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琴

作品数:19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6篇肾病
  • 6篇糖尿病肾病
  • 5篇螺内酯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蛋白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3篇早期糖尿病
  • 3篇肾小球
  • 3篇肾小球系膜
  • 3篇肾小球系膜细...
  • 3篇糖尿病合并
  • 3篇系膜
  • 3篇系膜细胞
  • 3篇脑钠肽
  • 3篇反应蛋白
  • 3篇高糖

机构

  • 11篇南通大学
  • 6篇海安县人民医...
  • 5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无锡市第五人...

作者

  • 19篇王德琴
  • 5篇施辉
  • 4篇杨小华
  • 4篇韩晓骏
  • 4篇周永华
  • 3篇严冲
  • 3篇王姝琴
  • 3篇郭晓理
  • 3篇丁宏胜
  • 2篇汪琳姣
  • 2篇鲁桂玲
  • 2篇王世亚
  • 2篇苏如婷
  • 2篇顾顺忠
  • 2篇朱隽雅
  • 2篇陆宁生
  • 2篇张跃明
  • 2篇钱晶
  • 2篇袁晓岚
  • 1篇贲国平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第九届全国超...
  • 1篇第九届全国超...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内酯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_1、FN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黏连蛋白(FN)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大鼠GMCs置于低糖、高糖及高糖+不同浓度螺内酯中传代培养,并以此分组。采用噻唑蓝法检测各组大鼠GMCs增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TGF-β1、FN分泌情况。结果高糖培养组大鼠GMCs增殖明显高于低糖培养组(P<0.05)。加入螺内酯后,GMCs增殖受到抑制,与低糖、高糖组比较P<0.05或<0.01,且随着螺内酯剂量增加细胞增殖抑制递增。螺内酯可明显减少TGF-β1、FN的分泌(P<0.05或<0.01),并随浓度增高、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结论高糖能刺激大鼠GMCs增殖;螺内酯能抑制大鼠GMCs增殖,并可抑制TGF-β1、FN分泌。
郭晓理朱隽雅施辉王德琴徐美玉
关键词:螺内酯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纤维黏连蛋白
D-二聚体、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24小时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2例,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2例;另选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中血D-D、血清Cys C,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四组血清D-D、Cys C、UAE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EDN组和CDN组的血清D-D、Cys C、UAER均显著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CDN组的血清D-D、Cys C、UAER又显著高于EDN组(P<0.01)。采用直线回归分析D-D、Cys C与UAER的关系,结果D-D、Cys C与UAER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2和0.786。结论血浆D-D、血清Cys C水平随着DN的发展而逐渐升高,两者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王德琴严冲韩晓骏苏如婷杨小华
关键词:D-二聚体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陛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对某院1998年1月-2006年6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讨论SDHVD的彩超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
陆宁生张跃明王德琴鲁桂玲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
文献传递
BNP、hs-CRP、sVCAM-1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VcAM-1的相关性。方法:8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6例,选取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浆BNP、hs-CRP和sVCAM-1水平,及心脏彩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BNP的差异及BNP与hs-CRP、sVCAM-1、LVEF值的关系。结果:AMI组血浆BNP、hs-CRP和sVCAM-1浓度明显高于UAP组(P<0.05),UAP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NP与hs-CRP、sVCAM-1浓度变化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提示BNP、hs-CRP和sVCAM-1的水平可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联合检测分析有助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
王姝琴王德琴周永华
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降解酶活性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降解酶(IDE)活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对150例T2DM患者(糖尿病组)及150例健康体验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检测糖脂代谢指标和IDE活性,同时计算IR指数(HOMA-IR)。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及IDE活性,并分析糖脂代谢指标及IDE活性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体质指数(BMI)、DBP、TG、TC、LDL-C、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和ID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BMI、TG、TC、LDL-C、FBG、2hPG、FINS、IDE活性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IDE活性、TG、LDL-C是影响HOMA-I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明显糖脂代谢紊乱,且IDE活性升高。IDE活性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之一。
汪琳姣韩晓骏钱晶王德琴江丽华袁晓岚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降解酶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
氯沙坦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前列地尔联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氯沙坦组,每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氯沙坦及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单独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各项指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和氯沙坦治疗组经治疗后24 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和血压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氯沙坦治疗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有相互协同的作用,疗效优于氯沙坦组。
王德琴施辉
关键词:氯沙坦前列地尔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分析了解海安地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1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rate,UAER)检查结果:UAER≥20μg/min作为糖尿病肾病组,UAER不足20μg/min作为单纯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发病危险因素。结果UAER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339例,单纯糖尿病患者375例。两组性别、年龄、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病程、BMI、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尿酸、肌酐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BMI>28(OR=2.589,95%CI:1.598~4.192)、糖尿病病程≥10年(OR=3.180,95%CI:1.396~7.244)、有吸烟史(OR=1.725,95%CI:1.221~2.435)、糖化血红蛋白(OR=4.195,95%CI:1.860~9.463)、总胆固醇(OR=2.509,95%CI:1.507~4.177)与血尿酸(OR=2.367,95%CI:1.517~3..695)水平升高为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程、肥胖、吸烟等多因素作用结果,早期检测并控制危险因素可延缓疾病发展。
王艳王艳王德琴黄新忠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
血尿酸、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按照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和(或)24h尿蛋白定量将入选病例分为正常尿蛋白组(46例)、微量蛋白尿组(44例)及大量蛋白尿组(4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检测SUA、TNF-α水平,分析SUA、TNF-α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尿蛋白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的SUA、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微量蛋白组、大量蛋白尿组SUA、TNF-α水平高于正常尿蛋白组,大量蛋白尿组SUA、TNF-α水平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PG、TG、Scr、SUA和TNF-α分别与UAER具有独立相关性,且SUA与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SUA、TNF-α具有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和评估病情程度的临床价值。
高健王德琴
关键词:血尿酸肿瘤坏死因子-Α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螺内酯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螺内酯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缬沙坦组30例,两组控制血糖方法相同,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加服螺内酯20mg,每日1次。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及UAER的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UAER均显著降低(P<0.01),且与缬沙坦组[(86±10)μg/min]相比,联合治疗组UAER[(68±13)μg/min]降低更显著(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与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应用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效果更显著,且使用安全。
王德琴施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螺内酯尿白蛋白排泄率
营养干预对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1
2021年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2018年2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原发疾病、已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为期3个月的营养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后两组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变化,以及透析后两组患者外周血营养指标和钙磷代谢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维持性血液透析后,血清TP、ALB、PA、HGB水平均较透析前高,且透析后,营养干预组患者血清TP[(66.28±2.65)vs(63.26±2.84)g/L]、ALB[(33.96±1.14)vs(32.22±1.33)g/L]、PA[(206.58±13.90)vs(191.38±12.95)mg/L]及HGB[(99.56±3.20)vs(96.60±3.46)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维持性血液透析后,两组患者血清血钙水平均较透析前高,血清血磷、钙磷乘积及iPTH水平均较透析前降低,且透析后,营养干预组患者血清血钙[(1.48±0.17)vs(1.19±0.1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血磷[(2.77±0.34)vs(3.67±0.25)mmol/L]、钙磷乘积[(4.06±0.59)vs(4.38±0.75)mmol2/L2]及iPTH[(260.30±53.72)vs(282.12±57.18)n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干预可改善肾衰竭患者营养状况,使得钙磷代谢紊乱得到更好的纠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慧崔益鸿翁丽娜贲国平王德琴赵明杰
关键词: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状况钙磷代谢营养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