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波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艺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新疆山普拉遗址人头马武士图像渊源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以新疆和田地区山普拉遗址中毛织品上织制的人头马武士形象为切入点,根据西方神话与中国古代《山海经》中关于"半兽人"形象,进行文献梳理和对比分析是,以期说明新疆考古发现的人头马图像,具有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历史印痕。通过它的演变和发展,为当今影视媒体创作、电玩角色设置、博物馆衍生品、旅游纪念品、毛绒玩具研发提供新的创作元素。
- 王立波
- 关键词:毛纺织品
- 龟兹服饰的文化价值及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正>本文将龟兹服饰文化的内涵,定位在龟兹历史上的服饰文化和近现代以库车为中心的阿克苏地区民族服饰文化两个层面上。依据上述两方面的服饰文化资料,探讨龟兹服饰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能。
- 吴艳春王立波
- 文献传递
- 追风逐日的大漠舞者
- 2022年
- 艺术家通过深入地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凝练出全国优秀获奖作品,开创了新疆民族舞蹈的现代化创作新形式。借此,在这片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沃土上,文章梳理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生动鲜活的优秀艺术作品,一定会进一步推动新疆文化艺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感召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谱写好未来贯彻落实治疆方略的伟大赞歌。
- 王立波
- 关键词:艺术创作教学实践
- 阿布都克里木·纳斯尔丁的装饰性绘画艺术
- 2018年
- 由于地处边疆及民族和文化构成,新疆本土艺术家创作伊始,大多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影响,即选择性地保留了地域性视觉艺术审美习惯,又与时俱进地在现代意识的支配下,寻求与传统观念对应的新颖艺术形式。
- 王立波
- 关键词:绘画艺术装饰性文化构成文化交融潜移默化审美习惯
- 新疆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
- 2017年
- 本文旨在中央近期提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的思路下,探索新疆高等院校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模式,开发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民族、民间的特色课程,从公共活动和大赛中提高师生全面的艺术修养能力。
- 王立波
-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美术设计
- 新疆高校数码媒体专业建设探索
- 2019年
- 简洁美观的APP界面和各种方便实用的UI资讯信息,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作为新疆地区最早设立的美术类的高等院校,新疆艺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自开设以来,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潮流,倡导:“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办学方针。为拓宽“95后”大学生就业渠道,与时俱进的培养了一批掌握新媒体艺术的生力军。紧密围绕“学以致用”为教学目标,对新疆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优质化服务,提供了专业化队伍的保障。
- 王立波
- 关键词:教学研究
- 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评《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创新教学研究》
- 2020年
- 时代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充盈,人们开始不仅只满足于物质本身具有的或带来的使用便利、功能实现等价值,而是逐渐关注更高层次的物质背后承载的审美和文化价值。在这种背景下,兼顾着实用与审美、功能与形式的艺术设计,愈发受到重视,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其实,关于设计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如最早的Bauhaus(包豪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
- 王立波
-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艺术设计创新包豪斯教学研究
- 高等艺术教育中新疆和田玉衍生设计思考
- 2013年
- 在与时俱进的社会文化活动中,怎样深度研发新疆重要旅游纪念品——集珠宝首饰、保健品、居家陈设等功能于一身的和田玉,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义不容辞。开设玉器加工、包装设计、宝石鉴定、市场销售、理论研究等课程,培养高端从业人员,建设以本科学历为主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架构势在必行。笔者着眼于当前和田玉的市场调查、课程构架、人才培养、教师梯队、实践教学等方面,以推动和田玉设计由内到外、系统、完整的教学研究,为新疆经济文化艺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王立波
- 关键词:新疆和田玉本科教学玉器研究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