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爱芳
- 作品数:80 被引量:3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晋东南地区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晋东南地区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为流行病学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200人MTHFR的C677T基因多态性应用χ~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人群MTHFR的677CC、677CT、677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7.67%,47.00%和35.33%。其中男性人群分别为17.79%,51.21%和31.00%;女性人群分别为17.61%,45.11%和37.27%。男女人群间MTHFR的C677T基因型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本地区人群C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41.17%,58.83%,其中男性分别为43.40%和56.60%,女性分别为40.17%和59.83%。男女人群间C和T位基因的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P>0.05)。结论晋东南人群中MTHFR的C677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为该地区叶酸代谢相关疾病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 王亚飞马良薄红霞苗泽丰宋凌燕纪爱芳郭旭霞
- 关键词:叶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 2020年晋东南某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2020年晋东南某区域性大型三甲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2020年CLSI药敏试验执行标准判断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对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2992株非重复菌株,包括1029株革兰阳性菌和1963株革兰阴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占比29.3%(77/26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占比75.9%(195/257)。本次未统计到对糖肽类和口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肠杆菌科在革兰阴性菌中占比70.2%(1379/1963),前4位菌株分布与上年CHINET统计一致,共统计到18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菌株,占比1.3%(18/137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77.3%,而铜绿假单胞菌为7.5%。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8.2%。结论2020年该院细菌耐药情况整体低于全国上年水平,但部分菌株较高的耐药率尚不能忽视,必须持续监测,了解本地区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特点,持续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从而有效控制细菌耐药在本地区的发展。
- 白杨弓艳娥弓艳娥程燕李晖庞丹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药敏试验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实验室检测及防护被引量:2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于2019年12月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并迅速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或肌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少数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
- 郭金英纪爱芳张开红乔慧王立兵侯治国郭旭霞
- 关键词:肺炎安全防护
- 肿瘤标志物及DNA倍体分析与胃癌病程进展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12项肿瘤标志物及DNA倍体分析与胃癌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蛋白芯片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的560例胃癌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12种肿瘤标志物及DI、SPF水平,对体检阳性者隔月复查。结果560例胃癌患者中,不同临床分期的肿瘤标志物阳性(其中有一项指标异常即规定为阳性)率分别为:0~Ⅰ期68.5%,Ⅱ期71.7%,Ⅲ期75%,Ⅳ期73.1%,不同临床分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对照组中出现阳性14例均为单一指标,其阳性率为7%,与胃癌组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阳性在6个月后复查均为阴性。DI、SPF在Ⅱ、Ⅲ、Ⅳ期及不同病理分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病程进展意义不大,但对体检筛选癌症患者有很大意义;DI、SPF水平可反映肿瘤增生情况及病理学恶性程度.
- 纪爱芳宋应明潘慧芳马莉
- 关键词:蛋白质阵列分析流式细胞术
- 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 2025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的食管腺癌患者703例,食管癌高发区组295例,低发区组408例。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高发区和低发区食管腺癌及各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高、低发区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分析高、低发区食管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发区患者中食管单纯腺癌患者的占比低于低发区,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占比高于低发区(P<0.05)。高、低发区食管腺癌及各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发区患者中男性及TNM分期Ⅲ、Ⅳ期是食管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860(1.130~3.061)和1.539(1.018~2.326)];低发区患者中年龄≥70岁及TNM分期Ⅲ、Ⅳ期是食管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604(1.053~2.444)和1.556(1.069~2.263)]。结论: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有差异。
- 王苒钟侃宋昕范宗民韩雪娜赵学科马磊李媛媛库建伟李爱丽鲍启德魏梦霞雷玲玲韩文莉徐瑞华黄金王献增郭威罗宏李贝裘一兵纪爱芳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不同发病部位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发病部位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有明确发病部位的3 946例食管腺癌患者,其中颈段及胸上段273例、胸中段1 461例、胸下段2 212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使用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食管腺癌胸下段占比最高,其次为胸中段,颈段及胸上段最少。胸中段食管腺癌患者生存较胸下段患者好(P<0.05)。颈段及胸上段与胸中段、胸下段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颈段及胸上段食管腺癌:TNM分期Ⅲ、Ⅳ期为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为1.871 (1.000~3.501)];胸中段食管腺癌:男性和TNM分期Ⅲ、Ⅳ期为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272(1.079~1.498)、1.408(1.016~1.953)];胸下段食管腺癌:男性,其他病理类型,肿瘤低分化和未分化,TNM分期Ⅲ、Ⅳ期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HR(95%CI)分别为1.164(1.006~1.348)、1.467(1.152~1.867)、1.372(1.074~1.753)、1.504(1.088~2.080)]。结论:不同部位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有差异。
- 魏梦霞宋昕赵学科徐瑞华雷玲玲刘永萱钟侃肖凡凱秦富强李爱丽王献增郭威马磊徐全晓罗宏杨声坤库建伟纪爱芳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腺癌发病部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8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 2025年
- 目的:探讨食管黏液表皮样癌(E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86例原发性EMEC患者,男60例,女26例,年龄44~78岁。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EME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65岁和<65岁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95%CI)为2.357(1.300~4.274)]和有淋巴结转移[HR(95%CI)为2.262(1.275~4.012)]是EM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是EMEC预后的影响因素。
- 赵若华宋昕赵学科秦富强李爱丽王献增王五洲郭威李吉林马磊徐全晓孙慧蒋宁宁丁倩倩朱佳仪李秀敏李秀敏鲍启德库建伟张冬云纪爱芳
-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食管腺样囊性癌67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 2025年
-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E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0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67例EACC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发病年龄52~81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好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HR(95%CI)为3.875(1.607~9.342)]是EAC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
- 孙慧宋昕宋昕蒋宁宁朱佳仪丁倩倩赵学科赵学科范宗民李爱丽张冬云马磊纪爱芳纪爱芳
-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6
- 2002年
-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 1993~ 1999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诸因素。结果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与其病情、恶性程度、住院时间长短、白细胞计数、化疗及多种抗生素的应用有明显关系 ;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结论 恶性血液病本身、长期住院、化疗、免疫抑制剂及多种抗生素的应用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郭旭霞张慧智纪爱芳杜芳刘冬青
- 关键词:血液病恶性医院内感染
- 胃癌甲基化驱动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筛选及构建预后模型
- 2024年
-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甲基化驱动基因(Methylation-driven genes,MDGs)在胃癌(Stomach cancer,STAD)中的预后价值,并构建了基于MDGs的预后模型以及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方法首先从TCGA数据库获取STAD的甲基化数据、mRNA表达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R软件(4.3.2)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limma”R包筛选出与STAD相关的MDGs。再通过LASSO回归及COX回归分析法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利用K-M生存分析、ROC曲线分析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并使用数据集GSE84437进行验证。进一步行独立预后分析,将风险评分与临床病理特征相结合,构建列线图模型。最后通过药物敏感性分析观察高低风险组之间具有差异的药物。结果发现113个差异表达MDGs,选择15个预后相关的显著基因构建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13个特征基因数目,构建COX预后模型。训练集(AUCmax=0.835)和验证集(AUCmax=0.727)证明该模型在患者预后方面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性能。通过风险分析,最终找到8个MDGs。模型基因的生存分析证实了基因表达量和甲基化水平与病人生存之间具有相关性。药物敏感性分析证实了在高、低风险组之间具有差异的药物。结论本研究构建了MDGs的胃癌预后模型,并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可为胃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李小娟纪爱芳崔瑞芳刘亮赵婉彬韩璐支荣
- 关键词:胃癌甲基化生物信息学预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