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俊杰

作品数:22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自然保护
  • 5篇自然保护区
  • 5篇保护区
  • 4篇转录
  • 4篇转录组
  • 3篇庞泉沟自然保...
  • 3篇绵粉蚧
  • 3篇基因
  • 3篇基因注释
  • 3篇粉蚧
  • 3篇扶桑绵粉蚧
  • 2篇地表甲虫
  • 2篇蒂蛀虫
  • 2篇动物学
  • 2篇多样性
  • 2篇嗅觉
  • 2篇抑菌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枣缩果病
  • 2篇植物

机构

  • 12篇广州大学
  • 11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广东省昆虫研...
  • 2篇广东省生物资...

作者

  • 22篇胡俊杰
  • 8篇冀卫荣
  • 5篇刘贤谦
  • 3篇李友莲
  • 2篇李海燕
  • 2篇王琼
  • 2篇刘善海
  • 1篇舒琥
  • 1篇胡位荣
  • 1篇陈琼华
  • 1篇王宏伟
  • 1篇易祖盛
  • 1篇桂林
  • 1篇李鹏飞
  • 1篇孟翔
  • 1篇朱芷葳
  • 1篇缪绅裕
  • 1篇熊文婷
  • 1篇李艳华

传媒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昆虫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山西果树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高教论坛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08
  • 3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荔枝蒂蛀虫SSR位点信息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专一性危害我国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为短串联重复序列或微卫星标记,其在荔枝蒂蛀虫偏嗜选择寄主的遗传进化机制研究和荔枝蒂蛀虫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获得的荔枝蒂蛀虫转录组数据,利用MISA软件从68996条转录组unigenes结果中发掘出10521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15.25%。荔枝蒂蛀虫转录组中SSR的主要重复类型为单碱基重复,占SSR总数的66.22%。其次是三碱基重复,占SSR总数的24.94%。在发现的33种重复基元中共筛选获得8种优势重复基元,其中A/T在单碱基重复基元中所占的比例达98.55%。基于筛选的SSR设计的9对引物中,有4对引物得到扩增预期大小的条带。荔枝蒂蛀虫SSR位点的信息分析将为探究荔枝蒂蛀虫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关系、害虫综合治理等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孟翔胡俊杰李艳华欧阳革成
关键词:荔枝蒂蛀虫转录组简单重复序列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地表甲虫的多样性被引量:8
2008年
选择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25和40年生)和天然林(5~8、20~30、35~45和60~80年生)7块样地,利用巴氏罐诱法,对其地表甲虫的多样性在科级水平上进行研究。本研究采集甲虫标本3104号,分属于19科,其中步甲科、隐翅甲科和露尾甲科分别占总数的30.48%、26.97%和19.23%,共同构成了研究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象甲科、叩甲科、叶甲科和金龟科为常见类群,其余12科为比较不常见的类群。科级丰富度和多样性在7块样地变化趋势是类似的,5~8年生天然林和5年生人工林高,25年生人工林和20~30、35~45年生天然林低,40年生人工林和60~80年生天然林又高;科级均匀度在7块样地相似;个体数量5年生人工林最高,5~8年生天然林最低,20~30和35~45年生的天然林又高于25年生的人工林,60~80年生天然林与40年生人工林近似。生境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除5~8年生天然林和5年生人工林都与其他生境存在显著差异外,天然林和同龄的人工林相似性都较高。科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个体数量在不同样地内季节变化都是7月份最高,均匀度指数随季节变化不大。
冀卫荣胡俊杰孟翔李友莲
关键词:地表甲虫多样性华北落叶松
荔枝蒂蛀虫转录组及嗅觉相关基因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专一性危害我国华南地区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隐蔽性强,防治困难,基因组信息缺乏。本研究的目的是获得荔枝蒂蛀虫的基因数据,寻求有效控制害虫的分子靶标。【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 SeqTM4000对荔枝蒂蛀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序列拼接获得68 996条unigenes。进一步利用七大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注释了22 348 unigenes。注释到Nr数据库的unigenes数量最多,达27.01%,其中Nr注释的荔枝蒂蛀虫unigenes中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unigenes同源性最高,达34.1%。将unigenes与GO数据库比对发现,15 585条unigenes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3类47亚类。KEGG pathways分析表明,7 272条unigenes定位为267个代谢通路。基因注释进一步筛选鉴定获得100个荔枝蒂蛀虫嗅觉相关基因;与鳞翅目相关气味结合蛋白基因联合分析发现,与荔枝蒂蛀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直系同源的有18组,部分基因形成独立一簇。【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了荔枝蒂蛀虫的转录组数据,研究结果为生物控制荔枝蒂蛀虫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候选分子靶标。荔枝蒂蛀虫独有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可能与其生境中特有的化学物质相关。
孟翔胡俊杰刘慧欧阳革成郭明昉
关键词:荔枝蒂蛀虫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基因注释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大步甲属(Carabus)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被引量:8
2008年
