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燕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愿为他人作嫁衣裳
- 2011年
- 先生李欣复老师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默默耕耘在学术的园地中,他学术视野广阔,思维敏捷,以美学研究为重心,但是又不仅局限于美学。他总认为治美学要想治得好,必须辅之以文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甚至自然科学。先生苦心孤诣,一生唯学术为最大的乐趣,笔耕不辍,对后学总是大力提携,不追求也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寻求心中的宁静,静守着自己的学术梦想。
- 纪燕
- 关键词:衣裳学术视野美学研究赤子之心思维敏捷历史学
- 王安石《老子注》再评述被引量:2
- 2009年
- 宋代名相王安石《老子注》是一部儒家注老的代表性名作,在我国老子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该书至今颇有争议,质疑者疑其断句有误,释义欠酌;肯定者视其为出色之作,颇多新发现、新见解。本文认为这作为援道入儒代表作,既有儒道互通相得益彰的优点,也有强老就儒之片面性与不足,其最成功之处在于对老子哲学首章基本观念和重要字词句之高水平解读。明乎此,不仅有关争议可致解决,尤可对其在老子研究史上之地位、价值作出公正、恰当评价。
- 李欣复纪燕
- 关键词:援道入儒
- 参同、阴符、清静三道书幽旨发微
- 2009年
- 《周易参同契》、《阴符经》与《清静经》是汉魏晋唐时期众多道教典籍中能透露道学幽旨的三篇特异之作。其特异幽旨,《参同契》约《周易》参同大易、黄老、炉火归于一而"妙契大道",一在应时得理,二在为道纲纪以无制有,三在变化由真始终相应以补自然陶冶万物;《阴符经》指出天人合发、万变定基,要在契时符性、因道而制、阴阳相推顺乎变;《清静经》据大道无形、无情、无名而育天地、运日月、养万物,揭示人神好静,唯澄心清神方能遣欲灭毒,故悟道自得者常清静。明乎此,"一参二经"可得其旨矣。
- 李欣复纪燕
- 关键词:参同契
- 老子之道别解
- 2010年
-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老子之“道”难解,是人所共知的。古代出现“千年注老”的现象,本身就说明了解开老子之“道”的困难。延及现代,注老释道之作依然不断出现。这种情况在西方,至少从黑格尔开始的两个多世纪里也是如此。西方人语言隔了一层,而且用西方的哲学观念与方法来解读,当然更是众说纷纭,出现了老子之“道”即是理性、超自然理性,或现象与理性相融、Logos等说法。
- 纪燕
- 关键词:老子之道别解自然理性哲学思想史西方人哲学观念
- 浅谈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 2010年
- 刘若愚是誉满全球的汉学家,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着中西诗学的会同之路,他也努力把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向西方世界的读者介绍。研究刘若愚的跨文化诗学思想既是中国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诗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现今国内对刘若愚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对刘若愚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评价,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论研究走向提供可资借鉴的道路,已是刻不容缓的。
- 纪燕
- 关键词:诗学思想跨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全球化语境
- 魏晋南北朝艺术精神新论被引量:2
- 2009年
- 魏晋南北朝370年创造的文学艺术,在我国文艺史上有许多"第一"。它们的繁荣发展原因是何,有何规律,表现怎样的精神?通过对时代人文环境"新道学"和自然主义、适性主义于文艺创作的渗透性浸润的分析,可以发现道家的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的思想导引着这时期对艺术性质的理解和创作诉求,从而可从大量艺术作品和创作实践中提升出舒气达道、玄妙忘我、游心畅神和气韵飘逸的艺术精神,回答了上述极为困难又重要的历史课题。
- 李欣复纪燕
-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艺术繁荣山水诗画自然主义
- 挣脱锁链起舞--中国文论需要一场革命
- 当前文学理论界有许多争论意见,然从基本面看,多数文论著作与教材存在着脱离文学创作实际与受众的要求之倾向,原因在于它们大都沿袭过去文学概论旧框架略作变动调整的产物。从概念到概念,各种主义满天飞,格套大同小异,论题相近相似,...
- 纪燕
- 关键词:学术个性中国文论
- 《从秋瑾到林昭》——血写血书者的一曲悲歌
- 2010年
- 血写血书者是王国维、鲁迅发挥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诵读与写作"中关于"我于文学尤爱血书者"而提出的创作主张。其特征是审美悲剧情感体验论。白桦的长诗《从秋瑾到林昭》是当代这方面的践行者与代表作,故于我们的创作有莫大助益。
- 李欣复纪燕
- 关键词:秋瑾悲歌悲剧情感体验论
-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 作为一名跨语际、跨文化的理论家和批评家,刘若愚既是古今文学的传承者,也是中西文化沟通的实践者。他运用自身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努力从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不同视角来研究和阐释中国文学与文论,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将隐含在...
- 纪燕
- 关键词:当代文学诗歌创作文化融合
- 国诗之源——《诗经》小识
- 2011年
- "诗三百"是"国诗之源"。在今天国学热中重读五经之首《诗经》,以此冠名去诠释解读,便可发现,近代以来学者们脱经返俗、还其原始文学身份与真相,有许多区别于古代诗经学教化之旨的真相实意的新开掘新阐释。从而知其犹国学、国文、国画般,在文字词语、艺术表现手法、抒情写意、铸就诗境各个方面,都有导引其后诗词发展的源泉性开创之功。
- 李欣复纪燕
- 关键词:《诗经》文学身份抒情写意国学热诗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