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云斌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主题

  • 2篇流行歌曲
  • 2篇歌曲
  • 1篇音乐
  • 1篇通俗
  • 1篇通俗唱法
  • 1篇祛魅
  • 1篇流行唱法
  • 1篇流行音乐
  • 1篇民歌
  • 1篇科学唱法
  • 1篇歌唱
  • 1篇歌唱技巧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唱法
  • 1篇超女
  • 1篇超女现象

机构

  • 3篇南昌大学

作者

  • 3篇罗云斌
  • 2篇张燚

传媒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流行音乐的祛魅和赋魅——兼评“超女”现象被引量:2
2007年
无论从音乐的本源还是发展来看,音乐的娱乐功能始终不存在单纯或显著的“高雅倾向”。引用“祛魅”概念,从美学转变的角度对流行音乐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有其基本的社会性因素。基于此,“超女现象”可谓是当代大众化娱乐多元形式的一种催生物,它的娱乐文化意义大于它的音乐意义,视其为低俗加以封杀或者为其所谓民主、自主精神欢呼都是片面的。
罗云斌张燚
关键词:流行音乐祛魅
关于流行歌曲几个问题之管见被引量:4
2006年
“通俗歌曲”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称谓,为“流行歌曲”所代替是大势所趋;流行歌曲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代表着一种新的声乐文化,无法和众多的声乐形式共用所谓“科学唱法”。流行歌曲并不拒绝歌唱技巧,中国流行歌手的现状说明他们更需要唱功。
罗云斌张燚
关键词:流行唱法通俗唱法科学唱法歌唱技巧
试论民歌的当代转型被引量:5
2007年
民歌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歌有了显著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民歌的作者、传播、表演、作品以及它与流行歌曲的相互影响上。有人认为,"流行歌曲是当代的民歌"。本文认为,民歌逐渐向流行歌曲转型,转型后的民歌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歌,转型赋予民歌时代特色。
罗云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流行歌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