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芳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胚胎
  • 5篇胚胎移植
  • 4篇受精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受精
  • 3篇妊娠
  • 3篇体外受精-胚...
  • 2篇妊娠率
  • 2篇周期
  • 1篇冻融
  • 1篇冻融胚胎
  • 1篇冻融胚胎移植
  • 1篇人类辅助生殖
  • 1篇人类辅助生殖...
  • 1篇生殖
  • 1篇生殖技术
  • 1篇释放激素
  • 1篇体外受精-胚...
  • 1篇体外受精一胚...
  • 1篇排卵

机构

  • 7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王艳芳
  • 5篇黄翠玉
  • 5篇易艳红
  • 5篇吴敬之
  • 4篇黄睿
  • 1篇周小云
  • 1篇杨少芬
  • 1篇汪李虎
  • 1篇李伟栋
  • 1篇周娜
  • 1篇张曦倩
  • 1篇黄郁强
  • 1篇刘颖
  • 1篇陈创奇
  • 1篇史哲
  • 1篇蔡倩方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102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021例通过ART获得的临床妊娠者,通过直接询问或电话随访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1例妊娠者中,分娩838例(82.08%),单胎642例(76.61%),多胎196例(23.39%),流产132例(12.93%),异位妊娠41例(4.02%),分娩情况失随访10例(0.98%),畸形儿10例(1.19%),分娩男婴540个、女婴495个,新鲜胚胎移植后早期流产率为10.76%,明显高于冻融胚胎移植(FET)后的5.08%(P<0.01),多胎的早产率、剖宫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P<0.01)。结论重视ART技术带来的多胎、早产、流产及异位妊娠等并发症,密切关注ART后代的出生缺陷。
易艳红黄睿吴敬之黄翠玉王艳芳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黄体中晚期雌二醇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预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黄体中晚期(胚胎移植后7 d)雌二醇(E2)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 对2007年1~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478个长方案IVF-ET周期进行分析,黄体支持单用黄体酮,胚胎移植后7 d测定血E2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黄体中晚期E2值进行分析,以E2值820 pmol/L为预测妊娠的分界点,分为E2〈820 pmol/L组和E2≥820 pmol/L组,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结果 以820 pmol/L为预测妊娠的分界点时,灵敏度为72.9%(153/210),特异度为73.1%(196/268),约登指数为0.46.阳性预测值为68.0%(153/225),阴性预测值为77.5%(196/253).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E2 ≤820 pmol/L组分别为68.0%(153/225)、44.7%(219/490),E2〈820 pmoL/L组临床分别为22.5%(57/253)和11.3%(64/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体中晚期E2值对IVF-ET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易艳红黄睿吴敬之黄翠玉王艳芳蔡倩方李伟栋
关键词: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雌二醇妊娠率
中药在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中药对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的影响。方法在已有冷冻胚胎拟做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中,选择自然周期有排卵的患者,在胚胎移植当月,设立单纯西药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加用中药为治疗组,观察两组间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后2周血清雌激素(E2)水平、孕激素(P4)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妊娠率(47.37%,36/76例)及种植率(22.38%,47/210个胚胎)高于对照组〔32.14%(54/168例),16.09%(74/460个胚胎),P<0.05〕;子宫内膜厚度、E2和P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在自然周期FET中对提高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有一定作用。
吴敬之刘颖黄翠玉王艳芳史哲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中药临床妊娠率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科病案管理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探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科病案的管理方法,建议采用一对夫妇共使用一本病案,设唯一病案号,终身利用。此病案由专人、专柜,生殖中心负责保管,并建立健全专科病案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质量监控措施,做好病案管理,满足该专科技术研究利用。
周小云周娜王艳芳
关键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病案
睾丸精子运动与ICSI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采用睾丸抽吸精子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观察活动精子是否提高受精率和妊娠率。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至2010年就诊的268对夫妇行ICSI,男方行诊断性睾丸抽吸术确认均患有OA。其中237对夫妇进行胚胎移植,包括运动精子组182对和不动精子组55对夫妇。结果运动精子组和不动精子组的平均成熟卵泡数分别为14.16±7.46和14.08±9.40,平均正常受精卵子数分别为9.17±5.51和8.80±6.35,种植率分别为25.19%和2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精子组42.31%和不动精子组49.09%,P均〉0.05)。结论睾丸精子的活动率没有提高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因此,睾丸内不动精子可以行ICSI。
汪李虎易艳红王艳芳杨少芬张曦倩陈创奇黄郁强
关键词:无精子症精子能动性精子注射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40岁以上妇女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40岁以上妇女的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IVF-ET治疗不孕症的40岁以上妇女82例,共93个周期,从中找出不同年龄妇女进行IVF-ET的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82例患者共行93个超促排卵周期,其中取消周期11个,取消率11.83%;行新鲜胚胎移植74个周期,临床妊娠率25.68%,着床率10.87%,流产率36.4%;40岁、41岁、42岁、43岁及以上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2.14%、36.36%、25.00%和0;前3组的流产率分别为44.44%、25.00%和50.00%;与短方案组比较,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刺激时间、用量明显增多,获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更多(P<0.05),但两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和流产率差异并无显著意义;42岁及以下妇女当获卵数超过4个,妊娠率明显增加。结论40岁以上妇女行IVF-ET妊娠率和着床率均明显降低,并且流产率升高。对于40岁以上妇女,一定数量的卵子可能提高IVF成功率。
黄睿吴敬之易艳红黄翠玉王艳芳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在该院生殖中心进行的391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分为两组,127个周期为拮抗剂组,与拈抗剂组同日进入周期而采用激动剂长方案促排的264个周期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促排卵效果、临床妊娠率、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平均年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组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总量、获卯数、双原核(2PN)胚胎数、冷冻胚胎数明显较对照组要少(P〈0.01)。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GnRH—anta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为促排卵提供了新选择。
易艳红黄睿吴敬之黄翠玉王艳芳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控制性超排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