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身高、体重及骨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身高、体重及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组。根据初始给药剂量将其分为低剂量组45例,中剂量组49例,高剂量组26例。根据分组情况,给予低剂量组患儿低剂量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200μg,1次/d;给予中剂量组患儿中剂量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200μg,2次/d;给予高剂量组患儿高剂量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300μg,2次/d。选取同期同年龄段健康体检的12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随访2年,对比分析四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指标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和中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身高、体重及骨发育影响较小,但高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较大,应予以关注。
- 肖文秀李春芳刘什春陈先红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支气管哮喘
- 急性感染患儿危重病例评分与血小板数量关系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急性感染患儿危重病评分与血小板数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患儿入院 2 4h内进行危重病评分。 >90分非危重组 5 7例 ,70~ 90分为危重组 5 9例 ,<70分为极危重组 12例 ,同时测定血小板数量。结果 危重组明显高于非危重组 ( P<0 .0 1) ,极危重组明显低于非危重组 ( P<0 .0 1)。 结论 急性感染患儿危重组血小板数明显升高 。
- 肖文秀赵祥文黄健宝胥志跃
- 关键词:危重病血小板儿童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肖文秀
-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 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脐静脉置管使用时机的选择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过程中,脐静脉置管使用时机对置管成功率、并发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60例危重症新生儿,根据患儿脐静脉置管时间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产后2 h内)与对照组(产后2~6 h),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成功29例,置管成功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儿置管成功22例,置管成功率为73.33%(22/30)。观察组患儿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置管时间(10.35±1.72)d长于对照组的(9.13±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腹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患儿出现腹胀5例、喂养不耐受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9/30)。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危重症救治过程中尽早进行脐静脉置管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
- 郑霞飞李海俊肖文秀
- 关键词:脐静脉置管危重症新生儿
- 脐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析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应用脐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东莞市黄江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择取30例危重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新生儿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组15例新生儿采用脐静脉置管术,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置管时间比对照组短,体质量增加比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新生儿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3.33%,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应用脐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以使静脉输液治疗时间缩短,还可以使治疗期间新生儿体质量增加,避免并发症发生。
- 李海俊郑霞飞肖文秀
-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
- 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SIRS、MODS发生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儿科重症监护室肺炎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于东莞市黄江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选取15例发生SIRS与MODS的重症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5例未发生SIRS与MODS的重症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检测,观察分析其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MDA、hs–CRP含量高于对照组,SOD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儿科危重病评分(PCIS)评分高于对照组,死亡率(26.67%)高于对照组(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S与MODS的发生严重影响着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增加患儿死亡率,而患儿的MDA、SOD、hs–CRP含量与SIRS与MODS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利于评估患儿是否存在SIRS、MODS,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以改善患儿预后。
- 贾秀芬龚丽华袁建红肖文秀饶小英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重症肺炎
-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手足口病的疗效与预后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手足口病的疗效与预后。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者,研究起止阶段为2018年5月~2020年2月,分组的方法以患者入院顺序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接受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治愈时间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采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好转,加速患者身体的康复,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刘什春肖文秀刘艳
- 关键词: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手足口病预后
- 鼻后滴漏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80例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观察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以鼻后滴漏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儿童慢性咳嗽患者的诊治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 该组42例初诊时误诊,误诊率52.5%.治愈33例,占41.2%;好转42例,占52.5%;无效5例,占6.2%.总有效率93.8%.结论 PNDS是多种病因性疾病,致病因素多而复杂,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无明确诊断标准而容易误诊或漏诊,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 肖文秀
- 关键词: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