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靖域
- 作品数:15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肾运脾法治疗便秘30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益肾运脾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用补中益气汤合济川煎加味治疗。结果: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补中益气汤合济川煎治疗便秘效果较好。
- 顾三元胥靖域沈涛
- 关键词:便秘
- 内皮素-1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与结肠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和结肠组织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结肠损害的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30只,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予改良单纯烟熏法干预,取肺和结肠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肺和结肠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肺和结肠组织中ET-1的含量。结果:对照组肺和结肠组织无明显改变。模型组逐渐出现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I型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结肠黏膜及黏膜下炎细胞浸润,部分微绒毛消失,线粒体肿胀,黏膜下固有层胶原纤维增生、见成纤维母细胞;ELISA法示ET-1在模型组肺和结肠组织表达同时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大鼠可出现结肠病理损害,与其肺部病变的时间和程度相关,ET-1可能介导了"肺病及肠"的病理传变。
- 王宝家杨宇唐洪屈郑秀丽商绍东王恩成胥靖域谭蔡麟
-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肺与大肠相表里
- 浅议温病中的汗法被引量:1
- 2013年
- 温热病有易化燥伤阴的特点,历代医家注重顾护阴液。汗为人体五液之一,常常体现体内津液的盛衰,故在温病治疗中,医者常担心汗法应用失当而造成他病。对此,笔者就温病汗法做出讨论,以期对学者有所裨益。
- 王菊杨宇周士杰陈禹霖胥靖域王宝家
- 关键词:温热病汗法学术探讨
- 从胃肠功能及CGRP表达变化探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对结肠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对结肠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进行大鼠慢性支气管炎的造模,在不同时间段通过比较粪便干湿重、粪便含水率、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并对大鼠肺肠组织切片,测量肺肠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含量。结果:病理上,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慢性炎症改变,结肠组织出现炎症改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开始后第20天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肺肠CGRP表达明显增加(P<0.01);在第50天,模型组大鼠粪便干重明显增加,粪便含水率明显降低,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肺肠CGRP表达明显增加(P<0.01);在第70天,模型组大鼠粪便湿重明显减轻,干重明显增加,粪便含水率明显降低,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肺肠CGRP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大鼠慢性支气管炎会引起肠组织病变,CGRP参与肺病及肠传变过程,是肺病及肠病理传变的介质之一。
- 唐洪屈杨宇王宝家郑秀丽胥靖域谭蔡麟陈云慧
-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辨治老年癃闭十法被引量:2
- 2014年
- 老年癃闭是以小便滴沥不畅,甚或不通为表现的疾病。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1982-2009年间辨治老年癃闭文献27篇(含病例487例),总结出健脾补中,化气行水法;化痰散结,利水通淋法;滋肾泻火,通关利窍法;温阳益气,补肾利水法;宣肺清热,通利水道法;清利湿热,利水通淋法;行瘀散结,清利水道法;疏理气机,通利小便法;清热化瘀,益肾利水法;清心导赤,通利水道法等10类老年癃闭治疗大法及代表方剂,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阐释。目的在于开拓和提高临床治疗老年癃闭的组方用药思路与水平,从而提高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
- 顾三元胥靖域沈涛
- 关键词:老年癃闭代表方剂
- TGF-β1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通过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探索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7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40只,RNBS灌肠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在第8、29、50天每组处死10只大鼠,取结肠组织,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测定结肠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脱落,组织结构破坏不完整,黏膜上皮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可见黏膜表面糜烂、小溃疡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GF-β1表达在第8、29、50天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GF-β1的表达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胥靖域顾三元王菊王宝家唐红屈
- 关键词:TGF-Β1HE染色溃疡性结肠炎
- 从肺肠微生态角度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被引量:54
- 2014年
- 目的:采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肺病模型(慢性支气管炎)和大鼠肠病模型(溃疡性结肠炎),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粪便做菌群的培养、计数和种类鉴别观察。结果:当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时,肺肠之间的部分菌群可出现同步规律性变化。或同步增多,或同步减少,或在肺增多的在肠减少,或在肠减少的在肺增多。当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时,部分肺肠菌群可出现同步规律性变化。或同步增多,或同步减少。结论:从微生态菌群变化角度说明,肺病可以及肠,肠病也可以及肺,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肺病及肠"的途径和表现形式之一。肺肠微生态学上的菌群对应规律性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之一,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部分微生态学实验依据。
- 胥靖域顾三元王菊杨宇
-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微生态学
- “肠病治肺”对相关信号通路及肺肠微生态的影响
- 目的:通过复制SD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同步观察治疗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肺肠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以及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找寻肺肠微生态菌群变化规律,探讨“肠病及肺”病理传变机制及物质基础,从而为...
- 胥靖域
-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菌群
- 文献传递
- 《医方考》中黄芪配伍规律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医方考》中黄芪的配伍规律,为临床正确使用黄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医方考》中载有黄芪的方剂,对方剂中与黄芪配伍的药物进行功效分类,对每类药物的高频药物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医方考》中记载有黄芪的方剂共41首,其中与黄芪配伍的药物类别前5位的是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各类药物中与黄芪配伍频率最高的是甘草(28次),其次有人参(27次)、当归(25次)、白术(15次)等。当黄芪发挥不同功效时候也有相应的高频药物配伍。结论黄芪多与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配伍使用,在其发挥不同功效时应联合此功效下的特异性配伍用药。
- 胥靖域顾三元沈涛
- 关键词:中药配伍方剂
- 基于方剂框架理论的四逆散源流探讨被引量:7
- 2017年
- 文章立足探讨四逆散的源流,运用方剂框架理论,从组方、配伍、功用、主治、用法、分类六大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四逆散的源流,了解四逆散的来龙去脉,便于全面掌握,准确应用,从而提高中医临床运用成方与创新方的水平。
- 胥靖域顾三元文跃强沈涛
- 关键词:四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