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远

作品数:23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幽门螺
  • 7篇幽门螺杆菌
  • 7篇螺杆菌
  • 5篇反流
  • 4篇幽门螺杆菌感...
  • 4篇食管
  • 4篇消化道
  • 4篇螺杆菌感染
  • 4篇化道
  • 4篇杆菌感染
  • 4篇出血
  • 3篇食管反流
  • 3篇胃镜
  • 3篇胃食管
  • 3篇胃食管反流
  • 3篇小剂量阿司匹...
  • 3篇剂量阿司匹林
  • 3篇阿司匹林
  • 2篇营养管
  • 2篇置入

机构

  • 22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市黄陂区...

作者

  • 22篇程远
  • 9篇蓝宇
  • 7篇张小晋
  • 5篇王玘
  • 3篇贾纯增
  • 3篇阴英
  • 3篇路国涛
  • 3篇李文东
  • 2篇高岩
  • 2篇贾绮宾
  • 1篇兰宇
  • 1篇张灵云
  • 1篇樊宇靖
  • 1篇吕吉
  • 1篇李笠
  • 1篇吴改玲
  • 1篇司小北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2013中华...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消化内镜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源性腹痛9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各种脊柱或脊髓疾病引发腹痛症状的并不少见,但若以腹痛为主要或首发表现,往往延误诊断甚至误诊误治。我科在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13例脊柱源性腹痛患者,其中9例存在延误诊断或误诊误治情况。现就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做一总结分析。
贾纯增贾绮宾程远蓝宇
关键词:脊柱源性腹痛误诊分析误诊误治脊髓疾病首发表现
保肝药治疗肝硬化肝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保肝药治疗肝硬化患者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139例肝硬化患者分为 :(1)肝太乐组 :30例 ,6 0 0mg d ;(2 )甘利欣组 :34例 ,30ml d ;(3)TAD(还原型谷胱甘肽 )组 :37例 ,1 2g d;(4)联合用药组 :38例 ,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 4组均为静脉滴注 ,疗程均为 2 0d。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用于疗效观察。结果 :甘利欣组和联合用药组疗效好于另两组。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保肝治疗最好选用两种改善肝功能的药物联合治疗为佳 ;甘利欣疗效也较好。
张小晋程远
关键词:保肝药肝硬化肝损害甘利欣肝太乐
胃镜下置入小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
贾纯增蓝宇程远高岩李文东
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分析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对5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观察阳性检出率及安全性。结果 阳性检出率为87.3%,诊断率为50.9%。2例患者发生胶囊滞留在体内(1例为小肠占位,决定手术方式;另1例为克罗恩病,肠不全梗阻),发生率为1.5%。结论 胶囊内镜弥补了传统胃肠镜的一些不足,但也显露出一些弊端,所以改进胶囊内镜仪器性能、拓展胶囊内镜的使用范围将是胶囊内镜今后的发展方向。
程远蓝宇
关键词:胶囊内镜消化道
胃镜下置入小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
探讨胃镜下置入小肠营养管的两种方法;分析影响营养管留置时间的因素.采用胃镜直视及引导下置入小肠营养管的方法对于本院2007年5月~2017年4月共80例患者行107次小肠营养管置入用以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采用活检钳辅助...
贾纯增蓝宇程远高岩李文东
关键词:危重疾病小肠营养管胃镜留置时间
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小肠出血15例临床观察
2011年
小肠不明原因出血是一个反复发作、慢性的过程。传统的检查方法主要是胃结肠镜检查,由于其无法到达小肠,不能发现小肠部位的病变,阳性检出率较低。随着胶囊内镜的推广使用,小肠部位阳性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2010年4月~2011年7月,我院对15例小肠不明原因出血的患者采用胶囊内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程远
关键词:胶囊内镜检查小肠出血内镜诊断阳性检出率病变检出率
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根除中的应用
张灵云蓝宇王玘樊宇靖司小北吴改玲程远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残胃黏膜病变中作用的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通过检测残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探讨Hp与残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45例胃大部切除的残胃进行胃镜、病理检查和Hp检测,以同期非残胃患者为对照组,进行以上三项的比较。结果:①残胃组和对照组Hp检出率分别为22.2%和60%(P<0.05)。②存在胆汁反流和非胆汁反流患者Hp检出率分别为17.2%和43.8%。(P<0.05)③胆汁反流发生率,毕罗Ⅱ式手术明显多于毕罗Ⅰ式,分别为46.6%和17.7%(P<0.05)。④残胃黏膜病理,Hp感染和非Hp感染患者有中-重度胃黏膜病变并有异型增生分别为66.7%和21.2%(P<0.05)。对有Hp感染的对照组和残胃组的病理改变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Hp感染是残胃炎发生的重要原因。根除Hp有临床意义。毕罗Ⅱ式较毕罗Ⅰ式手术胆汁反流发生高;而伴有胆汁反流者Hp感染率较低。应该综合治疗。
张小晋程远王玘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检查胃大部切除术残胃癌
胃肠道溃疡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胃肠道溃疡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2008-06/2014-06收治的785例胃肠道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胃肠道溃疡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785例胃肠道溃疡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84%(38/785).死亡组年龄>60岁、再出血、有合并症、凝血功能异常、内镜下钛夹止血、手术止血、胃镜下喷药止血、F o r r e s t分级≤Ⅰb级、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服用史、休克、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阳性、嗜酒史所占比例高于治愈组(P<0.05).死亡组血清蛋白水平、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 X A2)水平、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及H.pylori阳性率高于治愈组(P<0.05),而前列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水平低于治愈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再出血(OR=4.223,95%CI:1.269-6.425)、NSAID服用史(OR=4.112,95%CI:1.326-6.986)、Forrest分级≤Ⅱb级(OR=4.692,95%C I:1.485-7.021)、TXA2(OR=4.623,95%C I:1.239-6.963)、COX-2(O R=4.265,95%C I:1.208-8.006)水平是胃肠道溃疡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GE2(OR=4.772,95%CI:1.277-7.236)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再出血、NSAID服用史、Forrest分级≤Ⅰb级、TXA2、COX-2水平是胃肠道溃疡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GE2是保护因素.临床可通过相关措施促进PGE2分泌,抑制TXA2、COX-2生成,以达到治疗胃肠道溃疡出血的目的.
程远
关键词:胃肠道溃疡出血
莫沙比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患者的疗效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方案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2011-01/2014-03,共计80例N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服用莫沙比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8 wk;对照组40例,服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8 wk.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 wk进行胃食管反流病评分(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Gerd Q)及胃肠测压检查,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及食管体部远端廓清能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Gerd 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分别为9.8分±2.5分vs7.0分±2.0分;10.1分±2.1分v s 8.3分±2.2分,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Gerd 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vs72.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治疗后静息压力均不同程度增加分别为20.88 mm Hg±3.91 mm Hg vs 12.13 mm Hg±5.89 mm Hg;17.59 mm Hg±5.18 mm Hg vs 11.85 mm Hg±6.32 mm Hg,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LES静息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管远端波幅较治疗前显著增加(72.70mm Hg±29.37 mm Hg vs 54.60 mm Hg±24.11mm Hg,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远端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72.70 mm Hg±29.37 mm Hg vs 65.85 mm Hg±25.53 mm Hg,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收缩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别为92.5%vs 62.5%;85.0%vs 65.0%,均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有效收缩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方案能够更显著的缓解并消除患者反流、烧心或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P<0.05),同时能够更显著的提高LES张力、加强食管体部远端廓清能力(P<0.05).
曾云波程远
关键词:莫沙必利埃索美拉唑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