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军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3
- 2019年
- 目的研究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115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5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60例进行静吸复合全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VAS评分、血清炎性指标、术毕后的自控镇痛泵药液量和舒芬太尼用量。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比较(P>0.05);对照组七氟烷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对照组术后2h、12h、24h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两组术后48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毕后的自控镇痛泵药液量、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中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显著减少术中及术后麻醉药量的用量,提高镇痛效果,从而促进肺癌根治手术的临床疗效。
- 石军韩杰
- 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胸腔镜肺癌根治术VAS评分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心血管应激的影响被引量:5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心血管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诱导前(T0时刻)、(麻醉诱导后)气管导管插管前(T1时刻)、气管插管后(T2时刻)、气管导管拔管后(T3时刻)、手术结束后(T4时刻)的心血管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3、T4时刻的血糖浓度、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的镇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33%vs.21.67%,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期间对心血管应激反应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石军
-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舒芬太尼智能化患者自控镇痛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舒芬太尼智能化患者自控镇痛(Ai-PCA)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阿扎司琼,A组给予0.5μg·(kg·d)^(-1)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阿扎司琼,B组给予1.0μg·(kg·d)^(-1)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阿扎司琼,C组给予1.5μg·(kg·d)^(-1)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阿扎司琼。观察四组患者疼痛程度、自控镇痛(PCA)泵使用率、右美托咪定剂量与舒芬太尼用量关系、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A、B、C组术后4、12、24及48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B、C组PCA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A、B、C组的PCA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依次降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用量呈线性负相关(r=-0.953,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A、B、C组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B组患者满意度最高(P>0.05)。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患者予以1.0μg·(kg·d)^(-1)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治疗,可有效减少舒芬太尼总用量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镇痛效果显著。
- 于乐涛石军尹玉良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切除术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
-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对肌松药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对肌松药物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用量的影响。方法:上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两组术前用药及诱导用药相同,手术中维库溴铵维持肌松,采用静吸互补维持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单位时间内肌松药物的用量以及停止麻醉后对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的影响。结果:A组B组维库溴铵用量分别为(6.3±2.2)mg/h,(4.2±2.3)mg/h;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分别为(11.50±2.30)min,(5.42±1.20)min;清醒拔管时间分别为(25.40±9.35)min,(16.25±8.45)min。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明显降低肌松药维库溴铵的用量,同时大大缩短咽喉反射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
- 石军赵跃华孙育璋
- 关键词:复合麻醉维库溴铵
- 罗哌卡因在老年人下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老年人下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阑尾切除术及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各45例),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A组45例、B组45例,A组在蛛网膜下腔用: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5ml+10%葡萄糖1ml进行麻醉,B组采用0.75%盐酸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1ml于蛛网膜下腔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麻醉效果、下肢运动功能及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A组麻醉后收缩压下降率8.9%、心率减慢率为6.7%、术中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B组的28.9%;20%;17.8%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52.0±21.5)s、最高平面出现时间(13.2±3.3)min长于B组(41.2±18.2)s;(11.3±3.6)min(P〈0.01),两组术中血氧饱和度下降例数均为2例、Bromage评分分别为(2.3±0.7)与(2.2±0.5)分及术后头痛发生率0%与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下腹部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 石军朱明冬段宗祥
- 关键词:麻醉硬膜外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老年人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老年患者60例,应用腰硬联合穿刺针,穿刺成功后注入布比卡因重比重液,根据手术时间长短及麻醉平面,在硬膜外腔酌情追加2%利多卡因。结果全组病人麻醉效果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经扩容和应用麻黄碱后恢复平稳;出现室性早搏、心肌缺血等经相应处理后得到改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
- 石军朱明冬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老年下肢
-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 2013年
-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48例Lc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芬太尼组(A组)、氟比洛芬酯组(B组)以及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c组),术毕前15min各组均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IA泵用药为:A组、芬太尼1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0.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记录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命体征、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及生命体征同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患者按压镇痛泵的次数(6.9±1.3)次明显多于B组的(2.7±1.1)次和C组的(2.3±1.2)次(q=13.84、14.98,均P〈0.01);恶心与头晕的发生率C组(0、12.5%)均显著低于A组(37.5%、68.8%)(u=2.717、3.217,均P〈0.叭),B组头晕发生率(18.8%)也显著低于A组(68.8%)(M=2.857,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可安全用于Lc患者PCIA,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 韩杰李梅高敏石军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 全身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6月实施全身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3组患者C泊酚、七氟醚及咪达唑仑维持麻醉,分析临床结果。结果 3组患者组间苏醒及拔管时间相比较,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却短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麻醉前MoCA及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A、C两组患者麻醉后6h、1d及3d的MoCA及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前后MoCA及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B组相比,其余两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MoCA及MMS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均能保证安全高效的麻醉作用,其中七氟醚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明显小于C泊酚及咪达唑仑,值得推广使用。
- 韩杰李梅石军
- 关键词:老年人手术后并发症
- 不同插管方式对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FOB)和Lightwand光棒在经口困难气管插管过程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拟施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术前访视评估确定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FOB组( F组)和Lightwand光棒组( L组)。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前( T0)、诱导后插管前( T1)、气管插管即刻( T2)、插管后1 min( T3)、3 min( T4)、5 min ( T5)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气管插管总时间、插管成功例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F组和L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声音嘶哑及咽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插管总时间明显少于L组(P〈0.05);T2、T3时F组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L组(P〈0.05-P〈0.01)。结论:FOB比Lightwand光棒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较小,二者均可作为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
- 韩杰李梅石军
- 关键词:插管法气管内光棒血流动力学
-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 2016年
- 目的比较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探法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差异。方法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ASA为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和盲探组(N组)。两组均给予1%盐酸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合剂20ml,比较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麻醉优良率,感觉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观察并记录并发症。结果两组操作时间无显著差异。 U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N组。 U组感觉阻滞起效、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4.14±0.8)min、(358.63±59.20)min、(9.99±1.75)min,显著优于N组的(5.06±1.05)min、(289.43±69.99)min、(12.08±1.20)min(<0.05);两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无统计学意义。U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N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效果好,并发症少。
- 于乐涛石军刘明红赵媛媛尹玉良
- 关键词: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