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爱学

作品数:37 被引量:388H指数:1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图像
  • 5篇多波束
  • 4篇信息融合
  • 4篇海底
  • 4篇波束
  • 4篇侧扫声纳
  • 3篇地理编码
  • 3篇多波束系统
  • 3篇声纳图像
  • 3篇水下
  • 3篇磁罗经
  • 2篇导航
  • 2篇低频
  • 2篇低频信号
  • 2篇地形
  • 2篇信号
  • 2篇信噪比
  • 2篇声呐图像
  • 2篇数据处理
  • 2篇配准

机构

  • 37篇武汉大学
  • 10篇广州海洋地质...
  • 6篇国土资源部
  • 3篇淮海工学院
  • 3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海军大连舰艇...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江西省数字国...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市测绘勘...

作者

  • 37篇王爱学
  • 13篇赵建虎
  • 12篇郭军
  • 6篇马金凤
  • 5篇张红梅
  • 4篇冯强强
  • 3篇王晓
  • 3篇尚晓东
  • 2篇关永贤
  • 2篇易锋
  • 2篇万芃
  • 2篇牟泽霖
  • 2篇王胜平
  • 2篇温明明
  • 2篇陆振波
  • 1篇欧阳永忠
  • 1篇张胜凯
  • 1篇唐秋华
  • 1篇李斐
  • 1篇刘胜旋

