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 作品数:22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项目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贵州省2012年梅毒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2012年贵州省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痰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报告梅毒病例11568例,梅毒报告发病率为33.35/10万;各期、各类梅毒均出现增长,以胎传梅毒增长最快;20~39岁年龄段病例最多;报告病例中以农民为主。结论:贵州省梅毒疫情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和干预工作,控制梅毒的流行。
- 王颖申莉梅李进岚张广超
- 关键词:梅毒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 贵州省麻风存活病例畸残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了解贵州省麻风受累者的畸残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截止2008年底贵州省所有存活的麻风病人及治愈者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麻风病人27544例,其中10429例存活麻风病人中,畸残病人5655例,占存活病人54.22%,麻风畸残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少菌型患者的Ⅱ级畸残比明显高于多菌型患者(P<0.001);不同职业之间畸残有差异(P<0.001),以农民的畸残率最高54.91%;麻风村病人的眼、手、足Ⅱ级畸残率均明显高于家庭治疗病人(P<0.001);麻风Ⅱ级畸残者使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贵州省10429例麻风受累者中畸残率较高,与年龄、麻风型别、职业等因素有关,提示需加强病例的早期发现,规则进行抗麻风联合化疗,控制麻风反应、神经炎,推广麻风康复技术,仍然是贵州省降低麻风畸残率主要措施。
- 包夏李进岚申莉梅牟鸿江王颖柯伟
- 关键词:麻风畸残
- 贵州省老年梅毒病人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通过分析贵州省老年梅毒流行特点,为改进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5—2007年我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梅毒报告疫情资料,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贵州省共报告≥60岁的老年梅毒626例,老年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2.58/10万上升到2007年的8.58/10万(χ2=123.7029,P<0.01);其中男性病人448例,女性病人178例,男、女性别比为2.52∶1;71.24%的病人是离退休人员;各期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老年隐性梅毒报告病例增长最快、所占比例最高(49.36%);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显著高于20~59岁年龄段的成人病例(χ2=50.2405,P<0.01);男、女老年各期梅毒所占比例不同,男性Ⅰ期梅毒报告病例显著多于女性报告病例(FisherTestP=0.0001354)。结论贵州省老年梅毒流行呈上升趋势,需采用适合老年人群的干预措施,以城镇离退休人员中男性人群作为干预的高危人群,减少梅毒在老年人群中的扩散。
- 李进岚柯伟包夏王颖
- 关键词:梅毒老年
- 贵州省306例新发麻风家庭内感染者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942例新发麻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家庭内接触感染发病306例(32.48%),其中男217例,女89例,年龄7~89岁,平均年龄34.58岁,15岁以下31例(10.13%);多菌型242例(79.08%),少菌型64例(20.92%);诊断延迟期6天~40.80年,平均为2.60年;I级畸残53例,II级畸残92例;大多数传染源为血缘亲属(276例,90.20%),由父母感染者占49.67%(152例)。
- 杨梨丽李进岚刘航柯伟刘洁王颖王德申莉梅
- 关键词:麻风家庭内感染
- 2013—2016年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未召回原因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召回现况,分析未召回原因,为卫生行政部门提高召回率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对2013—2016年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可疑阳性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1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新生儿看护人及同等数量已召回新生儿看护人进行配对病例对照分析,对可疑阳性及其未召回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根据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统计数据,贵州省2013—2016年共筛查了1 104 975例,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阳性确诊348例,阳性率0.031%,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阳性32例,阳性率0.002%。CH可疑阳性共5 458例,PKU可疑阳性共1 219例,2013—2016年可疑阳性召回率分别是CH为85.07%、68.66%、83.75%和77.52%;PKU为85.04%、72.06%、87.89%和76.41%。趋势χ~2分析显示,近几年可疑阳性未召回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013—2016年略有上升趋势。召回与未召回两组对比分析显示,可疑阳性新生儿未召回原因主要是可疑阳性新生儿家属主观认知不强,认为筛查没有意义且麻烦占33.96%,初查医院医务人员通知家属直接去上一级医院检查占29.01%,以及有12.96%的家属不知道需要进行复查。结论 2013—2016年贵州省新生儿家疾病筛查可疑阳性未召回主要原因为可疑阳性新生儿家属主观认知不强及初查医院医务人员职责不明。
- 杨青牟鸿江汪俊华张宏红王颖
-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
- 贵州省麻风康复试点县新发麻风病人神经炎发生情况分析
- 2008年
- 柯伟李进岚包夏周军王颖王正华王方林
- 关键词:麻风病人无痛性神经炎康复
- 贵州省2008-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自2004年全国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以来,梅毒疫情呈现较大幅度上升,近年来,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3位。感染梅毒可促进艾滋病的传播[1],在高危人群中控制梅毒等性病的传播也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解我省梅毒流行特征和趋势,本文对我省2008-2012年梅毒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王颖申莉梅李进岚刘洁柯伟
- 关键词:流行病学分析梅毒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高危人群
- 贵州省5655例麻风病畸残者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包夏申莉梅李进岚王颖柯伟
- 关键词:麻风畸残麻风病麻风患者防护鞋睑外翻足溃疡
- 贵州省麻风村现况及管理人员意愿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我省麻风村的分布、隶属关系、管理现况和麻风村管理人员继续从事麻风村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改扩建后的麻风村管理办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全省尚有麻风病人及治愈者居住的麻风村及麻风村管理人员进行专项调查。结果全省目前尚有病人居住的麻风村共54个,共有留村病人及治愈者925人;54个麻风村中有12个村无专门的管理人员,42个麻风村有管理人员248人,平均每个麻风村5.9名;248名被调查者中,仅有90人(36.29%)愿意继续从事麻风村工作,158人(63.71%)不愿意;是否愿意继续从事麻风村工作,在性别、年龄、职务、学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但在职称、工作性质、隶属关系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我省麻风村目前的管理现况堪忧,迫切需要进行合理布局、撤并调整;改扩建后的麻风村由卫生部门管理可能更恰当;在制定麻风村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麻风村工作的特殊性,有必要在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倾斜,以鼓励、吸引优秀人员参与麻风村管理工作。
- 牟鸿江李进岚包夏柯伟王颖王志锋
- 贵州省1995-2008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解贵州省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现对贵州省1995--2008年梅毒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1995--2003年梅毒疫情资料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2004--2008年梅毒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2008年贵州省年鉴》。
- 包夏李进岚王颖柯伟
-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梅毒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疫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