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娟 作品数:29 被引量:19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大型经济红藻──蜈蚣藻类的室内人工育苗 被引量:18 1995年 本文研究了蜈蚣藻Grateloupiafilicina、带状蜈蚣藻G.turuturu、和Grateloupiasp.三种大型经济红藻泡子附着与萌发、盘状体与直立体的生长过程,以及温度、光照和附着基质的影响。三种藻类幼体都能牢固地附着在玻璃、瓷器及维尼龙绳等基质上,并在高温(20—28℃)、弱光(1000Lx)及短光照(10:14LD)条件下生长良好。低温及强光照会破坏色素形成和抑制藻体生长。试验证明在室内进行这三种红藻的人工育苗是可行的。 马凌波 王素娟 何培民关键词:室内人工育苗 红藻 基质 蜈蚣 附着基 全文增补中 条斑紫菜细胞苗培养及总氮量、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6 1991年 我们用条斑紫菜体细胞进行室内育苗,并下海养殖。对细胞苗养成的紫菜的总氮量及氨基酸量进行了测定,并与传统法育苗养成的紫菜的总氮量及氨基酸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细胞苗紫菜与传统苗紫菜的总氮量及总氨基酸量相近,说明从群体上看,两者的主要营养成份无甚差异,营养价值相近。 何培民 王素娟关键词:条斑紫菜 细胞苗 氨基酸 坛紫菜幼苗无性繁殖的再研究 被引量:5 1994年 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幼苗能否形成单孢子是我国多年来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复、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幼苗释放细胞的条件,细胞的发育分化趋势及超微结构作了重点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真正放散单孢子的条斑紫菜(P.yezoensis)作了比较,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坛紫菜幼苗能释放一种以前曾被认为是单孢子的细胞,它们的光学及超微结构、释放规律和发育趋势与坛紫菜酶解的营养细胞相同,而与条斑紫菜单孢子有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证明坛紫菜幼苗阶段不能产生单孢子。 王素娟 马凌波关键词:幼苗 坛紫菜 孢子 条斑紫菜 无性繁殖 超微结构 全文增补中 紫菜体细胞发育与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0 1989年 本文研究了紫菜体细胞的发育与分化。根据体细胞后代的形状、有无假根、颜色、色素体形状、细胞大小和排列方式以及最终分化趋势等,墰紫菜体细胞分8种发育类型。各种发育类型的百分数与藻体的日龄、大小及部位有关。日龄、体长越长,正常苗百分数越低,畸形苗和细胞团的百分数越高。随着藻体部位的上移,正常苗和畸形苗百分数下降,细胞团百分数上升。 严兴洪 王素娟关键词:细胞 发育 分化 条斑紫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量:12 2005年 利用细胞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部分片段为探针,从条斑紫菜(Porhyrayezoensis)叶状体的cDNA文库中筛选出1种新型的编码APX的全长cDNA克隆。该克隆开放阅读框编码242个氨基酸,与高等植物已知的胞质APX序列相似,同时具有两个特征性的保守区域。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与在一种单细胞红藻(Galdieriapartite)中发现的APX B相似的杂交类型结构,这种结构可能是红藻或者非绿色光合生物的APX的重要特征。该cDNA克隆编码区G+C含量达到63 7%,其中密码子的第3位G+C含量高达88 4%。本实验得到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cDNA序列已登录到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序号为:AY282755。 马凌波 张凤英 马春艳 王素娟关键词:CDNA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条斑紫菜 红藻 条斑紫菜单孢子形成过程的电镜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条斑紫菜具有无性繁殖的单孢子,在紫菜栽培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到广泛的重视。对单孢子的生态、生理与单孢子采苗的研究较多。