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开运

作品数:140 被引量:2,251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农业科学
  • 47篇生物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9篇亚高山
  • 34篇土壤
  • 32篇川西亚高山
  • 19篇CO2浓度
  • 16篇湿地
  • 14篇植物
  • 14篇微生物
  • 13篇温度升高
  • 12篇土壤微生物
  • 12篇CO2浓度升...
  • 11篇群落
  • 11篇芦苇
  • 11篇箭竹
  • 10篇养分
  • 10篇针叶
  • 10篇针叶林
  • 10篇生态
  • 10篇缺苞箭竹
  • 10篇红桦
  • 9篇土壤酶

机构

  • 84篇华东师范大学
  • 7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8篇上海市城市化...
  • 9篇内江师范学院
  • 8篇西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上海市园林科...
  • 2篇河北理工大学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青岛职业技术...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林业科...
  • 1篇孝感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138篇王开运
  • 46篇张远彬
  • 33篇杨万勤
  • 21篇仲启铖
  • 17篇胡庭兴
  • 15篇鲜骏仁
  • 15篇张超
  • 12篇齐泽民
  • 11篇乔匀周
  • 9篇邹春静
  • 8篇巩晋楠
  • 8篇吴福忠
  • 8篇杨淑慧
  • 8篇徐振锋
  • 8篇鲁叶江
  • 7篇任文玲
  • 7篇杜钦
  • 7篇侯颖
  • 6篇王乾
  • 6篇葛振鸣

