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增民

作品数:453 被引量:1,74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7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6篇医药卫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132篇手术
  • 91篇外科
  • 63篇细胞
  • 53篇肿瘤
  • 52篇癫痫
  • 50篇外科手术
  • 46篇机器人
  • 34篇定向手术
  • 34篇活检
  • 33篇立体定向手术
  • 30篇脑肿瘤
  • 30篇出血
  • 29篇神经外科
  • 26篇放疗
  • 25篇疗法
  • 24篇颅内
  • 21篇手术治疗
  • 21篇帕金森
  • 20篇帕金森病
  • 20篇细胞瘤

机构

  • 4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9篇北京航空航天...
  • 23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延安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北京医院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3篇解放军473...
  • 3篇保定铁路医院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藁城市人民医...

作者

  • 452篇田增民
  • 144篇刘宗惠
  • 125篇李士月
  • 123篇赵全军
  • 93篇于新
  • 67篇王亚明
  • 61篇卢旺盛
  • 60篇徐永革
  • 57篇尹丰
  • 55篇康桂泉
  • 43篇王锐
  • 42篇黄红云
  • 40篇杜吉祥
  • 38篇张剑宁
  • 37篇林鸿
  • 33篇刘建杰
  • 32篇于雪
  • 31篇赵虎林
  • 30篇孙君昭
  • 29篇李志超

