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作品数:17 被引量:113 H指数:7 供职机构: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国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VIP)、Pubmed及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情绪文献。应用STATA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由检验结果选定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分析报告数量19个,总样本量为2 402人。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合并检出率为48.1%(95%CI:41.2%~54.9%),男性患者检出率低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2%vs.54.8%,P<0.05);轻中度患者的检出率高于重度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5%vs.13.8%,P<0.05);两种抑郁量表的检出率大致相同(GDS量表:47.9%vs.HAMD量表:49.3%)。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性别和抑郁程度差异,女性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轻中度抑郁症状高于重度。 何东升 胡军 王文斌 贾维坤关键词:老年冠心病 抑郁症状 META分析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比较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将523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衰(HFmrEF)和HFpEF,比较其临床特征、观察预后指标差异。将274例HFpEF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65岁组(228例)和<65岁组(46例),分析≥65岁组HFpEF患者心衰再次住院危险因素。结果:与HFrEF患者相比,HFpEF患者年龄、BMI、胆固醇、白蛋白更高,女性患者更多,心率、肌钙蛋白-I、脑钠肽(BNP)、胆红素、尿酸、水肿更少,住院时间较短、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入院后30d全因死亡率更低(均P<0.05)。与HFmrEF患者相比,HFpEF年龄更大、女性更多,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更高,心率、肌钙蛋白-I、BNP、胆红素、尿酸、白细胞、尿素氮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年龄、尿素氮、心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为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合并心房颤动多为≥65岁HFpEF患者出院1年内心衰再次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FpEF患者近期、远期预后较差,HFpEF有不同于HFrEF、HFmrEF的临床特征,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案。 陈宏 周鹏 侯霁芯 刘涛 蒲静 胡军 王秋林关键词:心力衰竭 年龄 全因死亡 静脉溶栓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31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溶栓治疗时间不同分为A组(发病至溶栓时间<6 h)172例、B组(发病至溶栓时间为6~12 h)102例和C组(发病至溶栓时间>12 h)40例,比较三组患者溶栓效果、溶栓后ST段回落情况以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梗死冠脉溶通率、溶栓后ST段回落幅度高于B组和C组,且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ST段回落最大幅度所需时间、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6 h内静脉溶栓治疗梗死冠脉溶通率更高、ST段回落效果更好,可降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杨震 胡军 左丽 张黎黎 刘涛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不良心脏事件 胡黄连苷Ⅱ对乙醇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对乙醇所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LDH、SOD、Gpx、MDA及ROS试剂盒检测H9C2细胞在乙醇干预及胡黄连苷Ⅱ预处理条件下的氧化应激状态。结果100mmol/L及以上浓度的乙醇可导致H9C2细胞的存活率下降,100-200mmol/L之间细胞存活率下降最为明显,200mmol/L的乙醇可导致上清液中LDH活性的增加、细胞匀浆中SOD及Gpx活性的下降、细胞匀浆中MDA及细胞内ROS含量的增加。而胡黄连苷Ⅱ预处理可部分改善乙醇所致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其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提高细胞中SOD及Gpx活性实现的。结论胡黄连苷Ⅱ对乙醇所致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提高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实现的。 胡军 赵渊源 孙靖涵 侯志文 于波关键词:H9C2心肌细胞 乙醇 氧化应激 半乳糖凝集素-3在心衰小鼠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压力超负荷心衰小鼠心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其中30只采用人工微创主动脉弓缩窄的方法建立压力超负荷心衰小鼠模型(弓缩窄组);10只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对两组小鼠心肌重构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Galectin-3表达的情况,并探讨Galectin-3在心衰时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术后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弓缩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而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模型制备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显示,弓缩窄组小鼠心肌组织Galectin-3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alectin-3可能在压力超负荷状态所诱发的心衰中参与心室重构,引起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和心肌肥厚,进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何东升 曾小飞 胡军 贾维坤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3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胱抑素C对其预后的价值 2019年 目的总结我院缺血性心肌病(ICM)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ICM-HFmrEF)的临床特征及胱抑素C对其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我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非缺血性心肌病合并HFmrEF(NICM-HFmrEF)患者48例、ICM-HFmrEF患者81例、ICM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ICM-HFrEF)患者53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胱抑素C对ICM-HFmrEF的预后价值.