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波
- 作品数:1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市鄞州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演示仪的制作
- 2008年
- 笔者利用磁铁能在磁性板上留下轨迹的特点.制作了一个操作简单且效果明显的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 王高波
- 关键词:演示仪
- 也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
- 2013年
- 《物理通报)2012年第2期,王志成老师的《再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文章,通过分析金属棒静止和运动时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得出安培力就是所有运动电荷的洛伦兹力的矢量和,运动电荷包括自由电子和金属正离子.笔者认为这样阐述是不正确的. 1 反对的论据 论据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指出运动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合力在宏观上表现为安培力,书中运动电荷是特指形成电流的运动电荷,并且结论的前提是载流导体不相对于观察者运动.
- 王高波
- 关键词:洛伦兹力安培力运动电荷自由电子观察者论据
- 《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在《互感和自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惊奇小魔术的导入,小游戏的过渡,简单直观的实验验证,徒手实验的应用,让学生实现实验、知识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 王高波
- 关键词:互感自感
- 巧妙运用“问题串”,实施物理有效教学被引量:2
- 2012年
- 巧妙运用"问题串"能实现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思维能力,提升探究创新等能力。设计有效"问题串"需体现全体性、针对性、激发性等六个原则。运用"问题串"教学要注意提问等候的时间、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一些策略。
- 王高波
- 关键词:有效教学
- 物理教学与internet整合的开放式教学的尝试——“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性材料”教学设计
- 2004年
- 王高波
- 关键词:课程整合物理教学开放式教学INTERNET
- 物理有效教学中“问题串”的巧妙运用被引量:1
- 2013年
- 浙江省实施的物理新课改,呼唤物理教育本性的回归,实现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有效的物理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且乐于探究,敢于质疑,善于疑而生问,
- 王高波
- 关键词: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教育本性物理教学课改
- “光的全反射”教学设计被引量:1
- 2009年
- 新课标通过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来实现知识、过程和情感教学的三维目标。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探究和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必须具备足够丰富的感性材料,而物理实验可以满足这一需要,并且让学生在协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
- 王高波
- 关键词:教学设计全反射物理实验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探索
- 2023年
- 高中物理分组实验课是培育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通过多年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阐述如何利用科学探究开展实验教学,达成学生学科素养的进阶,进一步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实验课程.
- 邵韬王高波
- 关键词: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模式
-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演示仪的制作
- 2007年
-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研究较复杂运动的一种方法,而学生对这种方法的理解存在较大的难度,教科书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这一方法的。书中的演示实验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如在研究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时,计时麻烦,误差很大;每一次演示时,都需倒转玻璃管,人为控制玻璃管水平做匀速运动,因此实验时操作难控制;该演示实验不能研究分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等等,给教学带来不便。为此,笔者利用磁铁能在磁性板上留下轨迹的特点,制作了一个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 王高波
- 关键词: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
- 学生自主实验中“惑”与“获”的变奏
- 2014年
- 中学物理实验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主实验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放任学生进行实验,而是在一定的物理教学环境下,由物理教师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自己管理、自主探索、自我评价的实验活动.自主实验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强化探究要素,促使学生形成对实验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在新课改前景下,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
- 王高波
-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变奏教师引导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