但对从营养细胞分化、发育形成单孢子过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尚未有报道,为此我们对本论文 王素娟 徐蕾 周一红关键词:条斑紫菜 无性繁殖 细菌酶酶解条斑紫菜体细胞及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 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研究了从海洋细菌Pseudomonassp.中快速简便获得高效经济的细菌酶酶解条斑紫菜(Porphyrayezoensis)体细胞及室内人工育苗的过程,明确了影响酶解及细胞培养的内在因素及外部条件,诸如细菌培养基、细菌培养时间、渗透压、pH及培养液成分等,获得了最佳酶解条件和较理想的培养效果。在细菌培养6天;pH为6.5以及适当提高酶液渗透压的条件下,条斑紫菜体细胞得率最高达3.621×107个/克种藻。细胞培养成活率在合适的条件下可高达70%以上。研究结果为海藻细胞及原生质体分离研究及海藻体细胞育苗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马凌波 王素娟 黄益澍 李晖关键词:条斑紫菜 酶解 室内人工育苗 紫菜体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 被引量:9 1998年 The paper reported various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of somatic cells of Porphyra yezoensis. The result showed somatic cells are very sensitive to Chloromycetin; semicide dose is less than 100 U/ml. It is proved that Chloromycetin is a good selective pressure for gene transformation of P. yezoensis. Somatic cells are also sensitive to tetracin. 沈怀舜 王素娟关键词:紫菜 体细胞 抗生素 栽培 条斑紫菜单孢子形成的超微结构及分子生物学证据 被引量:7 2003年 条斑紫菜具有放散单孢子的特性,其在紫菜苗种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条斑紫菜营养细胞分化发育成单孢子的机理,以条斑紫菜叶状体为研究材料,依据单孢子的形成过程,将其划分为营养细胞、单孢子母细胞(或单孢子囊)及未释放的单孢子等3个区域,同时收集刚刚放散的单孢子,相应地代表了单孢子发生过程中的四个阶段。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细胞向单孢子的分化,细胞颜色由深绿色变成金黄色,大小由营养细胞的15~30μm变成单孢子的10~13μm,形状由多角形变成圆球形,细胞内的液泡逐渐变小以至消失,星状叶绿体逐渐浓缩并居细胞中央,红藻淀粉和大小纤维囊泡大量出现,线粒体数目显著增加等等。对上述3个区域的组织进行酶解获得单细胞,然后提取RNA,其产率为每g细胞获得RNA 20~40μg,A_(260)/A_(280)的比值分别为营养细胞2.046、单孢子母细胞2.058及未释放的单孢子2.103,显示这种提取RNA的方法是简便、有效、可行。对mRNA进一步纯化后通过反转录PCR合成cDNA,发现4个阶段的cDNA电泳图谱有些变化,特别是未释放的单孢子明显缺少1 kb条带,说明在单孢子形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表达发生变化。但导致单孢子产生的分子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徐蕾 周一红 王素娟 汪玉祥 马凌波 周志刚关键词:条斑紫菜 超微结构 苗种生产 红毛菜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9 2008年 以产于福建莆田的人工栽培红毛菜为材料,对红毛菜原叶体、原孢子、果孢子、营养藻丝及孢子囊枝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观察结果较完整地展示了红毛菜各生长细胞及组织的超微结构。研究发现红毛菜原叶体的生长发育及构造变化与生殖细胞的发生形成相关,本文描述了原叶体生长发展与无性生殖细胞发生的关系及特征。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类植物具有星状色素体和蛋白核,显示红毛菜亚纲植物特有的色素体结构;原叶体细胞色素体无围周类囊体,细胞之间无纹孔连丝,具原始红藻特征;营养藻丝细胞间有纹孔连丝,色素体具围周类囊体,表现真红藻特征;孢子囊枝细胞色素体无围周类囊体,细胞间有纹孔连丝,与原叶体、丝状体营养藻丝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之处,显示红毛菜亚纲、真红藻亚纲两纲特点。 朱建一 陆勤勤 陈继梅 汪文俊 许璞 王素娟关键词:红毛菜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