传媒

  • 75篇海军总医院学...
  • 41篇立体定向和功...
  • 34篇中国微侵袭神...
  • 2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2篇海军医学杂志
  • 2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0篇中华外科杂志
  • 8篇中国神经精神...
  • 8篇军医进修学院...
  • 8篇功能性和立体...
  • 7篇中国临床神经...
  • 7篇癫痫与神经电...
  • 6篇中国实验诊断...
  • 5篇国外医学(神...
  • 5篇国外医学(脑...
  • 5篇转化医学杂志
  • 4篇高技术通讯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4篇2014
  • 11篇2013
  • 23篇2012
  • 28篇2011
  • 20篇2010
  • 33篇2009
  • 22篇2008
  • 44篇2007
  • 15篇2006
  • 18篇2005
  • 22篇2004
  • 23篇2003
  • 12篇2002
  • 17篇2001
  • 13篇2000
  • 4篇1999
4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立体定向脑肿瘤内放疗6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1997年
立体定向脑肿瘤内放疗600例临床分析田增民1刘宗惠1袁佐庭3汪允干2刁国平4李士月1康桂泉1黄红云1康静波3关键词脑肿瘤立体定向同位素放射治疗作者单位:1.北京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7)2.同位素科3.放疗科4.北京中国原子能研究院198...
田增民刘宗惠袁佐庭汪允干刁国平李士月康桂泉黄红云康静波
关键词:脑肿瘤放射疗法
血管介入机器人的血管造影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验证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血管介入机器人主要包括机械推进系统和图像导航系统两部分,采用主辅结构.外科医生处于主站点位置,发送控制指令到处于辅位置的机器人,机器人将指令转化为导管动作.在玻璃模型预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外科医牛通过远程控制血管介入机器人,将导管插入到预定的目标,最后评测导管定位误差及手术时间.结果 玻璃检测血管模型预实验中,在机器人的操纵下,造影导管可以进入一个任意分支血管模型,导管定位误差〈1 mm.在10只成年犬上成功进行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犬的肾动脉与椎动脉造影均顺利进行,无手术并发症,实验平均用时35 min,医生未暴露在射线下.结论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安全和可行的,可实现导管的医生远程操作,基本上满足血管造影的要求.
田增民卢旺盛王大明刘达张大鹏李志超贾博
关键词:机器人动物实验
应用不同冲洗液预防幕上开颅手术颅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冲洗液及甲硝唑冲洗液预防幕上开颅手术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到2013年6月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7例幕上开颅手术患者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50)、甲硝唑组(n=48)、庆大霉素4万U组(n=49)、庆大霉素8万U组(n=50)。各组术中予以相应冲洗液处理。比较各组术后发热、细菌培养、术后颅内感染的情况。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6.0%,甲硝唑组为12.5%,庆大霉素4万U组为4.1%,庆大霉素8万U组为2.0%。庆大霉素8万U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甲硝唑组(P均<0.05),庆大霉素4万U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 8万U庆大霉素冲洗液作为神经外科幕上开颅手术常规冲洗液,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
常洪波高铭王鹏王亚明田增民
关键词:冲洗液庆大霉素甲硝唑颅内感染
不同亚型髓母细胞瘤中PCNA的表达差异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不同病理亚型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髓母细胞瘤(经典型21例;促硬纤维增生型13例)进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不同亚型髓母细胞瘤的细胞增殖核抗原指数(PCNALI)。结果经典型髓母细胞瘤的PCNALI为81.45%±9.29%,促硬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PCNALI为39.86%±8.37%,不同髓母细胞瘤亚型的PCNALI值存在显著差异。结论PCNA的表达差异,为不同亚型髓母细胞瘤的生物行为学差异提供了病理学依据,PCNALI可以作为髓母细胞瘤恶性程度及病人预后判断指标。
王亚明田增民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
立体定向植入^(125)I籽粒治疗脑深部肿瘤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局部植入125I籽粒治疗脑肿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机器人辅助立体定位技术施行脑肿瘤内植入125I籽粒手术66例,其中星形细胞瘤56例(Ⅰ~Ⅱ级39例,Ⅲ~Ⅳ级17例),室管膜瘤3例,恶性脑膜瘤2例,脑转移癌4例,恶性黏液瘤1例。结果本组手术操作顺利,肿瘤边缘放射总剂量设计为200Gy,平均每例手术用时26min,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个月,有效率90.9%,无变化9.1%,无死亡病例;随访6~24个月,有效率87.9%,无变化6.1%,死亡6.1%。结论脑肿瘤内放疗的病例选择主要为开颅手术难以切除的原发和复发肿瘤。本方法手术创伤小,对脑深部肿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田增民徐永革吴朝晖赵全军于新王锐郝秋星
关键词:脑肿瘤立体定位技术碘-125间质内放疗
PTEN肿瘤抑制基因和细胞间信号传导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4年
PTEN基因是定位于人染色体 10q2 3 3区段的唯一具有磷酸脂酶活性的肿瘤抑制基因 ,它的第 5功能外显子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酯酶活性 ,其中酯性磷酸酶活性通过负性调节磷酸酰肌醇三磷酸酯信号的传导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而蛋白磷酸酶活性通过负性调节FAK/P130 Cas和整合素相关激酶信号的传导 ,在整合素介导的细胞黏附、迁移和转移过程起抑制作用 ,最终通过引起细胞周期G1期阻滞、促进凋亡和抑制细胞非锚定性生长能力来发挥肿瘤抑制效应的。近来研究发现 。
王亚明田增民
关键词:细胞间信号传导
损毁丘脑底核阻止6-OHDA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毁损丘脑底核对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6-羟基多巴胺(6-OHD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采用6-OHDA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MFB)和中脑被盖腹侧区(VTA),制成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实验组分为第Ⅰ、Ⅱ、Ⅲ、Ⅳ和Ⅴ组,分别于6-OHDA注射前7d、注射后1h、2h、3d、7d 5个不同时间点,局部注射海藻氨酸(KA)破坏STN。4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定量测量各组大鼠黑质致密区(SNc)区TH免疫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 第Ⅰ、Ⅱ、Ⅲ、Ⅳ、Ⅴ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注射侧TH神经元存活数目分别为71.46±6.84、57.07±5.54、51.09±4.85、12.68±2.67、4.15±1.60和3.40±1.54个每张切片,为对侧的96.7%、72.9%、69.8%、17.2%、5.6%及4.4%。各实验组注射侧TH神经元均比对照组同侧数目多(P < 0.05),但Ⅴ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各实验组之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以Ⅰ组TH神经元存活的数量最多(P <0.01)。结论 早期毁损丘脑底核(STN)可减轻6-OHDA对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损伤和细胞数量的缺失;
陈琳刘宗惠王亚奇田增民李士月
关键词:帕金森病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
第五代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探讨第五代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CAS-BH5)的临床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应用CAS-BH5实施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远程遥操作手术10例。术后随访10 ̄14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定位精度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成功完成无框架定位脑手术40例,定位操作均一次性完成,定位精度为(1.05±0.13)mm,手术有效率95%,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CAS-BH5设计结构合理,操作集成实用性强,定位精确且操作方便。无框架立体定向遥操作安全可行的。
尹丰田增民王田苗赵全军卢旺盛王亚明魏军张国来刘达白茫茫郝秋星于雪陈延衣志刚
关键词:机器人立体定向技术
影响^(32)P囊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寻找影响颅咽管瘤囊内放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疗效不同的囊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 ,进行临床特征、治疗经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 以Karnofsky评分法可将 33例患者分为疗效差和疗效好两组 ,疗效差组肿瘤容积、治疗次数明显大于疗效好组 ,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肿瘤容积大小是影响疗效的主要临床因素 。
江荣才郭阳刘宗惠李士月田增民
关键词:颅咽管瘤影响因素
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附5例报告)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总结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5例椎管内黑色素细胞起源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流行病学、病理类型、影像特征、诊治和预后等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31 ̄47,平均38.2岁。椎管内肿瘤单发4例,多发1例;髓外硬膜下4例,髓内1例。短T1、短T2信号为其典型MRI特征。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3例,黑色素细胞瘤2例。不同病理类型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迥然不同。结论早期诊断、显微手术全切除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应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采取适宜的放、化疗措施。
王亚明田增民王锐孙君昭李志超
关键词:黑色素瘤脊髓肿瘤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