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术荣

作品数:66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食用
  • 11篇食用菌
  • 9篇大型真菌
  • 8篇新记录种
  • 8篇菌丝
  • 8篇记录种
  • 6篇系统发育
  • 5篇中国新记录
  • 4篇中国新记录种
  • 4篇种菇
  • 4篇物种
  • 4篇活性
  • 4篇教学
  • 3篇担子菌
  • 3篇电化学
  • 3篇电极
  • 3篇绣球
  • 3篇绣球菌
  • 3篇营养
  • 3篇栽培

机构

  • 63篇山西农业大学
  • 7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中华全国供销...
  • 2篇山西省生物研...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术开发中心

作者

  • 66篇王术荣
  • 45篇常明昌
  • 44篇孟俊龙
  • 25篇刘靖宇
  • 12篇冯翠萍
  • 6篇李玉
  • 4篇刘淑琴
  • 3篇徐丽婧
  • 3篇程红艳
  • 2篇张敏
  • 2篇孟丽君
  • 2篇张玉萍
  • 2篇王芳
  • 2篇王琦
  • 2篇吴锁柱
  • 2篇程艳芬
  • 2篇白锦霞
  • 1篇于晓丹
  • 1篇王德利
  • 1篇付丽红

传媒

  • 7篇北方园艺
  • 4篇中国食用菌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菌物学报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食品工业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山西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菌物研究
  • 1篇吉林农业(学...

