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
- 作品数:40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瓣膜手术中同期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
- 目的:评价瓣膜手术中同期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IRFMM)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3年12月开始,采用美敦力公司的外科手术射频消融系统,在20例瓣膜手术中用IRFMM治疗房颤。结果:20例患者...
- 刘志勇李旭东王洪斌李鸿雁王玉华堵俊杰周建明
- 文献传递
-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王洪斌刘志勇杨丹宁李旭东朱亚彬王玉华李鸿雁堵俊杰周建民
- 关键词:心脏黏液瘤外科治疗房间隔心脏肿瘤原发性良性肿瘤
-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及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 目的: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和双向格林(Glenn)手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14例患儿接受了TCPC及双向Glenn手术。男性5例,女性9例;年...
- 刘志勇薛涛何伟王玉华周建明蒋杰刘德森陆启同
- 关键词: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双向格林手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及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 目的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和双向格林(Glenn)手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14例患儿接受了TCPC及双向Glenn手术。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
- 刘志勇何伟王玉华周建明薛涛蒋杰陆启同薛新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再植术治疗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 目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一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活产新生儿1/30万,占先心病的0.24%~0.46%;成人型 ALCAPA 更是罕见。治疗 ALCAPA 有四种手术方法,即冠状动脉结扎术...
- 刘志勇李旭东何伟王玉华周建明蒋杰胡若愚刘德森
- 文献传递
- 瓣膜手术中同期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 目的:评价在瓣膜手术中同期采用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IRFMM)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3年12月至2007年3月,采用美敦力公司的外科手术射频消融系统(单极笔),在22例瓣膜手术中同期应用 I...
- 刘志勇李旭东何伟王玉华周建明蒋杰胡若愚刘德森
- 文献传递
-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及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和双向格林分流术(Glennshunt)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12例患者接受了TCPC及双向Glenn分流术。病种分别为三尖瓣闭锁(TA)3例,二尖瓣闭锁(MA)1例,右位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伴完全型房室共同通道(CAVSD)1例,右位心大动脉错位1例,左旋心单心室1例,单心室2例,D-TGA3例。12例中3例行双向Glenn分流术(TA、右位心D-TGA伴CAVSD和单心室各1例),其余9例行TCPC手术(TA2例、MA1例、右位心D-TGA及肺动脉狭窄1例、左旋心1例、单心室1例、D-TGA3例)。结果手术后近期效果:12例患者中11例存活,1例D-TGA患者术后19h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死亡率8.3%。手术中CPB时间78~15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6~122min。机械辅助通气时间8~18h,ICU监护时间15~32h,住院时间16~58d。术后中心静脉压(即肺动脉压)8~18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0.80~0.96。TCPC后,2例单心室和2例D-TGA患者发生乳糜胸,经置胸腔引流管和综合性治疗,分别于术后22d、33d、36d和48d痊愈出院。手术后中远期效果:术后随访2至28个月,1例右位心D-TGA伴CAVSD患者在双向Glenn分流术后1年因肺动静脉瘘(PAVF)引发大咯血死亡;其余10例存活,心功能~级,无恶性心律失常、无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TCPC和双向Glenn分流术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心病的生理性矫治方法,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近期、中远期的效果,手术中足够大的腔静脉和肺动脉吻合口和围手术期的积极处理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 刘志勇李旭东王玉华张郁林王小庆蒋佩明
- 关键词: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双向格林分流术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功能性单心室主动脉阻断时间
- 硬膜外持续镇痛防治前列腺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 ,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 (PCA)缓解疼痛及伴随症状的效果。方法 将 1999~ 2 0 0 1年 32例患者划为甲组 (PCA组 ) ,1996~ 1998年的 36例患者划为乙组 (镇痛剂组 ) ,甲组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 2d ,应用电子PCA泵 ;乙组术毕口服硝苯地平 10mg ,3次·d-1,疼痛严重时肌肉注射哌替啶 5 0mg。分别观察两组术后 48h用药情况、镇痛效果、尿意紧迫感、膀胱痉挛痛、膀胱痉挛次数及膀胱冲洗时间。结果 应用PCA后 ,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及尿紧迫感等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术后使用PCA可明显减少常见并发症 ,减轻病人痛苦 ,缩短治疗时间 ,患者能尽早下床活动 ,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有利于病人康复。
- 王玉华赵钢柳靖
-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前列腺切除并发症
- 杂交技术在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即杂交技术)在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4月,60例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接受杂交技术进行心肌再血管化治...
- 刘志勇何伟周建明陆启同蒋杰王玉华胡若愚薛涛薛新蒲振业靖胜杰
- MMP-2、MMP-9在自体移植静脉的表达及活性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自体移植静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变化。方法建立兔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模型后3、7、28d切取移植静脉,取对侧未移植静脉为自身对照。行HE和Verhoeff弹性纤维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新生内膜厚度及面积,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静脉壁MMP-2和MMP-9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MMP-9活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蛋白表达。结果术后7、28d移植静脉内膜明显增生。与未移植静脉相比,术后3d,移植静脉MMP-2、MMP-9mRNA表达已明显增高,7d达峰值(P<0.01),术后28d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但MMP-9mRNA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术后三个时间点移植静脉壁MMP-2、MMP-9活性显著增加。结论自体移植静脉MMP-2、MMP-9表达及活性显著增强,促进移植静脉内膜增生。
- 何伟刘志勇李旭东周建明王玉华
- 关键词:内膜增生静脉移植基质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