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菊红 作品数:30 被引量:193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当基督教遭遇地方——《存在的问题》读后感 2014年 《存在的问题:一个超越圣经的非洲教派》(A Problem of Presence:Beyond Scripture in an African Church)是美国人类学者马休·恩格克对(Matthew Engelke)津巴布韦一个基督教派的研究。这个教派在津巴布韦的影响比较大,其最大特点是不看重《圣经》,教会不鼓励信徒读《圣经》,以星期五作为礼拜日。 艾菊红关键词:基督教 读后感 《圣经》 教派 信徒 教会 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动态过程——历史与现今的陇南宕昌藏族 被引量:8 2009年 位于"藏彝走廊"东北部的甘肃省陇南地区宕昌县,历来是多族群及其文化交汇、融合、冲撞频频发生的地带。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介绍了当地政府、知识分子和宕昌藏族自己对于宕昌藏族族群身份的争论,分析了历史上和当今宕昌地区族群认同与变化的情况及其原因,论证了族群认同实际上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共同作用下的一个不断重构的主观动态过程。 艾菊红关键词:族群 动态过程 文化空间视阈下的传统村落可持续性保护——以湘西凤凰为例 被引量:16 2017年 本文通过对湘西凤凰传统村落保护的实地调研,采用"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的概念分析凤凰传统村落保护的方式与前景。认为在文化空间视阈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强调人的主体性,是综合性、本土性和活态性的保护,使文化在这样的空间中存续、发展,从而使传统村落的保护走一条可持续性的保护发展之道。 艾菊红关键词:传统村落 文化空间 金平傣族女性及其原始宗教信仰 被引量:3 2003年 居住在云南省南部的金平傣族与其他地区的傣族相比 ,他们大都不信仰小乘佛教 ,却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金平傣族女性在其宗教活动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金平傣族女性神灵、女巫以及普通女性在宗教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描述 ,指出在金平傣族宗教活动中存在着对女性既排斥又尊崇的两重性 。 艾菊红关键词:女性 原始宗教信仰 宗教活动 泼水节与古代上巳节的比较 被引量:5 2003年 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傣族地区的泼水节和我国古代上巳节是两个水的节日。作者通过对这两个节日的比较说明,由于在人们的思维深处存在着相同的结构模式,作为万物之源的水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心目中也就有着相同的象征含义,因而产生了在仪式上几乎相同的节日。 艾菊红关键词:泼水节 上巳节 思维 傣族水文化研究 傣族是一个滨水而居的民族,他们喜水、爱水又崇水,在与自然长期共存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水文化。正因为水文化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又把傣族称为一个水的民族。本文正是对傣族水文化所做的专项研究,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和对... 艾菊红关键词:傣族 水文化 民族学 “第三届土著/少数民族国际会议”综述 2005年 艾菊红关键词:少数民族 土著 驻华大使馆 人类学 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6 2007年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旅游场域"进行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开发模式中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在"旅游场域"中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的方式。指出"旅游场域"中的三种资本之间的良性循环,需要两个重要环节:良好的社区参与、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方案。这是保证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 艾菊红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 旅游场域 社区参与 传统文化保护 我的生态民族学研究经历——罗康隆教授采访记(上) 被引量:2 2019年 罗康隆教授主要介绍了自己走上生态民族学研究道路的契机,以及他主要从事湘、黔、桂地区的生态民族学研究。同时,罗教授就他在研究当中对于国内外生态人类学和其他人类学理论的应用,重新思考了文化的定义,提出了文化应分为"文化"与"文化事实体系"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如何理解"原生态文化","文化制衡"理论,以及"民族生境"等概念。体现了罗教授从事生态民族学研究三十多年来,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应用和思考,并期望形成适合中国民族地区生态研究的理论和话语。 艾菊红 罗康隆关键词:生态民族学 文化 傣族服饰与傣族水的生态环境 <正>服饰作为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在其结构层面上,覆盖着地理环境、人文沉淀和语言表知等各种因素,所以生存环境决定着服饰的形态、特点和文化内涵。首先,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为不同的服饰类型的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在傣... 艾菊红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