年份

  • 5篇2024
  • 10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制备黑豆乳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黑豆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黑皮鸡枞菌清洗,‑20℃冷冻,加入蒸馏水,粉碎,离心取上清,得到黑皮鸡枞菌α‑半乳糖苷酶粗酶液;将黑豆用蒸馏水浸提,过滤,除去滤渣,得到黑豆乳;将黑豆乳与黑皮鸡枞菌α...
耿雪冉雷佳钰常明昌孟俊龙徐丽婧程艳芬刘靖宇王术荣邓冰侯潞丹郭东东刘荣柱张睿玉武斌
文献传递
山西省担子菌补记Ⅰ:2个华北地区新记录种
2023年
华北地区独特而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孕育着极其丰富的大型真菌种类和资源,为了深入探明山西省大型真菌物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生境、生态特点,对该地区大型真菌物种资源进行了采集和鉴定。鉴定过程中发现,采自历山和吕梁山地区的2个物种属于华北地区新记录种;通过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特异性扩增、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以及详细的形态学描述确定了这2个物种的名称,分别为灰小包脚菇(Volvariella murinella)和东方球果伞(Strobilurus orientalis)。其中,灰小包脚菇(Volvariella murinella)的主要识别特征为担子果小型至中型,菌盖表面具辐射状细微纤毛,白色,中央淡米黄色,菌柄白色,光洁或具有纵向纤毛;东方球果伞(Strobilurus orientalis)的主要特征为担孢子小,光滑,椭圆形,侧生囊状体壁厚。研究确定了这2种大型真菌均首次在华北地区的山西省被发现,属于华北地区的新记录物种。
武艳群刘淑琴孟俊龙常明昌常明昌
关键词:大型真菌系统发育资源鉴定新记录种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食用菌降解多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食用菌降解多糖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在水中对鳞杯伞多糖进行超声辅助过氧化氢降解反应得到鳞杯伞降解多糖,其中鳞杯伞多糖浓度为5mg/mL、超声温度65℃、过氧化氢质量分数2.0%、超声...
程艳芬常明昌孟俊龙耿雪冉徐丽婧王术荣郭蓉
抽真空处理对广叶绣球菌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以广叶绣球菌为试材,采用0.07 mm的低密度聚乙烯袋,在0.08、0.06、0.04、0.02 MPa下抽真空处理,置于(4.0±0.5)℃下贮藏35 d,研究了抽真空处理对广叶绣球菌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广叶绣球菌的保鲜贮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抽真空的常压处理(0.10 MPa),除0.02 MPa使广叶绣球菌的生理生化及品质变化出现异常外,抽真空处理显著减缓了子实体呼吸强度的升高,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保持了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程度上保持了贮藏期广叶绣球菌瓣片的色泽、子实体基部的内聚性和瓣片的弹性。适当的抽真空处理可以有效延缓广叶绣球菌的成熟与衰老进程,较好地保持其品质,有效延长其贮藏期,与其他处理相比,0.04 MPa抽真空处理广叶绣球菌的贮藏保鲜效果较佳。
张勇薛宇星李青王术荣
关键词:采后生理贮藏品质
腓骨杯桩菇基本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分析及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为明确腓骨杯桩菇主要营养成分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腓骨杯桩菇的蛋白质、脂肪、灰分、总糖、多糖等基本营养成分,评价其氨基酸组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测定。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腓骨杯桩菇是“虎皮”台蘑。其蛋白质含量为33.9%,高于香菇和平菇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为1.6%,低于香菇和平菇的脂肪含量。氨基酸有17种,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占氨基酸总量(total amino acid,TAA)的33.06%,占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NEAA)含量的49.39%。子实体中挥发性物质有58种,其中醛、醇、酮、烷烃种类比较丰富,分别有12、6、7、7种,含量分别占总挥发物质的31.08%、14.17%、7.42%、5.47%、6.43%,醛类挥发物质是子实体香气的主要来源,其中己醛含量高达15.05%,赋予了子实体独特的油脂和青草气。
何轶榕王术荣孟俊龙孟俊龙
关键词: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挥发性风味物质
一种促进猴头菇高产麦角甾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猴头菇高产麦角甾醇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麦角甾醇的方法或提高河工猴头菌中的麦角甾醇产量的方法:将河工猴头菌进行液体发酵;所述液体发酵中,加入豆粕粉作为诱导物。所述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组成具体可为:葡...
耿雪冉孟俊龙杜娇常明昌冯翠萍徐丽婧程艳芬刘靖宇王术荣邓冰叶枫石力杰彭志杰郭东东
一种可密封蘑菇房防尘排气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密封蘑菇房防尘排气窗,包括固定框、移动框和壳体,所述固定框的内部通过防划套固定安装有防紫外线玻璃,所述移动框的内部通过防划套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锁套与固定环的...
王术荣常眀昌孟俊龙耿雪冉石力杰徐丽婧刘靖宇
文献传递
马鞍菌属3个中国新记录
2023年
【背景】目前国内学者已发表60个马鞍菌属物种,但山西省尚缺乏马鞍菌属真菌分布的系统性报道。【目的】调查我国山西省马鞍菌属的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方法】采集标本,对其进行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并提取DNA,测定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和核糖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LSU)序列,基于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鉴定结果表明这3个马鞍菌属物种分别为类帽状马鞍菌(Helvella capucinoides)、丹麦马鞍菌(H.danica)和柔毛马鞍菌(H.pubescens)。它们在形态上与模式标本的描述基本一致。基于hsp和LSU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也支持形态学的鉴定结果。【结论】参考我国截至目前已报道的马鞍菌属物种,确定这3个种均为中国新记录种。
王腾云王静怡孟俊龙常明昌常明昌
关键词:马鞍菌属形态学新记录种系统发育
“高级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4年
“高级食品化学”课程理论性和应用性强、涉及面广,在提高食品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高级食品化学”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仔细梳理,深入挖掘和提炼该专业课程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重构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新型课程体系,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思政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持续推进食品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课程目标,同时为食品领域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吴锁柱朱迎春王腾飞伊莉王术荣付丽红
关键词:教学改革
光柄菇属中国新记录种韦林加光柄菇(Pluteus vellingae)
2024年
以山西省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过程中采集到的2份光柄菇属真菌标本为试材,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并基于rDNA ITS区采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研究了其宏观、微观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以期对我国光柄菇属物种的种类及分布有所补充。结果表明:该物种的典型特征是子实体较小,菌盖黄棕色,菌肉白色,菌褶浅黄色,菌柄淡黄色至亮黄色,菌柄内部菌肉黄色,孢子球形、近球形或宽椭圆形,(5.8~7.5)μm×(5.1~6.3)μm,具有发达的缘囊体、侧囊体和柄囊体。该物种与模式物种韦林加光柄菇(Pluteus vellingae)的序列聚为一个分支,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高度支持形态学研究结果。结合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物种为中国新记录种韦林加光柄菇(Pluteus vellingae),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属于北温带分布种。
张勇王静怡李青刘淑琴王术荣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