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作品数:114 被引量:882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采用改良Jadad量表及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 Man5.3及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13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疗效方面,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治疗12个月后[SMD=0.96,95%CI(0.03,1.90),P=0.04]、24个月后[SMD=1.70,95%CI(0.30,3.11),P=0.02],股骨颈BMD在治疗12个月后[SMD=0.34,95%CI(0.19,0.50),P<0.0001],VAS评分[MD=-0.76,95%CI(-0.93,-0.58),P<0.00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D=-10.48,95%CI(-11.38,-9.5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治疗效果优于阿仑膦酸钠。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RR=1.79,95%CI(1.41,2.2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唑来膦酸安全性小于阿仑膦酸钠。结论与阿仑膦酸钠相比,唑来膦酸在治疗后期能明显提高患者腰椎、股骨颈BMD,有效降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而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吴荣海 魏锦强 王慧敏 李嘉晖 黄俊霖 陈培友关键词:唑来膦酸 阿仑膦酸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基于中医整脊思想构建慢病管理模式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中医整脊思想,构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慢病管理模式,并观察该模式对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整脊保守治疗的DLSS患者临床资料80例,根据不同的慢病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整脊慢病管理。随访6个月,比较2组入组前后ODI及VAS评分。结果:入组前,2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6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呈较入组前及入组1个月明显下降(P<0.05),并呈下降趋势(P<0.05),且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VAS评分则与入组前及入组1个月比较变化不大(P>0.05),ODI评分则较入组前及入组1个月降低(P<0.05)。结论:构建中医整脊特色慢病管理模式并运用于DLSS患者随访管理中,在提高脊椎功能及减轻腰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郭俊彪 管华 陈文治 王慧敏 吴树旭关键词:中医整脊 慢病管理 一种下肢垫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垫枕,包括枕芯和枕套,所述枕套包裹于所述枕芯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的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阻挡壁,所述枕芯的上表面的后端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阻挡壁,所述第一阻挡壁内表面、第二阻挡壁内... 胡杏平 张庆霞 彭苑妮 陈文治 葛鸿庆 王慧敏 何春香 钟滢文献传递 经后路椎弓根截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畸形 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单椎体截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6月~2003年11月,采用经后路椎弓根截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6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4~51岁。强直性脊柱炎12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完全截瘫2例,椎体发育不良2例。病程7~25年,平均12.8年。手术前、后均行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骶骨水平角及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评定植骨愈合情况、内固定位置及手术并发症。按Bridwell—Dewald脊柱疾患疼痛及功能评定标准进行手术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术中出血700~2000ml,平均1100ml;术中硬脊膜破裂1例;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1例,下肢短暂性麻痹2例。术后获随访18~35个月,平均25.6个月。植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最后随访时,腰椎前凸角从术前9.6±16.4°,矫正至术后42.6±14.3°(P〈0.05),平均矫正角度为33°;骶骨水平角的改变与此类似。胸椎后凸角手术前后改变不明显,而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由术前97.5±45.6mm降至术后10.7±9.6mm(P〈0.05)。术后疼痛、工作及社交情况较术前都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椎体截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度数大,手术相对安全,可取得较理想的放射学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 王慧敏 谭明生 陈文治 移平关键词:脊柱后凸畸形 截骨矫形 椎弓根钉内固定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2000年 林定坤 孔畅 陈文治 邓晋丰 王慧敏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六招缓解足底痛 2014年 跟痛症,属于足跟部疼痛综合征的一种,多数系由足底筋膜发炎引起。人的脚后跟有肌腱和韧带,脚底的肌腱和韧带紧接着足跟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如果反复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接合部位劳损发炎,造成疼痛,经常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较多的人更为多见。 王慧敏 郭俊彪关键词:疼痛综合征 足跟部 韧带 跟痛症 脚后跟 刃针松解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刃针松解枕下三角周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6~2011.3,对124例颈眩晕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刃针治疗组(n=62)和针刺对照组(n=62),治疗组以刃针松解枕下三角周围为主,头部前屈眩晕加... 王慧敏 陈文治 曾浩彬水针刀对交感神经节反射点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水针刀对颈胸不同部位交感神经节反射点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骨科门诊的9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 王慧敏 莫方良 陈文治 郭俊彪 吴汉卿关键词:水针刀 交感神经节 颈源性眩晕 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为提供国人寰椎的数据,探讨经寰椎后弓侧块(类似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50例干燥寰椎标本的后弓进钉点及进钉方向等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测量出寰椎后弓、侧块、椎动脉沟、后弓侧块螺钉通道的轴线长度,及后弓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等参数。结论寰推具备行经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的条件。 谭明生 王慧敏 王云亭 移平 韦竑宇 杨峰 张光铂 李子荣关键词:寰椎 刃针松解术治疗颈性眩晕 被引量:38 2012年 目的观察枕下三角周围刃针松解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4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刃针松解术治疗。刃针松解术以松解枕下三角周围为主,头部前屈眩晕加重者重点松解枕下三角肌、C1横突、C2棘突端部的侧面、枕下项线的外2/3;头部后伸眩晕加重者重点松解枕下项线的中1/3、上下项线之间的骨面、C2棘突端部的侧面、肩胛骨内缘与T1~6棘突间中线;头部旋转时眩晕加重者重点松解颈椎棘突旁浅、深筋膜、韧带等。治疗频率为每3 d 1次,第1次治疗后3 d观察其疗效,决定是否行再次治疗,治疗次数≤3次,3次无效放弃治疗。术前和术后1 d及1、6个月分别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价眩晕疾病对患者生活诸多方面的影响,评定其疗效,并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经6个月随访,5例患者脱落,119例患者坚持完成本次研究。本组病例临床治愈83例,显效2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临床治愈率为69.75%,显效率为18.49%,总有效率为98.32%,随访半年未发现术后不良反应。结论刃针松解术治疗颈性眩晕能明显减轻眩晕的症状,迅速缓解患者由眩晕导致的功能障碍,对改善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具有较好的疗效,符合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 王慧敏 曾浩彬 陈文治 吴翰笙 李剑峰关键词:枕下三角 颈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