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硕
-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HBsAg下降幅度对疗效预测分析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BsAg下降幅度对疗效预测分析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分析模块和显示器,具体预测分析流程包括:根据24周疗效评价预测24‑48周的治疗方案、根据48周疗效评价预测49‑72周的治疗方案、根据72周疗效评价预...
- 高志良谢冬英邓洪林炳亮彭亮莫志硕 赵绮毅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对比与思考被引量:7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疗方案更新迅速,相关内容不断增加,可能引起医务工作者对知识要点把控不准确。本文将试行第三版至试行第七版的诊疗方案进行解读,对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标准以及治疗等进行对比。同时针对目前COVID-19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事宜进行探讨。
- 莫志硕朱建芸沙柳平崇雨田张宇锋
- 关键词:诊疗方案抗病毒治疗
- 临床医学实习生对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调查
- 2022年
-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实习生对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提出改革建议。方法: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实习生标准预防知识水平及教学需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91%实习生在实习前有学习标准预防,测试平均分为(56.26±8.43)分,57.4%不及格。大部分实习生认为标准预防知识很重要,应该在实习前进行学习。结论:实习生对标准预防知识掌握不牢固,实习科室以及带教老师对标准预防教育重视度不足,应当建立系统化的标准预防教学。
- 莫志硕赵志新高志良张晓红
- 关键词:实习生教学
-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的调查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接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推广新冠疫苗接种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对中山大学本科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基本情况、接种意愿、新冠肺炎知识、新冠疫苗认知情况,根据接种意愿分为接种同意组以及接种犹豫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接种犹豫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完成问卷的328名大学生中,258人(78.66%)同意接种,接种犹豫组以年龄小、低年级、非医学专业为主。两组对新冠肺炎常识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发现“担心国内疫情反复”、“响应政府号召”、“医务人员的建议对接种意愿存在重大影响”等是接种犹豫的负性影响因素,“被动要求接种”、“一年级”是接种犹豫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新冠疫苗接种存在犹豫,有必要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责任心,从而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 朱翔雷姿颖刘丹丹莫志硕
- 关键词:疫苗接种影响因素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被引量:1
- 2020年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主要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80%的病例出现在孕30周之后,主要的表现是皮肤瘙痒,实验室检查发现有胆汁酸升高。国外报道发病率0.1%~45.6%不等,也就是说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中,每6个孕妇就有1个会得ICP。
- 莫志硕
-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皮肤瘙痒胆汁酸中晚期发病率
- 一种优化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率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筛选对象、根据24周疗效评价选择25‑48周的治疗方案、根据48周疗效评价选择49‑72周的治疗方案、根据72周疗效评价选择73‑96周的治疗方案。本发明明...
- 高志良谢冬英邓洪林炳亮彭亮莫志硕 赵绮毅
- 25例裂头蚴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2年8月-2011年5月确诊的25例裂头蚴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治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其中22例为食源性感染,1例为接触性感染;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型14例、皮肤型7例、内脏型3例、眼裂头蚴病1例。25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3例内脏型患者的嗜酸粒细胞均升高,其他22例患者中仅1例嗜酸粒细胞升高;23例行寄生虫抗体全套检查,其中22例患者裂头蚴抗体阳性;14例中枢型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可见病灶;11例患者行病灶手术切除或活检术,其中8例可见虫体。该病首诊误诊率80%。经治疗后18例治愈,7例症状缓解。结论食源性感染成为裂头蚴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中枢型为主;嗜酸粒细胞检测正常不能排除该病,血清学检查有重要诊断意义。
- 莫志硕李新华雷姿颖谢冬英
- 关键词:裂头蚴病流行病学
- 广东省病原未明的内脏蠕虫蚴移行症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病原未明的内脏蠕虫蚴移行症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方法对广东14例临床诊断为内脏蠕虫蚴移行症并经病原治疗治愈的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误诊情况和治疗疗效。结果内脏蠕虫蚴移行症患者多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淡水鱼生、虾生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间断发热、腹痛、皮疹,嗜酸粒细胞均明显升高,肝脏受累比例高达92.9%(13/14),受累肝脏超声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首诊误诊率高达78.6%(11/14)。使用吡喹酮或阿苯达唑驱虫治疗效果好。结论内脏蠕虫蚴移行症与不良饮食习惯相关,首诊误诊率高,驱虫治疗效果好。
- 雷姿颖朱建芸莫志硕谢冬英
- 关键词:幼虫移行症内脏吡喹酮阿苯达唑
- 不同HBeAg状态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150例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对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的生化学、血清学、病毒学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eAg阳性及阴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9.9±9.2)岁与(46.4±12.7)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之间AST、ALT、总胆红素、清蛋白、总胆固醇、胆碱酯酶、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水平无统计学差异;HBeAg阳性组好转率为35.0%(14/40)、HBeAg阴性组为36.4%(40/110)(P=0.519);两组的HBsAg定量、HBV-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低病毒载量(HBeAg阳性组HBV DNA<20000IU/mL,HBeAg阴性组HBV DNA<2000IU/mL)组与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组HBV DNA>20000IU/mL,HBeAg阴性组HBV DNA>2000IU/mL)组好转率分别为11.5%(3/26)、43.0%(49/114)(P=0.002)。结论不同HBeAg的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化学、血清学改变及预后无明显差异,但HBV DNA载量可能对预后有影响。
- 莫志硕李新华雷姿颖谢冬英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乙型肝炎HBEAGHBVDNA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2019年
- 慢乙肝的危害HBV感染人体后并不一定发生炎症,很多出生时就感染了HBV的婴幼儿以及儿童,即使体内有大量的HBV,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足够强大,仍然可与HBV和谐共处,该人群中大多数患者并无肝功能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壮年时期,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后,便可能会对HBV进行清除。由于HBV藏匿于肝脏细胞内,杀伤病毒的过程就会引起肝脏细胞的损伤,产生肝脏炎症。
- 莫志硕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