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尚书
  • 4篇《尚书》
  • 3篇宋代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历史地理
  • 2篇《尚书》学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地理学史
  • 1篇地理志
  • 1篇地名
  • 1篇地名学
  • 1篇都城
  • 1篇行纪
  • 1篇训诂
  • 1篇研究史
  • 1篇逸周书
  • 1篇渔洋
  • 1篇禹贡
  • 1篇源流

机构

  • 15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15篇王小红
  • 1篇张辉辉

传媒

  • 5篇儒藏论坛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图书与情报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 1篇巴蜀史志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梁平“崛起真儒”来知德
<正>来知德(1525—1604),字矣鲜,号瞿唐先生,别号不不子、十二峰道人,晚年又号优哉先生。他是明代著名理学家,享誉海内外的注《易》大师。所著《周易集注》(亦称《易经集注》)世称绝学,是继孔子后,用象数结合义理注释...
王小红
文献传递
王士禛蜀道行纪文献及其文史价值
2023年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又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济南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历任扬州府推官、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和刑部尚书等职,颇有政声。自幼工诗,诗负盛名,并创诗论“神韵说”,影响甚大。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池北偶谈》《居易录》等270余卷。
王小红潘逸君
关键词:王渔洋翰林院
《舆地广记》的地名学价值被引量:2
2005年
作为宋代的一部地理总志,《舆地广记》具有丰富的地名学内容。其地名学价值主要体现于它在继承汉唐以来的地名学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开创了“古今参考”的编撰体例来研究地名沿革变迁。它还用诠释法和历史考证法,对地名的命名原则、地名渊源解释、地名考证等作了有益的探索。
王小红
关键词:地名学
汉代成都城市环境考述——与秦代对比
在秦并巴蜀之后,秦政府对巴蜀进行了大力开发。《汉书·地理志》说:“昭王开巴蜀。”其中,对成都城的修建当为其一项重要的统治措施。史载:秦代的成都城修建得颇具规模,“与咸阳同制”。据说筑有大城和少城,两城东西并列。官府、工商...
王小红
文献传递
从历史地理看蜀学的包容性
2019年
蜀学作为一种学术文化流派,包容性是其主要特点。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这种包容性体现在从内到外的三大层次包容体系:其一,四川盆地内部多种区域文化的交流包容;其二,巴、蜀两地域文化的互补相容;其三,蜀学与盆地之外各种学术文化的交流会通。因此,四川盆地的独特历史地理环境,影响了蜀学开放而包容的特征的形成。
王小红
关键词:历史地理蜀学包容性
近十余年宋代乡村社会生活研究概述被引量:2
2001年
王小红
关键词:宋代乡村经济阶级关系阶级结构乡村制度
《尚书》学文献史略
2019年
《尚书》乃儒家经典之一,自汉以来被奉为"治道之本"。历代君臣以《书》安邦,士民以《书》持身,学者更以《书》著书立说,用《书》、释《书》、传《书》不绝于史。其经义久远纷纭,今古纠葛纷繁,真伪聚讼无休,造成历代《尚书》学及其文献史发展曲折而复杂。
王小红
关键词:《尚书》《尚书》学
论章太炎的《尚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章太炎的学问根柢及治学兴趣在经学,而《尚书》研究是其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多部论著传世。他治《尚书》,不但旁征博引详、细考证其文字,阐发微言大义,而且多关注《尚书》及《尚书》学史上的热门问题,多有新颖之见。章太炎《尚书》研究的主要特色,诚如其反复强调的'古文《尚书》,读应《尔雅》'那样,主要是从文字训诂及名物考证等方面着手,疏通《尚书》文理。
王小红
关键词:章太炎《尚书》文字训诂
宋代《尚书》学文献及其特点被引量:2
2007年
宋代《尚书》学文献繁富,约有500种,颇具特色:⑴经学变古之风兴盛,疑辨之作兴起并盛行;⑵以义理解《尚书》,义理之作占宋代《尚书》学文献绝大多数;⑶为帝王讲《书》之作较多;⑷汇集众说的集结之作大量出现;⑸以图谱解《书》流行;⑹《禹贡》、《洪范》等单篇研究如火如荼;⑺南宋著述多于北宋;⑻宋代《尚书》学文献虽多,但保存下来的很少,绝大部分已亡佚。
王小红
关键词:宋代《尚书》学
《禹贡》不仅是地理志之祖--历代《禹贡》研究与地理研究的关系
《禹贡》是儒家经典《尚书》中重要的一篇,它以中国一直以来就盛传的大禹治水的历程为线索,以地理山川为界线,将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详细记载了各州之疆域、山川、原隰、土壤、赋税、贡物、贡道...
王小红
关键词:地理志《禹贡》地理学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