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 作品数:46 被引量:175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粪便短链脂肪酸与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 2020年
- 粪便短链脂肪酸与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短链脂肪酸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水平、抑制免疫反应、抑制过敏及炎症反应影响肠道黏膜固有免疫功能及黏膜发育,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为此类疾病的诊疗提供研究思路。
- 尹迪(综述)胡勇
- 关键词: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内营养
- 别嘌呤醇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的脑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胡勇邵肖梅张旭东
- 关键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别嘌呤醇脑保护机制自由基损伤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黄嘌呤氧化酶
-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不明原因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ate-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1,UGT1A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不明原因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且取外周血进行UGT1A1基因检测的患儿为高胆组,选择千人基因组数据库收录的211位健康中国汉族人基因数据为对照组。记录患儿突变位点及突变频率,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各突变位点与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关系。结果高胆组纳入240例,对照组纳入211例。高胆组单突变位点突变主要包括c.211G>A、c.1091C>T、c.1456T>G、c.-3279T>G及TA7插入突变,其中c.211G>A突变率最高,为65.0%(156/240),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43.8%比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胆组c.1456T>G突变率3.8%(9/240),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1.9%比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211G>A突变可增加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OR=2.777,95%CI 1.870~4.123)。结论UGT1A1基因c.211G>A突变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可增加新生儿不明原因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
- 尹迪魏珊珊许无恨杨永臣陈一欢龚小慧裘刚胡勇
- 关键词:基因
- 基于DNA水凝胶疫苗佐剂的药物递送系统、制备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水凝胶疫苗佐剂的药物递送系统、制备及应用,制备方法为:设计线性DNA模板和DNA引物,并基于碱基互补配对构建环形DNA模板;在滚环扩增反应溶液中加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制得负载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
- 胡勇范钰
- 头颅MRI改变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 霍小梅龚小慧魏东裘刚陈豪陈一欢胡勇
- 无创性分子标志物用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作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急、进展快、早期诊断困难。因此迫切需要确定适合于NEC早期诊断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为早期干预和缓解疾病进展提供机会。作者就有望用于NEC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包括尿液来源的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尿血清淀粉样蛋白A、粪钙卫蛋白、粪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粪便中肠道菌群谱、肠碱性磷酸脂酶、尿液来源的尿补体C3a和C5a等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雪芳胡勇
-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子标志物
- 软件过程管理系统的研究
- 当前,随着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国家对软件产业支持力度的加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软件企业开始关注软件过程改进工作,并有不少组织已经通过了各种等级的CMM或CMMI评估。另一方面由于Cgld和CMMI认证工作的高昂费用,使...
- 胡勇
- 关键词:软件开发过程过程管理文化意识
- 文献传递
- 极低体重早产儿远期神经发育损伤的高危因素
- 陈豪胡勇田园史婧奕沈云琳蔡成颜崇兵陈一欢孙婧婧裘刚龚小慧魏东
- 一种双膦酸盐-核酸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膦酸盐‑核酸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向滚环扩增反应溶液中加入二价金属离子后,再加入双膦酸盐,进行滚环扩增反应,制得膦酸盐‑核酸纳米颗粒。其中,滚环扩增反应溶液中含有环形DNA模板。本发明...
- 胡勇杨兴森范钰
- 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救治策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发生的病因、诊断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98例新生儿气胸的病因、诊治手段及预后。结果98例气胸患儿中,足月儿71例,早产儿27例;自发性气胸10例,非自发性气胸88例,分别给予原发病治疗、胸腔穿刺排气、胸腔闭式引流及机械通气等救治措施后,治愈88例,好转8例,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气胸与剖官产、窒息复苏时正压通气过度、胎粪吸入、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机械通气等因素有关,绝大部分继发于肺部疾病。预防早产和窒息,避免错误的气道加压,可减少气胸的发生。
- 秦丽刘霞黄绮薇胡勇裘刚
- 关键词:气胸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