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政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标志物
  • 2篇肿瘤标志
  • 2篇肿瘤标志物
  • 2篇病毒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清
  • 1篇血清P53抗...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阴沟
  • 1篇阴沟肠杆菌
  • 1篇诊断学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5篇王国政
  • 2篇朱蓉
  • 2篇居会祥
  • 1篇张汉东
  • 1篇邵良荣
  • 1篇王福生
  • 1篇王汉仁
  • 1篇朱建清
  • 1篇王纯斌
  • 1篇孙明中
  • 1篇蒋丹斌
  • 1篇邹红香
  • 1篇姚龙江
  • 1篇高建平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 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间,确认为阴沟肠杆菌感染及产ESBLs菌株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73株阴沟肠杆菌各科室的感染以呼吸科最高,产ESBLs株以痰标本最高,产ESBLs株和非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非产ESBLs株对头孢吡肟均未见耐药,产ESBLs株对头孢吡肟部分表现耐药,产ESBLs和非产ESBLs株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全部耐药。结论阴沟肠杆菌为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产ESBLs株检出率较高,耐药性增加,临床应依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邵良荣王国政孙明中居会祥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血清p53抗体是消化系肿瘤新的标志物
2002年
目的 探讨血清p5 3抗体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了食管癌、胃癌、肝癌患者血清中p5 3抗体的浓度。结果 血清p5 3抗体浓度在肿瘤患者和良性疾病对照组中分别为 46 .9pg/mL和 18.6pg/mL(P <0 .0 5 )。以对照组 X± 2S为界值 ( 2 1.3pg/mL) ,则肿瘤组血清p5 3抗体阳性率为 2 1.4%,而对照组则为 5 .6 %(P <0 .0 5 )。肿瘤伴远处转移者p5 3抗体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0 5 ) ,手术后p5 3抗体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 )。血清p5 3抗体与CEA显著相关 (P <0 .0 0 5 )。血清p5 3抗体对消化系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2 1.4%、94.4%、5 0 %。结论 血清p5 3抗体浓度在消化系肿瘤中异常升高 ,是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王福生蒋丹斌王国政王汉仁朱建清
关键词:血清P53抗体消化系肿瘤诊断学肿瘤标志物
新鲜或蜡块组织的HPV16,18型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从宫颈病变者的新鲜或蜡块组织的HPV16,18型检测中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从而了解HP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新鲜或蜡块组织中HPV16,18型DNA检测。结果:正常组、宫颈炎、宫颈息肉、CIN/、CIN、宫颈癌HPV16,18型阳性率分别为2%、5%、3.8%、7.1%、52.6%、78%。结论:HPV16,18为宫颈癌变的高危因素,但HPV DNA检测的量与宫颈癌的分化,分级无关。
朱蓉王国政居会祥高建平张汉东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TNF_α和β_2-MG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为探讨联合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β2 微球蛋白(β2 MG)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对43 例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与30名健康对照者同时测定TNFα和β2 MG水平。结果显示: ①33例初诊及复发MM患者(其中初诊16例, 复发17例)的TNFα和β2 MG水平明显高于平稳期 MM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1),可作为MM复发的指标之一; ②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TNFα和β2 MG水平不同, 其中Ⅲb 期 MM 患者 TNFα 水平明显高于Ⅲa 期(P< 0. 01),Ⅲa 期、Ⅲb 期患者β2 MG 水平无差异(P>0.05), 而Ⅱb期β2 MG水平明显高于Ⅱa期(P<0.01)。Ⅱa、Ⅱb期 MM患者 TNFα水平无差异(P>0.05)。TNFα和β2 MG可作为MM临床分期有效指标。TNFα 和β2 MG联合检测对 MM临床分期可能会更准确。
姚龙江王纯斌王国政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定量与免疫标志物及谷丙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定量(HBV DNA)与免疫标志物(HBV-M)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用Tag酶荧光定量PCR法、ELISA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法分别检测HBV DNA、HBV-M和ALT.结果 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61.9%;HBsAg阴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1.7%;HBsAg、HBeAg、和/或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99%,其中载量>106为91%;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38.3%,其中>106为9%;其它HBV-M模式下,HBV DNA阳性率1.3%~18.3%;HBV-M全阴模式下,HBV DNA 阳性率1.3%;HBV DNA阳性者ALT升高,与阴性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HBV阳性而病毒载量不同的两组间,ALT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sAg阴性者,HBV DNA也可阳性.HBeAg的阴转不能说明是病毒复制的静息与好转,有些HBeAg/抗HBe的转换后,HBV DNA>106.ALT的升高常伴有HBV DNA阳性,HBV DNA阳性者不一定ALT升高,且ALT的升高程度不与HBV DNA值正相关.
朱蓉王国政邹红香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VHBV-MAL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