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月琴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细胞
  • 7篇树突
  • 7篇树突状
  • 7篇树突状细胞
  • 7篇免疫
  • 4篇晚期
  • 4篇细胞治疗
  • 4篇疗效
  • 4篇临床疗效
  • 4篇DC-CIK
  • 3篇人粒细胞
  • 3篇树突状细胞疫...
  • 3篇重组人粒细胞
  • 3篇重组人粒细胞...
  • 3篇细胞集落
  • 3篇细胞免疫
  • 3篇细胞疫苗
  • 3篇粒细胞
  • 3篇粒细胞巨噬细...
  • 3篇粒细胞巨噬细...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81...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8...

作者

  • 12篇艾月琴
  • 10篇张闯
  • 10篇贾绍昌
  • 9篇高艳荣
  • 9篇张燕
  • 9篇江龙委
  • 4篇胡建华
  • 4篇蔡凯
  • 3篇黄伟谦
  • 3篇郑劼
  • 3篇姚露
  • 3篇赵华
  • 1篇余书勇
  • 1篇杨爱珍
  • 1篇王昌惠
  • 1篇陈江汉
  • 1篇蔡凯
  • 1篇王琴
  • 1篇肖梅
  • 1篇宗晓福

传媒

  • 4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IK细胞联合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自体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输注同步化疗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自体CIK细胞输注同步联合紫杉醇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7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评估后客观有效率(CR+PR)88%。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3+CD4+比例和CD4+CD25+Treg细胞比例下降。治疗后血清中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同步输注联合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Th1类细胞因子水平,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治疗手段。
肖梅艾月琴张闯张燕高艳荣胡建华贾绍昌
关键词:卵巢癌
rhG-CSF与rhGM-CSF动员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DC疫苗的数量及免疫学表型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疫苗过程中,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ted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
江龙委蔡凯黄伟谦张燕高艳荣张闯艾月琴贾绍昌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疫苗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文献传递
AECOP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H)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212例AECOPD患者,根据是否并发PH分为PH组与非PH组。调查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并发PH的危险因素。【结果】212例AE-COPD患者并发PH40例,发生率18.87%。单因素分析两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居住地、年发作次数、吸烟史、动脉氧分压(PaCO2)异常升高、左心房内径(I。AD)、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中性粒细胞比率(N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OR=2.544,%95CI:0.632-7.998)、MPV〉12 fl(OR=2.143,%95CI:0.432-6.324)、年发作次数≥2次(OR=2.354,0A95CI:0.533-6.876)、吸烟史(OR=2.655,0A95CI:0.765-8.124)、PaC02异常升高(OR=2.332,%95CI:0.544-6.756)是AECOPD并发P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ECOPD易并发PH,而农村居民、MPV〉12f1、年发作次数≥2次、吸烟史、PaCO2异常升高均会增加PH发生风险。
艾月琴路东明张文娟仇玉萍陈建华卜令颖
关键词:肺疾病
DC-CIK细胞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自体DC-CIK细胞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1年8月至2016年1月解放军第81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收治的28例Ⅳ期卵巢癌患者的PBMC,经实验室体外诱导培养获得DC和CIK细胞。DC通过卵巢癌细胞(HO-8910)裂解物致敏后与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观察DC-CIK细胞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经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ORR为7.1%(2/28),DCR为64.3%(18/28);12、36、5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有75%、53%和42%。经DC-CIK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比例显著升高[(23.35±7.52)%vs(29.49±8.16)%;t=-3.340,P<0.01],CD4^+/CD8^+比例显著下降[(1.61±0.84)%vs(1.21±0.74)%;t=2.785,P<0.05],CD3^+、CD3^+CD4^+、CD3^-CD56^+、CD4^+CD25^+细胞比例及CA125、CA199、TSGF水平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DC-CIK细胞治疗可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状态,提高其中远期生存率,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郑劼江龙委姚露陆晓杨爱珍艾月琴张燕张闯黄伟谦高艳荣赵华胡建华贾绍昌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晚期卵巢癌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疗效
DC-CIK免疫细胞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自体DC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解放军第81医院进行DC-CIK细胞治疗的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分析患者生存期,评价远期疗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预后因素,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结果: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经DC-CIK细胞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38.1%(16/42),疾病控制率为61.9%(26/42);1年生存率为59%,2年生存率为48%,3年生存率为48%;肿瘤标记物CA153治疗后显著性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除辅助性T细胞(CD3^+CD4^+)水平显著性升高外,其他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性变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P=0.012)、治疗前CA153水平(P=0.000)是DC-CIK细胞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CA153水平(P=0.003)是DC-CIK细胞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经DC-CIK细胞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产生临床获益,安全可行。
姚露张燕黄伟谦艾月琴郑劼高艳荣张闯赵华胡建华江龙委贾绍昌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乳腺癌免疫细胞治疗临床疗效
