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玲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淋巴结转移比率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比率(LNR)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后总生存、无疾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3年3月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299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4或者N+)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OC曲线分析法获得预测生存结局的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299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0%,5年无疾病生存率为25%。LNR取值0.21(21%)能较好地预测生存及预后。低LNR组(LNR≤0.21)的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无病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高LNR组(LNR>0.21),分别为59.6月(vs 39.5月,P=0.000)和30.0月(vs 19.5月,P=0.00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除了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脉管受侵、病检淋巴结总数、pN分期以及TNM分期以外,LNR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LNR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和无疾病生存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
- 周荻荣玲白永瑞叶明
- 关键词:直肠癌预后
- 129例局限中晚期直肠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局限中晚期直肠癌(LARC)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的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LARC术后给予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129例(ⅡA期23例,ⅡB期10例,ⅡC期7例,ⅢA期5例,ⅢB期60例,ⅢC 24例),采用适形或调强的放疗方式以及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病理和治疗方案等数据材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计算方法、Log-rank单因素检验分析预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计算阳性淋巴结率截点,利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预后。结果 129例患者随访率为99.23%,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患者的1、3和5年整体生存率(OS)分别为90.7%、57.4%和44.3%。患者的1、3和5年无疾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2.1%、46.1%和41.0%。单因素分析法分析预后时发现,N分组、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和CA199水平、癌结节、分化程度、阳性淋巴结率、血红蛋白(HGB)以及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9个独立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分化程度(P=0.041)、T浸润深度(P=0.046)、癌结节(P=0.002)、N分组(P=0.002)、术后辅助化疗(P=0.006)、治疗前CA199(P=0.062)、治疗前HGB(P=0.001)、治疗后CEA(P=0.022)、治疗后CA199(P=0.000),按其检验统计量值大小排列,依次为N分组、治疗后CA199、治疗前HGB、癌结节、T浸润深度、术后辅助化疗、分化程度、治疗后CEA和治疗前CA199。结论在多学科会诊开展前,术前无法接受新辅助治疗的LARC患者中,给予术后放疗联合化疗的效果肯定;同时,术后病理中的淋巴结、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癌结节、HGB、CEA和CA199水平与OS及DFS明显相关。
- 荣玲周荻戴立言侯艳丽白永瑞宋少莉
- 关键词:直肠癌放化疗预后
-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在中晚期直肠癌肿瘤进展价值
- 荣玲胡斌戴立言马秀梅白永瑞宋少莉
-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在中晚期直肠癌肿瘤进展价值
- 荣玲胡斌戴立言马秀梅叶明白永瑞
- 膀胱及小肠受量对直肠癌术后放疗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膀胱平均受量及直肠受量对放射性膀胱炎及放射性肠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后给予放疗的患者130例,收集临床因素、病理因素、放疗因素资料,统计放疗后6个月内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情况。结果:放疗因素中,膀胱壁平均照射剂量对放射性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即膀胱壁剂量越高,副反应发生率越大;当膀胱壁平均剂量达到49.12 Gy时,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小肠平均剂量控制在50 Gy以下,其值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膀胱壁平均受量控制在49.12 Gy以下,对减少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有意义。
- 荣玲周荻戴立言叶明白永瑞宋少莉
- 关键词:直肠癌放疗副反应
- 全脑放疗与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60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补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病例,34例接受了单纯全脑放疗(30Gy/10次~39Gy/13次),26例采用全脑放疗(30Gy/10次)加SRS,周边剂量10Gy~24Gy。[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加SRS治疗与仅单纯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0个月和6.0个月(P=0.041)。多发脑转移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0个月和5.6个月(P=0.021)。年龄<65岁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6个月和5.8个月(P=0.033)。确诊NSCLC治疗后发生脑转移者两种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和6.9个月(P=0.007)。[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加SRS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 侯艳丽白永瑞朱义文曹鸿斌荣玲黄仁华
- 关键词: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
- 53例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后电子线照射治疗远期随访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分析瘢痕疙瘩切除术后采用电子线照射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对53例瘢痕疙瘩患者于手术切除后24 h内开始行放射治疗,根据不同部位手术切口深度不同,采用直线加速器6 ~ 12 Mev电子线行伤口局部垂直照射,照射野大小为手术切口长径双侧各外放0.5 ~2.0 cm,中位值1.0 cm,短径各外放0.75 ~2.50 cm,中位值1.25 cm.每天1次,每次3.5 Gy,照射3~10次,中位值4次,照射疗程3~21 d,中位值4d,放疗总剂量为8~20 Gy,中位值14 Gy.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随访18 ~63个月,中位值34个月,总体局部控制有效率79.7%.总剂量大于14 Gy和小于14 Gy的病例,3年局部控制有效率分别为81.6%和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是45.3%、9.9%(P =0.008),多因素分析也显示性别是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36).结论 手术与电子线照射结合是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总剂量高于14 Gy时,有更高的局部控制率趋势.性别是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性预后因素.
- 荣玲武晓莉侯艳丽马秀梅叶明白永瑞
- 关键词:外科手术放射疗法瘢痕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