传媒

  • 7篇武汉大学学报...
  • 7篇测绘工程
  • 4篇测绘地理信息
  • 3篇海洋测绘
  • 2篇测绘通报
  • 2篇测绘学报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激光杂志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针对侧扫声纳图像的数字镶嵌技术方法被引量:6
2017年
以南海某海域实测侧扫声纳数据为例,研究侧扫声纳图像的数字镶嵌技术方法,对关键步骤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对原始侧扫声纳数据进行导航数据校正、海底线跟踪、斜距改正、TVG校正、船速校正、地理编码与重采样、拼接与镶嵌等处理,生成大区域、大范围、高分辨率、无缝拼接的侧扫声纳图像。实验结果证明声纳图像数字镶嵌技术的有效性,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郭军马桂云马金凤王爱学易锋冯强强
关键词:声纳图像
硬式扫床触底自动检测方法研究及监测系统设计
2024年
硬式扫床是一种传统扫海测量技术,当前作业过程仍较为粗放,扫床杆下放深度确定、扫床架摆动状态监测、浅点触碰判断等关键过程仍以人工方式进行,难以保证扫床作业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结合作业中扫架摆动特点,重点研究了硬式扫床浅点触碰自动检测方法并开展了系统设计,通过扫架摆动数据的短时频谱分析及动态滤波、浅点触碰阶跃异常的检测、浅点触碰峰突异常的检测以及多尺度综合判断等技术,可实现硬式扫床浅点触底事件的准确判断。基于自研软、硬件系统采集的样本数据开展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3倍标准差判断方法,浅点触底事件判断方法准确性大大提高,对提高硬式扫床作业效率、科学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
张俊锋查文富王爱学段春先谢红
关键词:航道整治硬式扫床
精密海洋测量与数据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25
2015年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向深海、远海推进,精密海洋测量及数据处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简要地介绍了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地貌信息获取、水下导航定位、潮汐潮流数据处理及应用、海底底质探测和分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我国的海洋测绘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赵建虎王爱学
关键词: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地貌海洋水文
结构特征约束的三维浅剖声呐层界提取
2025年
三维浅剖弥补了二维浅剖在水平成像空间覆盖度上的缺陷,为浅地层三维信息高质量获取提供了可能。但当前浅地层散射回波干扰严重、层界空间变化复杂,传统方法仅能实现二维层界提取且难以准确表达浅地层底质三维空间分布。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层界面状结构和非垂直结构特征约束的浅地层三维层界结构增强RSE3D算法,提升层界提取的效果。首先,给出了顾及采样点空间分布的体数据生成方法,实现三维浅剖体数据生成;然后,将地层结构近似为面状结构并联合非垂直结构特征,提出了RSE3D算法,该方法有效压制了散射等回波干扰,凸显有了有效信息;最后,在此增强处理结果的基础上,借助阈值法实现了层界提取。经实测试验可知,本文方法的层界提取各项指标值均优于80%,体现了该方法在层界提取上的优越性。
李邵波赵建虎王爱学丁咚吴云龙
关键词:结构特征
1994—2014年南极沿岸验潮站海平面绝对变化确定与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鉴于卫星测高技术在南极周边海域会受到海面浮冰影响,且在利用测高序列分析海平面周期性动态变化时还会受到潮汐周期混叠效应的影响,为此,本文开展了基于GPS和验潮数据联合的南极大陆附近海域从1994—2014年间海平面的绝对变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围绕南极大陆及附近海域的15个验潮站中,海平面绝对变化速度最大的是Diego Ramirez验潮站,达到11.10±0.04mm·a^(-1);在西南极南极半岛的德雷克海峡,海平面变化最为活跃,变化均值在8.31±0.05mm·a^(-1);在东南极,从Syowa站依次到Casey站,海平面的绝对变化速度相对平稳,四个潮位站海平面变化均值为3.35±0.04mm·a^(-1);在罗斯冰架右下侧的罗斯岛附近,由于冰川崩解入海导致Scott Base站处的海平面上升速度较快,达到了9.61±0.07mm·a^(-1).综合15个验潮站计算结果可得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和罗斯岛附近海域,海平面绝对变化速度要高于同期南大洋海平面绝对变化速度,而东南极4个潮位站海平面绝对变化均值则与其相当.这也进一步反映了南极不同海域间海平面变化的差异性,相比较于对南大洋海平面变化的一个整体研究,分区研究海平面变化更具针对性,能更好地了解南极不同区域冰盖、冰架崩解和消融的情况.
柯灝李斐张胜凯马超王爱学
关键词:GPS验潮
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区块信息融合方法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针对多波束声呐图像和侧扫声呐图像在位置和分辨率上的互补性及实践中对高质量海床地貌图像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两套声呐图像信息融合获取高质量海床地貌图像的思想和方法,研究了SURF匹配算法,提出了ISURF改进算法;基于独立和联合评价参数,对4种图像融合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适合声呐图像融合的最优算法及完整的两套图像融合过程,并用试验进行了验证。
赵建虎王爱学郭军
关键词:多波束系统声呐图像
侧扫声纳条带图像分段拼接方法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拖曳作业模式会引起侧扫声纳条带图像错位和畸变,并给基于地理编码的条带图像整体拼接以及海底目标的识别和判读带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视目标的相邻侧扫声纳条带图像分段拼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侧扫声纳条带图像预处理、基于共视目标的分段匹配、基于小波变换的公共覆盖区图像信息融合,最终实现了相邻侧扫声纳条带图像拼接,最大限度地削弱了错位和畸变对声纳图像质量的影响。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赵建虎王爱学王晓关永贤
关键词:声纳图像SURF算法图像融合
海底地形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30
2017年
简要回顾了海底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船基声呐、机载激光、海岸带一体化测量海底地形技术及3种反演海底地形技术,呈现了海底地形的立体、高效、高精度、高分辨率获取现状。并展望了海底地形测量发展趋势,认为研制超宽覆盖、高精度、高分辨率、轻便型多波束测深系统和研究声速影响改正模型、测深数据滤波方法及海底地形表达是未来声呐测深领域的核心工作,无人船测量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作业模式,机载激光雷达测深、基于声呐图像的海底地形恢复及深拖测量发展潜力巨大。
赵建虎欧阳永忠王爱学
关键词:海底地形高分辨率
融合航迹和磁罗经信息的侧扫声呐瞬时航向修正
2024年
为了消除航向偏差引起的侧扫声呐成图几何畸变,提高侧扫声呐镶嵌成图的质量,本文充分考虑了航迹推估航向和磁罗经航向趋势的一致性、拖鱼磁罗经航向相较船体运动的滞后性、磁罗经偏差的不稳定性等航向数据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航迹推估航向低频信息修正磁罗经瞬时航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航向序列小波分析、峰谷匹配、磁罗经偏差修正模型构建等内容,并通过实测数据处理和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修正后的磁罗经航向进行条带图像编码镶嵌,目标形状完整、轮廓过渡自然,相邻条带共视目标特征一致性显著提高。本文工作对提高传统侧扫声呐成图质量、挖掘侧扫声呐图像定量分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王爱学金绍华刘天阳李平吴振磊
关键词:地理编码信息融合
利用ICCP的水下地磁匹配导航算法被引量:20
2010年
分析了传统水下导航定位方法的局限,研究了基于ICCP的水下地磁自主导航算法。首先,研究了局域地磁场建模方法,认为多面函数构建局域地磁场模型较优;然后,研究了ICCP地磁导航算法,并对其作了改进;最后,以所建立的局域地磁场模型为背景,进行了地磁匹配算法的仿真实验,给出了该算法的精度指标及影响因素。
赵建虎张红梅王爱学刘辉
关键词:INS自主导航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