DC-CIK细胞治疗局部晚期和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局部晚期和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集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在解放军第81医院生物治疗科治疗的24例Ⅲ~Ⅳ期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体外诱导培养DC和CIK细胞。DC经胰腺癌细胞株(PANC-1)裂解物致敏后与CIK细胞回输至胰腺癌患者,观察DC-CIK细胞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以及临床疗效。结果:DC-CIK细胞治疗3个月后,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均P<0.05),CD4+/CD8+比值升高[(1.1±0.7)vs(1.5±0.9),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在治疗后1个月[(382.8±277.7)vs(213.8±214.6),P<0.05]和治疗后3个月[(213.8±214.6)vs(154.0±118.2),P<0.01)持续下降。24例患者无1例完全缓解,其中3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17例疾病进展;治疗有效率为12.5%,疾病控制率为29.2%;中位生存期为5.7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33%,9个月生存率为27%。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结论:DC-CIK细胞治疗局部晚期和晚期胰腺癌患者安全可行,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并产生临床获益。
蔡凯艾月琴张闯高艳荣郭树霖江龙委张燕贾绍昌
关键词:胰腺癌调节性T细胞CA19-9
侵及肺的播散性隐球菌病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 7例患者中,呼吸系统为首发症状2例,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4例,发热为首发症状1例。3例患者具有基础疾病史,1例患者有鸽粪接触史。2例无基础疾病者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的症状,而无呼吸系统症状,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3例有基础疾病者肺部影像学呈肺炎样表现,均有呼吸系统症状;2例学龄前儿童肺部影像学呈弥漫性改变,但亦无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6例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中,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治疗。
宗晓福王昌惠陈江汉王琴艾月琴
关键词:播散性隐球菌病
rhG-CSF与rhGM-CSF动员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后DC疫苗数量及功能变化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利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过程中,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进行动员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并比较两者作为动员试剂的优劣。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1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进行DC疫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34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rhG-CSF动员者69例,rhGM-CSF动员者65例。rhG-CSF动员组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前1天行rhG-CSF皮下注射3μg/(kg·d),rhGM-CSF动员组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前1天行rhGMCSF皮下注射3μg/(kg·d)。比较两组动员前后血常规变化的差异;分析两组采集终产品中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C)数量及表型,检测体外培养所得DC的数量、表型及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动员后rhGM-CSF动员组单核细胞增高值高于rhG-CSF动员组(P≤0.001),但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值低于rhG-CSF动员组(P≤0.001),其余血常规项目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hGMCSF动员组采集终产品中单个核细胞数量高于rhG-CSF动员组(P=0.046),而CD14+单核细胞的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hGM-CSF动员组最终诱导所得DC数量高于rh GCSF动员组(P=0.011),且DC细胞表面分子HLA-DR的表达高于rhG-CSF动员组(P=0.001),其余CD80、CD86,CD83、CD11C、CD54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DC细胞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制备DC疫苗的过程中,使用rhGM-CSF动员比rhG-CSF更有优势。
江龙委蔡凯黄伟谦张燕张闯高艳荣艾月琴贾绍昌丁蓉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疫苗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单核细胞
DC-CIK细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评价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解放军第81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收治的142例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经实验室体外诱导培养DC和CIK细胞。DC细胞通过结肠癌细胞株COLO 320或直肠癌细胞株HCT-116裂解物致敏后与CIK细胞回输至结直肠癌患者,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4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16.2%,疾病控制率为60.6%;1年生存率为47%,2年生存率为31%,3年生存率为31%;经细胞治疗后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3+CD56+NK细胞、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均无显著变化;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15)、治疗次数(P=0.037)及治疗前CEA值的正常与否为DC-CIK治疗结直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次数(P=0.024)和年龄(P=0.015)与DC-CIK治疗结直肠癌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可能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远期生存率,可产生临床获益,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郑劼江龙委姚露艾月琴张燕黄伟谦高艳荣张闯赵华胡建华贾绍昌余书勇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晚期结直肠癌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疗效
DC-CIK细胞辅助治疗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50例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影响DC-CIK治疗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10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第81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收治的50例黑色素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经实验室体外诱导培养DC和CIK细胞,DC通过多肽组合致敏后与CIK细胞回输给患者,观察DC-CIK细胞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50例黑色素瘤患者经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67%,2年生存率为58%,3年生存率为52%,5年生存率为41%,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2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为23个月。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26 3),CD3+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0.012 3),CD3+CD4^+、CD3+CD8+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细胞治疗疗程、TNM分期、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以及血清LDH水平为DC-CIK辅助治疗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清LDH水平与DC-CIK辅助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结论DC-CIK细胞治疗可以延长黑色素瘤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张启婷江龙委赵华孔丹丹郑劼艾月琴张燕高艳荣张闯胡健华贾绍昌
关键词:黑色素瘤树突状细胞临床疗效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