传媒

  • 15篇应用与环境生...
  • 13篇生态学杂志
  • 13篇应用生态学报
  • 12篇生态学报
  • 9篇世界科技研究...
  • 9篇长江流域资源...
  • 6篇植物生态学报
  • 6篇林业科学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内蒙古林业科...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城市规划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湿地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7篇2009
  • 19篇2008
  • 15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12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穿透雨和茎流特征观测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观测了川西亚高山白桦次生林一个生长季节内的穿透雨和茎流的特征。结果表明 ,幂函数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林冠截留量、茎流量与总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而线性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穿透雨量和总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平均林冠截留量占总降雨量的 1 8 9% ,穿透雨量占总降雨量的 80 9% ,茎流量占总降雨量的 0 3%。
巩合德王开运杨万勤王乾张远彬
关键词:白桦林穿透雨茎流林冠截留
崇明东滩围垦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在崇明东滩围垦区,采用Licor-8100A土壤碳通量观测系统及分层去根法,连续测定5种土地利用类型(芦苇湿地、白茅湿地、幼龄林、中龄林和农田)的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以及0~10 cm表层土壤温度、体积含水率和电导率等环境因子,系统地比较了崇明东滩围垦区不同用地类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幼龄林、中龄林和农田样地的土壤呼吸显著低于芦苇湿地和白茅湿地样地;②幼林龄、中林龄和农田样地的异养呼吸占比显著高于芦苇湿地和白茅湿地样地;③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但与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相关性较弱.与残存湿地相比,不同的农林利用方式显著降低了围垦区土壤呼吸,但大幅增加了异养呼吸,这可能说明土壤有机碳库在围垦20年后仍处于净损失状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该区域土壤的碳固持能力.
何晶仲启铖张桂莲王开运吴悦琦贺贵书李德志彭娜娜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地利用类型
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学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5年
大熊猫主食竹是大熊猫生存繁衍的基础,同时也是大熊猫栖息地林下最为优势的层片,深刻影响着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目前,各专家学者围绕大熊猫主食竹的生物量生产、制约大熊猫主食竹生物量生产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的养分循环、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的克隆生长与群落更新、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机理假说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结果还具有许多不确定性,这对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学过程的深入了解还非常不够,同时也很难满足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要。因此,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不同环境条件下大熊猫主食竹生物量生产以及养分循环的动态研究、大熊猫主食竹克隆生长与群落更新互动过程的研究以及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机理的控制实验研究。
吴福忠王开运杨万勤鲁叶江
关键词:大熊猫主食竹大熊猫栖息地系统生态学主食竹非生物因素
土壤酶研究动态与展望被引量:327
2002年
Soil enzyme system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he soil biochemical proces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sulfur, etc., and energy flow in the ecosystem. Thus it is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the ecology, forestry, agronom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oil enzymology experiences a longer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process. Presently, soil enzymology mainly pays attention to investigating soil enzyme activity in ecosystem process, measuring soil enzyme activity used as the integrative bioinicators of soil quality and pollution parameter, elucidat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soil biology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 Due to integrating with landscape ecology, ecosystem ecology, soil zoology, soil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soil enzymology is being in progress on molecular and landscape levels. Moreover,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oil quality and exploring mechanism on ecosystem resto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wing to combination with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e to function and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oil enzyme, discussions including soil enzyme system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in ecosystem process, linkages between soil enzyme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combination with the solutions to increasingly urg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innovation on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integration and intercross of soil enzymology with other disciplines, etc.,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trends and aspects of soil enzymology in twenty first century. It is suggested that 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soil enzymes and key ecosystem process be studied from the aspects of soil enzyme system differentiation and ecosystem process. Ref
杨万勤王开运
关键词:土壤酶技术创新
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糙皮桦和岷江冷杉幼苗物候与生长对模拟增温的响应被引量:19
2008年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糙皮桦(Betula utilis)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物候及生长特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岷江冷杉幼苗芽开放时间显著提前(15.2d);糙皮桦春季芽物候期变化不显著,而落叶时间明显推迟(19.7d),叶寿命延长(22.8d)。与对照(CK)相比,OTC内糙皮桦叶面积和岷江冷杉叶片长度及两者侧枝生长速率都显著加快。模拟增温对两物种基径相对生长速率都表现为正效应,增温对两物种枝叶特性及分布格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正效应、负效应或无影响。不同功能型两物种对模拟增温响应方式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徐振锋胡庭兴张远彬鲜骏仁王开运
关键词:林线交错带糙皮桦岷江冷杉物候
川西亚高山几种天然林下苔藓层的持水特性被引量:18
2008年
苔鲜层是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上的主要功能层之一,其在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和改良土壤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探讨川西亚高山天然林下苔鲜层的水文功能,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林(PP)、方枝柏林(SS)、冷杉+云杉混交林(AF+PP)和冷杉+桦木混交林(AF+BP)林下苔藓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AF+BP苔藓层的蓄积量最大(11.35 t/hm2),其次是AF+PP(9.85 t/hm2)和PP(7.58 t/hm2),SS(3.32 t/hm2)最小。苔藓层持水量呈现AF+BP>AF+PP>PP>SS。AF+BP、AF+PP、PP和SS林下苔藓层最大持水率分别为739.3%、709.6%、588.9%和279.4%。林下苔藓层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规律遵循对数方程(Q=klnt+p)。4种林分中AF+BP、AF+PP和PP在各浸泡时间的吸水速率基本一致,而SS较小,各类林分下苔藓层的吸水速率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按方程V=ktb的趋势下降。
徐振锋胡庭兴张远彬王开运张力鲜骏仁
关键词:川西亚高山持水特性天然林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林窗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4
2004年
为探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林窗干扰特征 ,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该类型森林中林窗的数量、大小、形状及其成因 ;林窗形成木 (GM )的类型、数量和物种构成。结果表明 ,在川西亚高山原始针叶林林区 ,大多数形成木都是因树木达到一定年龄后衰老等原因引起其抗性下降而死亡的 ;由树木基折形成的林窗最为普遍 ,占 5 1 2 3% ,由干折形成的占 2 0 37% ;单株形成木林窗几乎达到所调查林窗的一半 (占总数的 4 6 99% ) ,平均每个林窗拥有 1 95株形成木。扩展林窗大小多在 10 0~ 4 0 0m2 ,10 0~ 2 0 0m2 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 ,占 2 6 5 1% ;而 30 0~ 4 0 0m2 所占的面积比例则最大 ,占 2 2 6 4 %。冠空隙的面积多在 2 0 0m2 以下 ,其中以 5 0~ 10 0m2 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均为最大 ,分别为 32 5 3%、17 72 %。冠空隙、扩展林窗的平均面积为 71 6 8m2 、15 4 14m2 。
鲜骏仁胡庭兴王开运张远彬
关键词: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林窗特征
温度升高对林线交错带西川韭与草玉梅生殖物候与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采用开顶式同化箱(open-top chamber,OTC),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2种草本植物西川韭(Alllium xichuanense)与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生殖物候与生长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西川韭与草玉梅的始花时间、最大开花日和抽茎时间均明显提前;同时,增温延长了2物种的花期,提高了二者的开花率;增温促进了草玉梅的果物候;增温加快了西川韭与草玉梅的生长,而对生长末期株高和各器官生物量却无显著影响。反映了西川韭与草玉梅生殖物候与生长对实验增温的响应具有较强可塑性,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能够较强地适应变暖环境。
李小艳张远彬潘开文孙成仁王开运王进闯亓东明
关键词:温度升高开花物候生殖林线交错带
国外绿地规划建设实践对城乡绿色空间的启示被引量:33
2008年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简述了连续完整绿地系统的重要性,阐明了开展区域化网络化绿地系统研究的必要性,据此提出了城乡绿色空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绿地规划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国外绿地规划建设中蕴含的控制、连接、融合三种城乡绿色空间思想,并指出它们对城乡绿色空间概念、规划建设的启示,为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区域化网络化绿地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
杜钦侯颖王开运张超
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对模拟增温的响应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s,OTC)模拟增温,结合网袋法,研究了空气增温(1.984±0.7)℃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不同凋落物组分(茎和叶)分解速率的影响,并分析增温和非增温条件下凋落物分解速率与1.2 m高度的空气温度、0~5 cm土壤温度及0~5 cm土壤湿度3种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增温与不增温处理下,OTC组和对照(CG)组芦苇茎的年分解率分别为49.20%和45.11%,而叶的年分解率分别为63.52%和58.53%,增温对叶的分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②增温增大了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常数K值,OTC组和CG组茎的平均K值分别为0.028和0.027,叶的平均K值分别为0.093和0.080,叶的增幅显著大于茎的增幅;③3种主要环境因子与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1.2 m空气温度>0~5 cm土层温度>0~5 cm土层湿度,且增温使分解速率与3种环境因子相关性程度均增大,其中,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变化最显著,增大6.43%.综上所述,气温是影响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的关键环境因子,增温不仅会增大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同时也会改变芦苇凋落物分解速率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关阅章刘安田仲启铖王开运
关键词: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增温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