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基督教体系在中国乡村的认同世界建构——以宏村为个案
- 2012年
- 以宏村基督教堂建设中的资金筹措为出发点,精心构筑起了以"教堂、教民、教会"为元素的三维故事脉络。认为通过基督教仪式的浸润和信仰体认,教民在信仰世界中形成了对上帝的虔敬,这是动员教民的信仰约制,也是教会组织成功动员的砝码;此外,教会也在村庄公共事务和对外交流中塑造了认同的合法基础,从而从教民和教会两个行动主体的角度回答了基督教信仰与社会认同世界的建构问题。
- 胡军
- 关键词:农村基督教宗教认同
- 村与户的空间联结与村庄治理:以村民组长为主体的分析——鄂东南樟村的个案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在当前的农村治理结构中,村民小组处在行政村与农户的中间阶段,最近的政策与研究掀起了开发村民小组功能的新热潮。以往对村民小组(及村民组长)的研究着重关注的是村民小组的历史变迁与村民小组如何调适以适应基层治理结构的变化两个层面的内容。为了准确厘清村民小组的功能,我们可以将村民小组的代表者——村民组长放在村与户的空间治理结构中考察,引入社会联结的动态观。通过个案研究发现,村民组长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内向家户和外向村庄扩展的二维特性,它这两种特性的交织与互构统构着村组户三者的关系。总的来说,从村民组长的空间联结特性中探索一条重构村庄与农民的社会联结路径,从而使农民在日益社会化和在村内日益敛聚的状况下实现农村民主治理的发挥和发展。
- 刘义强胡军
- 关键词:村民组长村庄治理
- 动员型自主:韩国新村运动的运作过程与核心机制被引量:3
- 2015年
- 新村运动在推动韩国农村的现代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对于后发国家的农村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的研究揭示了韩国新村运动是在国家与社会协同推进下的成功,但研究并没有呈现出国家与社会两股力量的阶段性变迁图景,这种泛化的研究也就难以呈现新村运动成功的核心机制所在。为此,本文提出在新村运动以推动社区发展的目标下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统合,在政府的动员参与和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的互动中重新厘定新村运动的阶段性,提出"动员型自主"的概念。即在社会自主能力较弱但发展的需求潜力较大的情况下,国家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能够发挥出强有力的动员能力,但这种动员是以一种诱致性的方式,以培育社会的自主性成长为方向。当社会的自主性扩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国家以主动退出的形式来让社会发展回归社会自主的轨道。动员型自主既是对韩国新村运动运作过程的提炼分析,同时也能够对后发国家的农村发展方式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 刘义强胡军
-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
- 社区联结:村庄民主治理的内生性机制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民主治理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村民自治制度的继续深化也需要加强对社区民主发育机制的培养。本文着重探讨村庄民主治理的内生性机制,发展出"社区联结"的概念,通过将社区联结分解为社会联结和组织联结的层次性推进,解析实现从农民个体到组织化并进而纳入村庄民主治理渠道的策略机制。
- 刘义强胡军
- 关键词:社会联结民主治理
- 村庄新型精英内涵与形成路径被引量:2
- 2015年
- 村庄精英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能够形成对村庄的带动性力量。通过对樟村个案的考察,村民成长为精英是其自主性扩展的结果,也是多元权威杂糅互构的过程。不过,应该引起重视的是,虽然新型精英的自主性扩展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精英自主性的过度扩展也存在一些风险。实现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培育新型的村庄精英,新型村庄精英的成长也将能够形成对农村发展和农民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 胡军岳奎
- 关键词:乡村治理三农问题
- 15个涉农“一号文件”的启示被引量:1
- 2012年
- 2月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2012年"三农"工作的重点。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马华胡军
-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产品供给新华社三农
- 15个涉农“一号文件”的启示被引量:3
- 2012年
-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科技兴农"为主题,抓住了农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未来,国家的"三农"政策也将会在化解"三农"发展的薄弱和关键处着力。
- 马华胡军
- 关键词:农业发展
- 有效需求视角下的农民“信息贫困”问题被引量:16
- 2014年
- "信息贫困"问题是制约农民享受现代化"红利"的重要障碍。从需求的视角来看,农民的信息需求有着层次性(包含多维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当前农民的信息需求可以从生产、生计和生活三个维度进行呈现,但呈现出的"信息贫困"是农民传统的信息进路与现代信息接受能力之间的张力作用的结果。在农民来说,信息是工具,关键在于有效,在于能够满足生产、生计和生活需要。由此,化解农民的信息贫困问题、提升农民的信息能力主要在于信息有效性的改善,而这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和农民自身三个层面的分别着力和共同努力。
- 胡军王继新
- 关键词:信息需求农民有效性
- 汉语日源回归词研究
- 回归词是指日本人借用古汉语词汇去译介欧美语词(西洋术语),然后逆输入回归中国,中国将其吸收到汉语词中,其内涵发生了近代转换并能反映中日文化在西学东渐和现代化思潮等特定历史背景下而发生互动的词。回归词的词义演变是沿着“古汉...
- 胡军
- 关键词:古汉语词汇中日文化词义演变
- 文献传递
- 时空维度下的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势,也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的"短板",如何补齐这块"短板"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切入,以时间和空间变量构建起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要件。研究发现,在时间层面上,我国农村信息化与现代化有叠加的社会时间优势,这是政府作为主导性力量推动的结果。同时,其落脚点在人的时间上,即农民对信息的认知期许与农民信息能力的提升之间的时间博弈。在空间层面上,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超越自然经济条件造就的区域空间不均衡和经济发展造就的城乡"二元"空间分割,在国家空间和城乡一体化中进行空间上的次序安排和整合。因此,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时间和空间的内部互构与外部共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种实现过程将经历空间对时间的扩展和时间对空间的压缩两个阶段。
- 岳奎胡军
-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