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磊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救荒
  • 3篇明清
  • 3篇明清时期
  • 2篇救荒思想
  • 2篇《周礼》
  • 1篇信息技术
  • 1篇灾害
  • 1篇灾荒
  • 1篇中国传统社会
  • 1篇释义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平民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晚期
  • 1篇万历
  • 1篇减灾
  • 1篇概念释义
  • 1篇GIS技术
  • 1篇城市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祁磊

传媒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晚期救荒思想研究
祁磊
关键词:灾害救荒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祁磊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信息技术主成分分析
试论万历朝救荒专著的特点
2006年
明万历时期是明王朝走向崩溃的一个重要时期。救荒专著大量涌现体现时代的强烈需求,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表现。专著的作者多为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他们从灾荒的角度对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正是他们延缓了明王朝的覆亡。救荒专著本身具有目的明确、内容丰富,且救荒措施灵活变通的特点,但也存在逻辑简单的缺陷。历史证明它并不能解决加重灾荒的各种政治、社会问题。大量救荒专著勃兴本身似乎也在暗示着一个王朝的衰亡。
祁磊
《周礼》“灾荒”概念释义被引量:2
2007年
《周礼》中的灾荒概念为研究灾荒史者所熟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多以对灾荒概念的常识性认识为基础研究中国灾荒史,即从经验性常识认知原生态常识。这种认知虽然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不能完全反映《周礼》灾荒概念的原貌。
祁磊
关键词:《周礼》释义
明清时期救荒思想研究
本文就学术界已有研究较为薄弱的明清救荒思想作为研究的主题。传统社会的救荒思想在明清时期渐趋成熟。官府在灾前、灾中及灾后对救荒的措施已经相当完备。当然,由于生产方式与政治体制的局限,也出现了一些危害救荒效果的弊端。除了作为...
祁磊
关键词:明清时期救荒救荒思想
文献传递
明清时期救荒思想的特点被引量:3
2007年
中国传统社会救荒思想在明清时期业已成熟,是符合中国生产方式和政治体制的。其特点主要是科学认知程度不高;伦理化倾向严重;人治化倾向严重;治标、治本、天命观共存。
祁磊
关键词:明清时期救荒思想
明清时期平民的救荒意识被引量:3
2007年
平民的救荒意识是指平民在救荒过程中对社会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平民的生存与环境、人口冲突之上,包括对官民关系、绅民关系、儒家思想、宗(家)族关系、风俗信仰的认识。明清时期平民的救荒意识和其生存状态、生产能力、生活水平紧密相连。明清时期平民占据了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这个群体的救荒意识是当时最普遍的救荒意识,其救荒意识不仅维持在饥荒的特定历史时刻,而且在未荒中也保留了这种忧患意识。这种救荒意识为研究明清社会状况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
祁磊
关键词:明清时期平民
《周礼》所见灾荒思想被引量:4
2004年
《周礼》灾荒思想包含了减灾思想与救荒思想两个方面 ,以往学者不作区分 ,二者的区分对中国早期的灾荒思想水平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祁磊
关键词:《周礼》减灾救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