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
- 作品数:36 被引量:16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海军总医院创新培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2月—2011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98例因颈动脉硬化狭窄(狭窄>50%)而行CEA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有症状77例(78.6%),无症状21例(21.4%)。结果术后除2例(2.0%)死亡、3例(3.0%)发生一过性偏瘫和7例(7.1%)出现脑高灌注综合征外,其他患者疗效良好,未出现短暂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表现。术后随访1~10年,平均5.6年;随访76例,13例(17.1%)再狭窄>70%,9例(11.8%)再发TIA症状,4例(5.3%)出现脑梗死。结论对于临床检查发现一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50%,特别是有TIA发作史的患者,可以考虑行CEA;双侧颈动脉狭窄者应分期手术治疗;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 陈学东王中华田磊杨晓冬王世华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狭窄脑缺血
- 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并发症及处理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248条肢体)接受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髂动脉病变28条,股、腘动脉病变76条,膝下动脉病变56条,多节段动脉病变88条,观察围手术期处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腔内治疗ASO技术成功率为92.74%(230/248);21例发生并发症(21/210,10.00%),包括穿刺处血肿6例,假性动脉瘤1例,心力衰竭2例,对比剂肾病1例,动脉穿孔及夹层各3例,再狭窄5例,均经相应治疗后缓解。结论腔内治疗下肢ASO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控制合并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正规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王中华田磊陈学东庄百溪杨晓冬王世华姜福亭王育红
- 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下肢并发症血管成形术
- 腹主动脉-人工血管吻合口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腔内治疗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人工血管吻合口处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例发生在腹主动脉-人工血管吻合口处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血管腔内放置覆膜支架和手术引流等治疗,抢救成功;出院后随访6个月,情况良好。结论:对于巨大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先放置覆膜支架,再手术引流感染灶的治疗思路是可行的治疗方法,尽管存在争议。
- 陈学东王中华杨晓冬田磊王世华
- 关键词:腹主动脉
- 个性化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0例,根据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和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周博黄瑾鲁静田磊计书菌
- 关键词:乳腺癌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 新辅助化疗配合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配合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采取术前辅助化疗,而对照组术前不接受化疗。观察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随访三年,记录两组患者的肿瘤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66%,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89%;新辅助化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为5.08%,远处转移率为6.78%;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12.50%,远处转移率为18.75%。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术前对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具有明显的效果,患者近期疗效良好,毒副反应可耐受,且手术后的复发转移率相对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张夕凉姜福亭田磊谢江平郭晓东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 γ-干扰素在升主动脉瘤和DebakeyⅠ型胸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在Debakey Ⅰ型胸主动脉夹层(TAD)和升主动脉瘤(ATAA)中的表达情况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TUNE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11例TAD,10例ATAA及7例对照主动脉的中膜细胞凋亡、MMP-9、INF-γ、p38和J NK蛋白在主动脉中膜中的表达和定位,并分析INF-γ的表达与中膜平滑肌细胞凋亡、MMP-9、p38和JNK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TAD和ATAA组中膜细胞凋亡较对照组高(P<0.01)。IFN-γ和MMP-9在TAD和ATAA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TAA组中,IFN-γ与MMP-9、JNK和中膜细胞凋亡呈正相关(P=0.02,0.02,P<0.01)。结论:INF-γ在升主动脉瘤中高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和/或增加中膜细胞凋亡起作用,作用的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是J NK信号转导通路。
- 张雷廖明芳田磊裴轶飞柳漪薇沈恬景在平
- 关键词:动脉瘤胸主动脉
- 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建立基于CT的胸主动脉夹层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为分析胸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机理及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胸主动脉夹层患者CT数据,用MIMICS 13.0数字化影像处理软件,获取胸主动脉夹层的优化表面模型,随后导入ANSYS 11.0进行胸主动脉夹层模型的有限元体网格划分。最后在ANSYS CFX 11.0中完成胸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临床上适用于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流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获得了个性化胸主动脉夹层模型中血液流场的流线、速度矢量、血管壁面压力和血管壁面切应力的分布和变化。结论模型具有数字化、个性化特征,可用于胸主动脉夹层血液动力学计算和临床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破裂机理的研究。
- 杨晓冬郭伟王中华田磊陈学东王世华
- 关键词:CT图像有限元模型
- 应用国产整体式分叉型支架腔内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整体式分叉型支架腔内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6月采用国产整体式分叉型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27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均获成功,术后随访2~20个月复查CTA,DSA证实:瘤体被完全隔绝,支架无移位、扭曲及内漏现象。结论应用国产整体式分叉型支架腔内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与分体式支架相比,其简便、经济、并发症少。
- 田磊王中华杨晓冬王世华陈学东王育红
- 关键词:腔内治疗
-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腔内治疗的技术方法及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10-06在我院行腔内治疗的60例老年LEAOD患者腔内治疗技术、围术期处理特点、临床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68条肢体获得技术成功,成功率为94.44%(68/72);并发症发生率为6.94%(5/72),其中2例发生心衰,1例发生造影剂肾病,2例发生导丝穿破血管壁,无围术期死亡;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55±0.13)增至术后7d的(0.82±0.15)(t=11.54,P<0.001);术后12个月、24个月肢体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8.46%(46/52)和71.88%(23/32),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2.31%(48/52)和78.13%(25/32),术后24个月肢体保全率为100.00%(32/32)。结论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老年LEAOD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王中华杨晓冬陈学东田磊王世华姜福亭王育红
- 关键词:股动脉血管成形术
- 腔内治疗儿童原发性脾脏血管瘤1例
- 2012年
- 患者男,6岁3个月龄。因纳差、腹胀4年,加重1年余,于2010年9月9日入院。1年前于当地医院B超发现脾血管瘤,大小为0.4 cm×0.3 cm,未予重视,7个月前复查B超提示脾血管瘤大小为4 cm×4 cm,
- 田磊王中华陈学东杨晓冬李楠王世华
- 关键词:腔内治疗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