结果与NICM-HFmrEF组患者相比,与NICM-HFmrEF组患者相比,ICM-HFmrEF患者女性更少(42.0%比62.5%)、胆红素更低[16(11,26)μmol/L比21(14,38)μmol/L],胱抑素C更高[(1.42±0.48)mg/L比(1.23±0.50)mg/L](P均<0.05);与ICM-HFrEF患者相比,ICM-HFmrEF患者年龄更大[(73.02±7.26)岁比(61.40±14.07)岁]、胱抑素C更高[(1.42±0.48)mg/L比(1.21±0.33)mg/L],合并心房颤动(43.2%比22.6%)、高脂血症(50.6%比30.2%)更多,合并糖尿病(13.6%比30.2%)更少,高密度脂蛋白更低[(1.24±0.38)mmol/L比(1.48±0.62)mmol/L](P均<0.05).在ICM-HFmrEF组患者中,胱抑素C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01).胱抑素C预判ICM-HFmrEF全因死亡的最佳截点为1.72mg/L,敏感度为68.8%,特异度为90.8%.结论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较多是ICM-HFmrEF的临床特征,胱抑素C有望成为ICM-HFmrEF预后的新的标志物.同时本研究还发现ICM-HFmrEF近期、远期预后较差,积极控制并存症、控制危险因素是治疗的关键. 蒲静 周鹏 王秋林 胡军 侯霁芯 王沛坚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 胱抑素C 预后 右室流出道不同部位起搏患者体表心电图的特点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特点与右室流出道不同区域起搏的关系。方法入选186例行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根据不同起搏位置,将患者分成间隔上部组(45例)、间隔下部组(24例)、前壁组(101例)及游离壁组(16例)。比较分析4组患者在右心室起搏状态下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差异。结果 4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中,游离壁组QRS波时限为(173±14)ms,长于其他3组(P=0.014);QRS波群额面电轴间隔上部组为(61±47)°,而间隔下部组为(-18±52)°(P=0.01);间隔上部组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transitional zone Index,TZI)最小,而游离壁组最大(P=0.01);在4组患者肢体导联QRS主波方向比较中,间隔上部组下壁(Ⅱ,Ⅲ,a VF)导联QRS主波向上的比例最大。结论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右室流出道起搏电极在不同区域的定位,但受样本量等的影响,仍需大样本的研究加以验证。 胡军 蒋利成 李阳 于波关键词:室间隔 起搏 体表心电图 右室流出道 运动训练对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女性AMI患者9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1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PCI,并按照冠心病二级预防要求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情况,出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结果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再发率、血运重建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再发率和血运重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LVEF及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两组患者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体力状况、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体力状况、工作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体力状况、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有效降低女性AMI患者PCI后心肌梗死再发率和血运重建发生率,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蒲静 王秋林 王沛坚 胡军 侯霁芯 周鹏关键词:心肌梗死 女性 预后 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术前行食道心房调搏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在射频消融术(RFCA)前行食道心房调搏(TEAP)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心内电生理检查(IEPS)拟行RFCA的140例S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行TEAP诱发分为对照组(n=78)和试验组(n=62),对两组IEPS时间、射频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完成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EPS时间、手术总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射频消融时间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完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T患者在RFCA前行TEAP可缩短IEPS时间及手术总时间。 胡军 朱文文 李文章 杨震 李明阳 王秋林 候霁芯 杨柳 王沛坚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 食道心房调搏 导管射频消融术 心内电生理检查 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左室功能中远期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左室功能中远期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12月,收集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对左室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研究,16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MD=4.00,95%CI:1.87~6.12)、术后12个月以上LVEF(MD=5.28,95%CI:2.53~8.03)、术后12个月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MD=-0.89,95%CI:-1.56^-0.22)、术后12月左室收缩末体积(MD=-5.24,95%CI:-9.53^-0.96)、术后12月Tei指数(MD=-0.42,95%CI:-0.18^-0.05)、术后QRS时限(SMD=-1.16,95%CI:-1.64^-0.68)方面右室间隔起搏均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而在术后12个月左室舒张末内径(MD=-0.52,95%CI:-1.91~0.87)、术后12个月左室舒张末体积(MD=-1.43,95%CI:-3.72~0.87)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心尖部起搏,右室间隔起搏对左室功能影响较小;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及样本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进行更多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胡军 李阳 石水梅 于波关键词:起搏 左室功能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