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坚方
- 作品数:59 被引量:173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普通科技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卡托普利抗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卡托普利的抗肝硬化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对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 毛忠懿陶立刚吴雄健胡坚方
-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卡托普利
- P-选择素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P-选择素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根据有无蛋白尿分为三个亚组:2型糖尿病无蛋白尿组(A组)52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41例和2型糖尿病临床蛋白尿组(C组)50例]及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检测空腹血糖的水平;采用电泳仪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采用特种蛋白分析仪免疫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P-选择素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临床蛋白尿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高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而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高于糖尿病无蛋白尿组(P<0.01)。2型糖尿病的P-选择素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均呈正相关(r分别0.40、0.84、0.87,P均<0.01)。结论:血清P-选择素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之一。
- 王友莲胡坚方曾黎峰聂磊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P-选择素
- 内毒素与TNF-α所致肝损害的关系及其治疗被引量:5
- 2008年
- 梗阻性黄疸(OJ)多由结石、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等原因所致,术后并发症和多器官损害发生率较高,故常常将其与危重病联系起来。肝脏因其免疫的特殊性往往成为众多致病因素攻击的首选靶器官。有证据表明,内毒素、TNF-α与肝损害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其中TNF-α在肝损害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阻断其生成将有可能大大减少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本文旨在通过阐述TNF-α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机制,从而来探讨几种抗TNF-α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 程飞胡坚方
- 关键词:内毒素梗阻性黄疸肝损害药物治疗
- 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中AMD3100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归巢的作用
- 2010年
- 目的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与CXCR4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MD3100孵育的BMMNC分别输注给四氯化碳构建的急性肝损伤SD大鼠,观察肝脏损伤修复作用,研究外源性骨髓单个核细胞是否通过SDF-1/CXCR4生物学轴归巢至受损肝脏。方法以四氯化碳作为肝脏毒剂,构建SD大鼠肝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BMMNC移植(Ⅰ)组、AMD3100+BMMNC(Ⅱ)组、肝损伤对照(Ⅲ)组、正常健康SD大鼠(Ⅳ)组,每组各6只大鼠,III组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溶液,I组和II组经腹腔注射CCl424h后,分别经鼠尾静脉途径输入BMMNC和AMD3100孵育的BMMNC,正常健康SD大鼠不做任何处理,1周后,取血测定肝功能、计算死亡率及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不同剂量的CCl4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而0.45mL/100g剂量较好地模拟了急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且稳定性较好。移植后1周,I组大鼠死亡率约为17%,II组死亡率约为83%,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大鼠肝功能明显好于II和III组(P<0.05),同时肝脏的病理形态有所好转。结论 CCl40.45mL/100g腹腔注射可以很好构建SD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BMMNC移植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AMD3100对BMMNC向受损肝脏归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胡坚方柳晓霞金成豪路名芝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四氯化碳肝损伤AMD3100归巢细胞移植
- 单形和多形标志物法测定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通过时间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和评价单形标志物和多形标志物法测定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通过时间。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单形和多形不透X线标志物法分别测定全结肠通过时间,结合临床资料数据对照比较。结果实验1(单形标志物法)和实验2(多形标志物法)便秘组和对照组的TG-ITT、MITT、RCTT、LCTT、SR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和实验2组50﹪TGITT和80﹪TGITT摄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标志物法进行结肠通过时间测定优于单形标志物法。
- 刘涛胡坚方张欢
- 关键词:不透X线标志物功能性便秘
- 2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脂质测定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5年
- 2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脂质测定临床分析王友莲,胡坚方,彭乐,袁中平,桂晓美(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330006)人体内的自由基可引发多价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而生成过氧化脂质,其终末产物为丙二醛(MDA),MDA能使蛋白质、核酸、脂...
- 王友莲胡坚方彭乐袁中平桂晓美
-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
- 口服炔诺孕酮致药物性肝炎被引量:1
- 2002年
- 胡坚方徐志丹
- 关键词:炔诺孕酮药物性肝炎药物不良反应避孕药
-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冷藏活性保护测定
- 胡坚方汪照函陈朋果邓长青雷雪扬
-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Ki-67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8年
- 目的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与胃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相关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取胃癌标本共88例作为试验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标本1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确定检测部位。结果Ki-67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二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9.4%和26.7%,P〈0.001,Ki-67抗原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二者的阳性率分别为92.2%和62.5%,P=0.036。结论Ki-67抗原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对胃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 予季胡坚方王东旺
- 关键词:胃癌KI-67抗原组织芯片免疫组化
- 避孕药致药物性肝炎误诊1例报道
- 2001年
- 胡坚方罗小江
- 关键词:避孕药药物性肝炎误诊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