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嘉豪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核磁
  • 4篇核磁共振
  • 2篇听力
  • 2篇陪护
  • 2篇种核
  • 2篇夹持机构
  • 2篇降噪
  • 2篇沟通
  • 2篇沟通交流
  • 2篇核磁共振仪
  • 2篇防护装置
  • 2篇辅助装置
  • 2篇床体
  • 2篇磁共振
  • 1篇影像
  • 1篇探测器
  • 1篇图像存储与传...
  • 1篇平板探测器
  • 1篇球管
  • 1篇膝关节

机构

  • 7篇合肥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王嘉豪
  • 6篇夏春华
  • 1篇季亚莉
  • 1篇刘育松
  • 1篇李曙生
  • 1篇范成兵

传媒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移动式平板探测器在膝关节侧位的应用方法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膝关节外伤患者的X线投照中,无法移动不能向患侧倾斜而导致侧位不好拍摄,对髌骨、股骨下段及胫腓骨骨折的诊断造成极大的影响。方法:现使用GE Definium6000 DR X线光机下,有两种膝关节侧位的投照方法。结果:运用移动平板探测器和立柱式平板探测器可使膝关节侧位成功率达100%。结论:利用移动式平板探测器比普通改变体位拍摄更有利于膝关节外伤病人的检查。
王嘉豪夏春华
关键词:X线球管
跟骨轴位在床边摄片的临床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西门子800毫安X线床边D R摄片机跟骨轴位的应用。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22个月间各种跟骨骨折术后摄片50例,分别采用①(对照组)普通跟骨背曲或是垫高,球管头倾斜35°~40°常规摄片。②(实验组)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下肢前弓,足后部腾空,足前部踏探测器上,中心线向足跟倾斜40°左右从跟骨后方上缘摄入两组。由诊断医生和一位主管技师进行评片。结果:普通跟骨背曲或是垫高,球管头倾斜35°~40°拍摄时间长,病人配合差,摄片效果勉强能看。由病人取立位或坐位探测器与地面呈40°~60°的方法能更好的使病人配合容易拍摄且效果良好。结论:由病人取立位或坐位探测器与地面呈40°~60°的方法能更好的使病人配合容易拍摄且效果良好。
王嘉豪夏春华
关键词:床边摄影探测器
一种核磁共振用头部固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用头部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异动对成像产生影响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连接箱,其与整个检测床体相连接,伴随床体的移动进行移动;功能箱,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箱内,所述...
王嘉豪夏春华马佳佳
一种医学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核磁共振仪运行时噪音较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方的核磁共振仪,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以防护核磁共振仪的防护组件,安装座上...
王嘉豪夏春华高正科
一种医学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核磁共振仪运行时噪音较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方的核磁共振仪,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以防护核磁共振仪的防护组件,安装座上...
王嘉豪夏春华高正科
文献传递
一种核磁共振用头部固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用头部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异动对成像产生影响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连接箱,其与整个检测床体相连接,伴随床体的移动进行移动;功能箱,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箱内,所述...
王嘉豪夏春华马佳佳
文献传递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在放射科的建设与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在组建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过程中的总体设计与软件体系结构。方法:把具有医学数字成像及通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标准接口或非DlCOM标准接口的影像设备进行联网,制定资源共享,系统存储的解决方案,建立典型的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连接目前医院现有的设备:磁共振、数字乳腺、KODAK及富士X线摄影,GE计算机X线摄影及GE-CT、GE-DSA,解决管理及存储问题。结果:建立了典型的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连接了目前医院的现有设备,实现了放射科初步的无胶片化方式,建立起了影像数据中心,使用起来较为得心应手,方便了医生。结论: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在放射科的建设与初级应用,提高了放射科室的QA(质量管理)、QC(质量控制动)的控制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范成兵季亚莉李曙生刘育松王嘉豪浦启柱
关键词: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影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