篇第十届西部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止站立位正常骨盆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通过测试正常骨盆在静止站立位时生物力学指标,在理论上为骨盆骨折的治疗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随机从30具甲醛固定骨盆标本中取出8具(其中男女各4具;年龄27~50岁,平均36.5岁)。将骨盆置于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模拟人体站立姿势,利用应变式测力传感器测试静止站立位时正常骨盆不同部位的的应变、位移、极限载荷、屈服点载荷数值。结果①静止站立位时,在骨盆环结构中,骶髂关节附近承载压应力最大,髂骨翼作用附近承载压应力最小;且骶骨、骶髂关节、弓状线等后环结构主要承载压应力,耻骨上、下支、耻骨联合主要承载张应力。②除去腰椎间盘等软组织结构,骶髂关节下部的应变最大。③骨盆受压时出现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现象,在弹性形变区间范围内,骨盆所受载荷大小与自身变形程度成正比,消除载荷后骨盆能基本复原,且骨盆的力学强度无明显变化。超过骨盆的弹性形变上限(屈服点),骨盆处于塑性形变,则很难复原,力学强度明显下降。④男性标本的屈服点载荷均值为2860N,极限载荷3600N;女性标本的屈服点载荷均值为2473N,极限载荷均值为3175N。⑤所有骨盆标本在连续多次弹性形变区间范围内载荷作用下各点应变值相差较小,说明不同骨盆的整体弹性模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骶髂关节等后环结构主要承载压应力,耻骨上、下支及耻骨联合等主要承载张应力,骶髂关节等后环结构对于维持垂直应力下骨盆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刘洋陈方舟梅红军游浩杨青王冶蔡林张红喜刘禹钦
关键词:生物力学
银屑病断肢(指)再植的血管病理观察及临床疗效
2009年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中小动脉的病理变化;评估银屑病患者断肢(指)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取中小动脉切片行HE染色并观察,采用内、外固定固定肢体离断部分,通过增加吻合静脉数使得吻合静动脉数比例大于传统比例2∶1,并且调整抗银屑病治疗方案。结果:银屑病中小血管中膜增厚,纤维化明显;7例银屑病患者断肢(指)全部成活,其中1例患者术后3 d出现血管危象,给予扩管、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后缓解。结论:通过增加吻合静脉血管数量,增加静脉回流,并调整抗银屑病治疗方案使得银屑病患者断肢(指)获得良好的效果。
栾夏刚蔡林陶圣祥胡昊王冶
关键词:银屑病血管断肢再植断指再植
外固定架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伴有大面积撕脱伤的儿童下肢骨折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伴有大面积撕脱伤的儿童下肢骨折的效果。方法:8例伴有大面积撕脱伤的下肢骨折患儿行外固定架治疗后将撕脱的皮肤制成网状中厚皮片回植于撕脱创面,植皮区表面再行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术后随访6月...
金伟蔡林胡昊王冶魏仁雄张翼栾夏刚
关节镜下双线双骨道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线双骨道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2—2022-06采用关节镜下双线双骨道技术治疗的4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根据患者术后膝关节X线片检查结果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并应用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X线片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93.6±3.1)分,高于术前(50.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0,P<0.001)。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为(94.2±2.7)分,高于术前(54.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0,P<0.001)。结论关节镜下双线双骨道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可靠,不仅简化了手术流程,而且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建辉周彬向福胜王冶邢志杰张绍春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骨隧道
LCP微创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minimal y invasive percutane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4月~2011年3月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3~62岁,平均43.8岁。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记录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一期愈合。31例随访12~36个月,3例失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术后13~21w,平均14w。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是较好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方法,能减少对骨膜剥离,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陈军石卫星王冶付伦
关键词:胫骨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对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42例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02±54)ml;总治疗优良率为92.9%;术后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度和Frankel分级对比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采取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能够提高治疗优良率,可临床推广。
喻锋王冶石卫星吴明余贵华
关键词:胸腰椎后凸畸形优良率
一种糖尿病足脚趾畸形辅助纠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糖尿病足脚趾畸形辅助纠正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固定支撑脚掌的掌托部和固定支撑脚趾的五个趾托部,趾托部转动连接于掌托部前端,五个趾托部分别通过动力机构带动脚趾上下弯曲,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
彭义全张红梅王冶
闭合性下肢动脉损伤的临床分析
2009年
闭合性下肢动脉损伤合并伤多,治疗过程中易漏诊,致患肢功能预后差,截肢率高。我院从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闭合性下肢动脉损伤的患者17例,现报告如下。
胡昊蔡林王欣王冶魏任雄金伟
关键词:下肢动脉
C_7神经根移位重建截瘫大鼠股四头肌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比较应用C7神经根移位加自体、异体神经移植修复重建截瘫大鼠股四头肌功能的疗效。方法取16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制备冷冻坐骨神经。取1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6只,于手术显微镜下,显微剪半横断左侧脊髓造成左侧截瘫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A、B组(n=18)。A组通过C7神经根移位将自体同侧坐骨神经桥接股神经根,B组通过C7神经根移位将同种异体冷冻坐骨神经桥接股神经根。两组分别于术后16、24周各取9只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计算股四头肌湿重恢复率。结果术后16周,A组诱发动作电位幅值(nerve action-evoked potential, NAP)为(1.14±0.07) mV, B组为(0.87±0.06)mV;A组移位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为(17.34±2.15)m/s,B组为(11.23±1.45)m/s。术后24周,A组NAP为(1.21±0.07)mV,B组为(0.99±0.05)mV;A组NCV为(19.00±3.02)m/s,B组为(12.54±1.59)m/s。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24周,HE染色、Bielschowsky嗜银染色均显示A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较多、轴突排列较整齐规则;B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较少,轴突排列分布较零散。术后24周透射电镜观察示两组移植神经内均有大量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及少量无髓神经纤维通过。术后16周,A、B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分别为(438±79)、(196±31)个/视野,有髓神经纤维面积分别为(5 596.00±583.94)、(4 022.63±615.75)μm2/视野;术后24周,A、B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分别为(642±64)、(321±75)个/视野,有髓神经纤维面积分别为(6 689.50±1 142.10)、(4 733.00±982.22)μm2/视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A、B组股四头肌湿重恢复率分别为87.96%±4.93%和86.47%±7.47%;术后24周,A、B组分别为90.10%±4.22%和87.66%±3.14%,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7神经根移位加自体、异体坐骨神经移植均能重建截瘫大鼠
胡昊蔡林王建平金伟魏坦军王冶
关键词:截瘫C7神经根
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12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12例患者,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伤侧、受伤时间、骨折类型,是否合并神经损伤等情况,末次随访肘关节功能、术后Baumann角、Flynn评定。结果 12例闭合复位成功,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5个月)。术后无新发桡神经、尺神经损伤,无血管损伤,Baumann角72.5°,无肘内翻病例发生。根据改良Flynn标准进行评定,12例病例术后随访,优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1.7%。结论 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操作可重复,是一项安全并可靠的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疤痕。
陈军王冶周彬向福胜张绍春张玉婷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