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翠玲
- 作品数:50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342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脏移植的护理
- 目的:总结本中心实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肾脏移植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从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共实施的342例DCD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受体的半年,1年,3年和5年人/肾存活率,移植...
- 陈锷黄丽娟肖云刘彩艳苏翠玲
- 肾移植受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肾移植术后因尿路感染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尿液检查确诊,包括大肠埃希菌6例,白色念珠菌2例,屎肠球菌2例,大肠杆菌2例,真菌...
- 黄丽娟陈锷苏翠玲
- 肝移植术后心血管并发症19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 2009年
-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常见心血管并发症可能的原因及护理进行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192例肝移植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要点。结果:高血压173例,心衰21例,心肌缺血性疾病16例。结论:心血管并发症是肝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临床症状的改变,注意维持出入量平衡,合理的用药护理对降低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苏翠玲高燕娜叶海丹
-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
- 一例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合并压疮的皮肤护理
- 本文介绍了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合并压疮的皮肤护理的经验,皮肤护理是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之一,我院对一例术前合并压疮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治疗和护理,术后恢复良好。
- 张利峰陈利芬黄婉琳张红霞曾丽珍苏翠玲罗新春
- 关键词:肝移植皮肤护理围手术期
- 文献传递
- 2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6
- 2005年
- 分析了2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认为与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感染、胆道吻合的方式等有关。本组16例(22.54%)为服用免疫抑剂所致;2例(2.82%)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2 例(2.82%)是因腹腔感染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8例(11.27%)是采用胆总管空肠Roux Y吻合术式的肝移植术后患者。提出了预防和护理肝移植术后腹泻的措施,包括正确评估腹泻,根据腹泻的性质进行饮食指导,注意治疗用药的效果观察,预防水电解质紊乱、肛周皮肤糜烂等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
- 张红霞陈琪尔陈利芬何晓顺曾丽珍张利峰苏翠玲朱晓峰
-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腹泻护理
- 再次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护理干预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再次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对94例再次肾移植中的18例CMV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心理、糖尿病、排斥反应、用药、预防感染及自我护理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18例CMV肺炎患者治愈12例,死亡6例,死亡患者中有3例已发生肾功能衰竭,另3例为移植肾带功死亡。结论:CMV肺炎对再次肾移植患者的人/肾存活有重要影响,早期护理干预是预防再次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关键。
- 陈雪霞叶海丹李向芝苏翠玲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肾移植护理干预
- 随访期间对肝移植受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探讨
- 本文探讨对肝移植受者随访期间实施长期有效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服药指导,自我病情观察知识,饮食指导,与健康相关的日常生活知识,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直接交流,指导阅读,电话咨询,肝移植病友会;并及...
- 张利峰黄婉琳陈雪霞张红霞曾丽珍陈锷苏翠玲
- 关键词:肝移植术肝移植受者健康教育心理支持
- 文献传递
- 1例亲属活体供小肠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活体小肠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术后生存率。方法:通过对1例亲属活体小肠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治疗,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小肠移植术后41d和65d时,通过肠镜监测和病理活检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分别给予抗排斥、抗病毒治疗,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和加强基础护理,病情得到控制。结论:采用肠镜监测和病理活检,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及早发现小肠移植术后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可以提高移植后患者的生存率。
- 陈锷杨莉高燕娜苏翠玲刘彩艳许红璐
- 关键词:小肠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13例的护理
- 肝移植患者常由于白细胞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侵袭性操作较多,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比其他实体器官移植更高。文献报道曲霉菌在肝移植的发生率为5%~20%,其平均死亡率高达50%~90%,我院近6年来共施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手术...
- 叶海丹苏翠玲曾丽珍高燕娜
- 文献传递
- 儿童肾移植术后早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护理特点(附3例报道)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术后早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儿的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例肾移植术后1周尿蛋白转阴,28 d后再次出尿蛋白,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无效,血浆置换治疗后再给予静脉滴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尿蛋白显著减少;术后8个月余再次出现大量尿蛋白,继续给予血浆置换后静脉滴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有效,术后3年余尿蛋白转阴。1例在术后第4天即出现大量尿蛋白,即给予血浆置换,疗程中结合药物治疗,术后7个月余尿蛋白转阴并持续稳定。1例术后13 d出现尿蛋白阳性,因反复感染,术后2个月余,感染控制后行血浆置换,疗程中给予药物治疗,24 h尿蛋白定量最低可降至1.004 g。3例患儿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儿童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于术后出现较早,需严密观察病情,以利于早诊断、早治疗,针对不同治疗方式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并加强门诊随访,可提高移植肾存活率,促进患儿康复。
- 梁红梅奉茂星苏翠玲张桓熙梁小玲
- 关键词:儿童肾移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蛋白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