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梦芳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吡柔比星
  • 3篇化疗
  • 3篇辅助化疗
  • 3篇表柔比星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敏感性
  • 1篇亚群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治疗乳腺癌
  • 1篇蒽环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亚群

机构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作者

  • 4篇臧梦芳
  • 3篇谷峰
  • 3篇只向成
  • 3篇张敏
  • 2篇付丽
  • 1篇张咏梅
  • 1篇智英辉
  • 1篇翟震
  • 1篇李春艳
  • 1篇陈晓娇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癌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及有效性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通过检测原代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来综合评估吡柔比星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就诊的12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肿组织,采用胶原凝胶体包埋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法培养原代乳腺痛细胞,检测其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敏感性;并同时将139例Ⅱ b~Ⅲ C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及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4~6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并观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的变化及毒副反应.通过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6年收治的1241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所应用的化疗方案,将其分为CA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氟尿嘧啶)组及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预后.结果 原代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3);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87.8%,TAC组和TEC组的总有效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临床部分缓解率以及病情稳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过程中两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便秘、心脏毒性、肝肾功能异常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TAC组胃肠道反应(恶心或呕吐)为46.5%,低于TEC组的66.2%(P=0.019):CAF组与CEF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78%,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82%,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吡柔比星及表柔比星在药物敏感性检测方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方面、乳腺癌治疗的远期疗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吡柔比星可以与表柔比星一样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一线药物.
臧梦芳张咏梅智英辉翟震张敏谷峰付丽只向成
关键词:乳腺肿瘤蒽环类新辅助化疗
TAC、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效果比较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比较TAC、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13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AC组71例和TEC组68例,分别采用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及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4~6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观察肿瘤、腋窝淋巴结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AC组总有效率(RR)、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临床部分缓解率(cPR)以及病情稳定(SD)率分别为88.7%、11.3%、28.2%、60.6%和11.3%,TEC组分别为86.8%、10.3%、26.5%、60.3%和13.2%,两组相比P均〉0.05。化疗过程中两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便秘、心脏毒性、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相比P均〉0.05。TAC组胃肠道反应(恶心或呕吐)发生率为46.5%,低于TEC组的66.2%(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均达100%。结论用TAC、TEC方案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臧梦芳只向成张敏谷峰
关键词:吡柔比星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
应用CD-DST法比较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在乳腺癌中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比乳腺癌原代培养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来评估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在乳腺癌中敏感性的差别,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12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采用胶原凝胶体包埋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法培养原代乳腺癌细胞,检测其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敏感性。结果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743);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1),Spearm an相关系数为0.294。结论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无差异,且乳腺癌细胞对两组药物的敏感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吡柔比星可以与表柔比星一样作为乳腺癌的常规化疗药物。CD-DST方法可以作为指导临床选择蒽环类药物的有效方法。
臧梦芳陈晓娇李春艳张敏谷峰付丽只向成
关键词:吡柔比星表柔比星乳腺肿瘤辅助化疗敏感性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D44+CD24-ESA+表型的细胞亚群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原代细胞及人乳腺癌细胞系1028中CD44+CD24-ESA+细胞亚群的比例,探讨CD44+CD24-ESA+是否为乳腺癌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探讨体内及体外化疗对CD44+CD24-ESA+细胞亚...
臧梦芳
关键词: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