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作品数:34 被引量:125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淮安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Cyclin D1及p1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p16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CyclinD1及p16的表达。结果:CyclinD1及p16在肺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62.9%和56.5%;在肺良性病变中未发现CyclinD1的表达,p16阳性率为85.0%。CyclinD1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p16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05)。结论:Cyclin D1的过表达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指标之一,而与肺癌发展和预后无关;p16异常与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王立新 洪永青 高金瑜关键词:肺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D1 P16 无创通气治疗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2005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症哮喘合并呼衰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30例用无创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衰的患者(无创通气组)治疗前、治疗4小时、治疗3天后血气指标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同用常规方法治疗的30例患者的对照组对比。结果无创通气组血气指标(PH、PaO2、PaCO2)及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衰的有效方法之一。 洪永青 王立新关键词:无创通气 哮喘 呼吸衰竭 单J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单J管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使用单J管引流胸腔积液后注药,对照组3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后注药,当引流液〈100ml/24h时拔管,必要时可再次注药。结果研究组再次置管率为0,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再次置管率为23.3%,有效率为76.7%。两组再次置管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如胸痛、胃肠反应和发热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J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好、绎济、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王立新 洪永青 高金瑜关键词:单J管 恶性胸腔积液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王立新 高新怀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剂 肺功能 救治急性重度氯气中毒22例临床研究 2006年 目的分析22例氯气中毒的临床处理,总结认识与体会。方法对于淮安市氯气槽罐车倾翻泄漏,导致氯气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2例急性重度氯气中毒,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2例出现眼部病变,2例出现心动过速及期前收缩伴或不伴 ST 的改变。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给予必要的辅助检查,经吸氧、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氯气中毒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其的严重程度与氯气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可避免其它重要脏器的损伤及患者的死亡。 王立新 洪永清关键词:氯气中毒 肺癌组织中OATP-B和OATP-D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人类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家族中的OATP-B和OATP-D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青岛市立医院2004—2006年收集的40例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OATP-B和OATP-D的mRN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OATP表达。结果OATP-B和OATP-D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与正常肺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病理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OATP-B和OATP-D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TP-B和OATP-D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无关。结论各组织类型肺癌与OATP-B和OATP-D的表达相关,与淋巴结转移相关。OATP-B和OATP-D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大小、性别及年龄无关。 王立新 郭成浩 胡萍 洪永青 高新淮 高金瑜 丁晓燕关键词:肺肿瘤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炎症表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炎症表型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我院)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0例,按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3组,嗜酸性粒细胞<100为A组86例,嗜酸性粒细胞100~300为B组102例,嗜酸性粒细胞>300为C组92例.同时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A组、B组和C组的FeNO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组>B组>A组(P<0.05);FEv1占预测值和FEV_(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和C组的FEV_(1)占预测值和FEV_(1)/FVC对比无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的CRP、IL-6、IL-8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组>B组>A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FEV_(1)占预测值和FEV_(1)/FVC无明显相关性(P>0.05).C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呈正相关(P<0.05),与FEVJFVC%呈负相关(P<0.05);与FEV_(1)占预测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水平呈正相关,二者能够反映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气道的炎症反应,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症的评估、病情的程度及后期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唐平平 洪永青 高新怀 朱蓉 王立新关键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 嗜酸性粒细胞 双氢青蒿素对肺纤维化大鼠ERK和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Col1(a2)、CTGF、ERK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双氢青蒿素治疗组5组,每组各15只;每组再按处死时间点分为7 d、14 d、28 d三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除假手术对照组外,所有动物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 mg/kg。造模后第一天起,相应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5%羧甲基纤维素钠、泼尼松5 mg/kg、双氢青蒿素75 mg/kg,1 次/d,持续至处死当天。结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双氢青蒿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CTGF、ERK1/2、pERK1/2蛋白及ERK1、ERK2、Col1(a2)基因的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01)。结论:双氢青蒿素可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ERK和CTGF的表达,减轻实验大鼠的肺纤维化程度。 王保兰 王立新 朱蓉关键词:双氢青蒿素 肺纤维化 CTGF ERK RT-PCR检测OATP-B和OATP-D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0年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肺癌组织中人类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B和D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病理分型及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OATP-B和OATP-D的mRNA在40例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型肺癌和正常肺组织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肺癌间的表达差异,并用10例正常肺组织作对照。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OATP-B和OATP-D的mRNA在肺癌中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TP-B和OATP-D的mRNA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中OATP-B和OATP-D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且OATP-B和OATP-D的mRNA在淋巴结转移肺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 丁晓燕 王立新 郭成浩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 抑癌基因P16、P53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DNA倍体研究 1999年 目的 研究P16,P53基因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和DNA倍体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16,P53表达,图像分析仪测定DNA倍体。结果 P16在肺痛表达阳性率为51.2%,低于癌旁组织(P<0.05),腺癌P16阳性率最高为68.8%,高于鳞癌及未分化癌(P<0.05),P53在肺癌表达阳性率为80.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其中鳞癌阳性率高于其他组织类型(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及Ⅰ、Ⅱ期与Ⅲ、Ⅳ期两组间,P16和P53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发现二倍体P16阳性率,P53阴性率均显著高于异倍体(P<0.05)。结论 P16和P53基因异常与肺癌发生有关,且在不同类型肺癌发生中的作用不同,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王立新 胡萍 吴秋云 牛兆山关键词:肺肿瘤 P16基因 P53基因 DNA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