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春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主题

  • 7篇电致变色
  • 5篇溶胶
  • 3篇溶胶-凝胶
  • 3篇凝胶法制备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水相
  • 2篇MOO
  • 1篇导电
  • 1篇导电特性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喷涂
  • 1篇电特性
  • 1篇电致变色薄膜
  • 1篇电致变色材料
  • 1篇电子能
  • 1篇电子能谱
  • 1篇氧化钒薄膜
  • 1篇氧化钨
  • 1篇氧化物
  • 1篇氧化钛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王忠春
  • 7篇胡行方
  • 2篇章俞之
  • 2篇陈杰锋
  • 2篇快素兰
  • 1篇李智勇
  • 1篇黄银松
  • 1篇丁传贤
  • 1篇祝迎春
  • 1篇陈晓峰
  • 1篇黄民辉

传媒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第九届全国固...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1998年中...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相溶胶-凝胶法制备电变色TiO_2薄膜被引量:4
1999年
采用水相solgel 法制备了TiO2 薄膜, 以TG、DTA、FTIR、XRD和SEM 等方法研究了成膜过程中薄膜的结构变化.经350~450℃处理的薄膜为锐钛矿相结构,[204] 择优取向.经一次旋涂所得的薄膜在150℃处理1 h 后, 厚度为50 nm ;在循环伏安特性测试中, 其注入/抽出电荷容量分别为4.78 、2 .52 mC/cm2.薄膜表现出较弱的阴极着色效应, 可望在电色器件中用作对电极层.
王忠春胡行方
关键词:溶胶-凝胶水相电致变色二氧化钛
几种氧化物电变色薄膜的掺杂改性及导电特性研究
智能窗(Smart Window)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的新材料,而电色智能窗是其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对作为其基础材料的电变色薄膜材料的研究虽已持续了25年,但尚有许多材料和工艺关键有待于克服.该论文以制作电色"智能窗...
王忠春
关键词:氧化物改性导电特性
V<,2>O<,5>薄膜的水相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电色性质研究
〈,2〉O〈,5〉粉末溶于H〈,2〉O〈,2〉溶液中制得V〈,2〉O〈,5〉溶胶,旋涂在ITO玻片上,经150℃或400℃处理1h后制得V〈,2〉O〈,5〉薄膜。在1mol/L LiClO〈,4〉的碳酸丙烯酯溶液中对比...
王忠春陈杰锋胡行方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电致变色
WO_3薄膜的动态电变色特性被引量:23
1998年
本文以H2WO4和H2O2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WO3电色薄膜.经150℃处理的薄膜在循环伏安条件下的动态着色、消色效率分别为100、86cm2/C(第10个循环),在633um处δT达50%以上.经350℃处理的薄膜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但其变色幅度却较小.采用恒电量法(10mC/cm2)对薄膜进行电化学循环测定表明,薄膜的可逆性及循环寿命相对于循环伏安法大大提高,这是因为此法避免了对表面层的过度注入.
王忠春胡行方
关键词:电致变色溶胶-凝胶三氧化钨
溅射总压对氧化钒薄膜的结构及电致变色性质的影响被引量:8
1999年
采用高频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了两种不同性能的V2O5薄膜,并研究了溅射总压对其微观结构、循环伏安特性及电致变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功率一定(3.8W·cm-2)时,在高气压沉积的V2O5薄膜中出现了微晶相,而在低气压沉积的薄膜中为非晶相.从循环伏安过程中实时记录的透过率变化曲线可见:随着Li+离子和电子的双重注入,薄膜在某一波长处的透过率前一阶段是增加或降低,而后一阶段却相反.含微晶相的薄膜上述现象更为明显,而且其储存Li+离子的容量也要大许多.应用能带结构理论定性地解释了V2O5薄膜复杂的电致变色现象.
王忠春陈晓峰李智勇胡行方
关键词:电致变色氧化钒薄膜光学性质磁控溅射
MoO_3电致变色薄膜的XPS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Molybdenum oxide films were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by spin coating from Li+- doped peroxo- polymolybdate solution via sol- gel technique.Their electrochemical and electrochromic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in- situ UV transmittance measure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lms possessed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and reversibility.The electrochromic mechanism of the MoO3 was discussed by using results obtained from 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t part of the Mo6+ in MoO3 film was reduced to Mo5+ and Mo4+ ions during the Li+ intercalation process,Mo4+ was oxidized to Mo5+ and part of Mo5+ was oxidized to Mo6+ again during the Li+ deintercalation process.So it was considered that Mo4+ ions existed in the colored MoO3 films.
章俞之快素兰黄银松王忠春胡行方
关键词:电致变色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致变色材料
航天器热控涂层发射率与温度的关系
通过六种热控涂层法向和半球发射率的测试,研究了热控涂层发射率与温度的关系并发,中阳极氧化涂层在30℃-80℃温度灌输内随工升高其法向发射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该文还提供限30℃,65℃和80℃ 三种温度下六种热控涂层法向发...
陈杰锋王忠春
关键词:航天器热控涂层发射率温度热流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光电变色薄膜材料研究进展
电致变色就是材料在加上电场后颜色发生持续可逆变化的现象。电色器件的应用很广,如用作防眩光后视、侧视镜,太阳顶蓬、电色显示和智能窗等。光致变色材料在吸收光能之后变色,而当暴露在氧气中后又能可逆地退色,因此可用于可擦除光存储...
王忠春胡行方
关键词:光电材料电致变色光致变色
锂掺杂MoO_3薄膜的制备及电色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过氧化氢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在室温下制备了纯的MoO3和锂掺杂的MoO3薄膜.通过TG-DTA热分析、FTIR红外光谱分析、循环伏安和光学特性的测试,研究了薄膜成膜过程中的结构转变过程和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及电变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Li+掺杂,MoO3溶胶的稳定性和MoO3薄膜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且掺杂锂的MoO3薄膜仍具有良好的电变色性能.
章俞之王忠春快素兰胡行方
关键词:电致变色溶胶-凝胶掺杂
等离子喷涂TiO〈,2〉纳米涂层的离子注入特性
子喷涂方法制备的TiO〈,2〉纳米涂层表现出良好的离子注入特性,利用电化学方法Li离子被可逆的注入和帛出TiO〈,2〉纳米涂层。结果表明在电位扫描范围为1.0~1.5VvsSCE、电位扫描速率为50mV/s是Li〈’+〉...
祝迎春王忠春黄民辉丁传贤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离子注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