在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不同林龄的人工林和天然林内,利用巴氏罐诱法,对其地表甲虫大步甲属Carabus物种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1)共获得大步甲属标本1290号,分属于10种,9种是该保护区的新记录种类,其中ecanaliculatus沟步甲、ccrassesculptus粗皱步甲、C.maniifestus罕丽步甲、cvladimirskyi长叶步甲为优势种,肩步甲c.hummeli、刻翅步甲C.scultipennis、粒步甲C.granulatus为常见种。(2)不同林地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H'、优势度D、个体数量Ⅳ存在显著差异,均匀度J不存在显著差异;S、H’、D、J在人工林25年生林地最高;N在天然林20~30年生林地最多;β多样性人工林5年生林地最高。(3)4种优势种季节性变化总体上是沟步甲的盛发期为7月和8月份;粗皱步甲的高峰期为7月份;罕丽步甲7月、5月、9月份和6月份发生数量多,8月份稀有;长叶步甲8月份和9月份为盛发期;不同物种在不同林地出现的高峰期是不一致的。(4)物种相似性分析结果是天然林35~45a和60~80a,人工林25a和天然林5—8a极相似,其余为中等不相似和中等相似。(5)生境相似性分析的结果是天然林35~45a和60~80a相似性最高,人工林5年生与天然林20~30a、35—45a生境相似性差异逐渐增大。(6)生境指示种分析的结果是粗皱步甲、罕丽步甲为广布种,肩步甲仅在天然林35~45a和60~80a生的林地采集到,其中在天然林35~45a林地生境物种指示值高达96.73。
冀卫荣胡俊杰李友莲
关键词: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步甲种类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2005年和2006年6~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利用巴氏罐诱法,并结合网筛、扫网等采集方法对步甲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获得步甲标本1343号,隶属10属23种,其中Chlaenius pallipes、Pterostichus gebleri、P.chinensis为优势种,占总数的63.51%,与Carabuscrassesculptus、C.manifes—tus一起构成本地区的常见种;(2)本研究采集了18种步甲是保护区以前没有记载的。(3)将该地区与北京东灵山地区(115^o24’~115。36’E,39^o48’~40^o02’N,)步甲属物种变化及区系类似度比较,j=0.33,两地区步甲优势种一样,但常见特色种不同,前者与后者步甲属区系类似度为中等不相似。
冀卫荣胡俊杰
关键词:步甲区系
动物学校外实习基地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7年
以广州大学大亚湾临海动物实习基地群建设为实例,阐明了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群建设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通过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建设区域性的动物学实习基地公共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基地内涵建设、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扩大基地的使用功能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基地建设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李海燕胡俊杰
关键词:动物学
扶桑绵粉蚧雌虫空间分布及其取食后对棉花植株氮、磷含量的影响
[目的]以扶桑绵粉蚧雌虫空间分布及该虫危害后棉花植株氮、磷含量变化为研究内容,为摸清扶桑绵粉蚧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筛选棉花抗虫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10在广州大学开展室外盆栽棉花植株上扶桑绵粉蚧为害情况的调查工...
胡俊杰郑宇林国栋张克定周佳滨刘善海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
地膜防治枣园害虫试验被引量:2
2007年
在枣园采用覆盖渗水地膜和普通地膜以及喷施功夫与阿维菌素来控制枣园害虫,可有效地阻止或杀死了入土或出土的害虫。渗水地膜比普通地膜的控制效果显著;两层渗水地膜中间喷药效果较好;使用阿维菌素的效果较好。
王宏伟刘贤谦冀卫荣胡俊杰
关键词:无公害防治渗水地膜普通地膜
万寿菊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枣缩果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比较了万寿菊根甲醇、氯仿、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枣缩果病三种病原菌:细交链孢菌、聚生小穴壳菌和橄榄色盾壳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万寿菊根粗提物对枣缩果病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粗提物对枣缩果病三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分别为79.77%,66.20%,70.26%,其次为丙酮、无水乙醇。有效抑菌成分有待进一步分离确定。
孟翔刘贤谦胡俊杰王琼
关键词:万寿菊枣缩果病抑菌活性
喜马拉雅山脉种子植物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23年
喜马拉雅山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研究地区,探究该地区植物海拔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揭示生物多样性形成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整理喜马拉雅山脉11886种种子植物以及不同生长型植物(7918种草本、2587种灌木和1388种乔木)的海拔分布范围,使用最优回归模型拟合得出喜马拉雅山脉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谱系多样性随海拔升高主要呈现单峰形曲线,所有物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分别在约2000、1000、1600和3000 m的海拔处达到最大值。层次分割和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和地形因素共同决定着物种的海拔梯度格局,其中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对物种海拔分布的影响较大,比表面积和地形异质性对物种海拔分布的影响较小。相较于所有物种与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分布格局的构建更多受到气候与地形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
卢子欣杨漫李彬胡俊杰于海彬
关键词:青藏高原海拔种子植物生物多样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