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磊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绍兴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3篇造影
  • 3篇腺癌
  • 3篇超声造影
  • 2篇性病
  • 2篇血流
  • 2篇血栓
  • 2篇胰腺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下肢
  • 2篇内镜
  • 2篇内镜超声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病变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机构

  • 9篇绍兴市中医院
  • 2篇绍兴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董磊
  • 7篇沈晓青
  • 6篇胡琴
  • 2篇丁峰
  • 2篇郭平波
  • 1篇黄伟刚
  • 1篇金秀娥
  • 1篇夏国园
  • 1篇樊胜华
  • 1篇冯卫中
  • 1篇沈晓清
  • 1篇王海明
  • 1篇王鑫

传媒

  • 3篇中国乡村医药
  • 3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江苏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实时超声造影术鉴别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胰腺局灶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直径2 cm以下病灶,且恶性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胰腺局灶性病变的常规检查手段包括超声、CT、MRI等,但敏感性较低,且对病变性质的鉴别有一定难度,往往需依靠手术或病理学检查确诊。近年来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onru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愈发受到临床重视,它能够实时、连续、动态地观察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反映组织器官的微循环,对胰腺局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能力。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胰腺局灶性病变的CEUS及常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CEUS对胰腺局灶性病变性质鉴别价值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
胡琴董磊沈晓青樊胜华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特征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术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超声图像特征
超声造影对胰腺假性囊肿、囊腺瘤及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胰腺假性囊肿、囊腺瘤及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对71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及CEUS图像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两种方法的定性诊断能力。结果71例胰腺囊性病变中,胰腺假性囊肿32、囊腺瘤24例,囊腺癌15例;CEUS在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分别为84.4%、93.0%和86.7%、88.7%,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56.3%、80.3%和53.3%、74.6%(x2=6.06、4.92、3.97、4.71,均P〈0.05)。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囊腺瘤与囊腺癌在影像学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常规超声结合CEUS有助于提高胰腺囊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胡琴董磊沈晓清金秀娥王海明
关键词:胰腺囊性病变胰腺假性囊肿囊腺瘤囊腺癌超声造影
内镜超声联合CA19-9对胰腺癌早期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胰腺癌是一种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癌抗原19-9(CA19-9)是目前胰腺癌诊断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可切除性、术前分期、预后等判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超声(EUS)检查术已成为诊断胰腺疾病,尤其是“小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CT.本研究联合应用EUS检查和CA19-9检测,探讨两者对胰腺癌早期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价值.
沈晓青董磊
关键词:CA19-9小胰腺癌术前分期内镜超声消化系统肿瘤
超声对气压治疗泵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超声对气压治疗泵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低分子肝素钠4000 IU皮下注射,每日1次。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予气压泵治疗,每次20分钟,每日3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4天,采用彩色超声评价治疗前后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以及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双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PT、APTT水平接近,联合组下肢DVT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治疗泵联合低分子肝素可促进ICU患者下肢血液流动,改善凝血功能,有效预防下肢DVT形成。
胡琴严可凤董磊
关键词:超声ICU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与超声检测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及超声对血栓吸收情况评价。方法将62例骨科大手术术后DVT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连用1周;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疼痛缓解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治疗后血栓变化。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联合组各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超声评价有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于骨科手术后下肢DVT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促进血栓吸收,缓解疼痛症状;超声技术有助于准确评价血栓的血流信号改变,及时观察临床疗效。
胡琴董磊沈晓青
关键词: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中西医结合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治疗预后较好,但术后易复发.甲状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超过90%,约20%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可出现复发转移,其中8%死于甲状腺癌[1].甲状腺癌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及时发现复发癌,常用的方法包括CT、MRI、全身放射性核素131I扫描等,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能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的血流情况及血流参数,
董磊沈晓青黄伟刚夏国园胡琴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复发诊断术后内分泌系统放射性核素
基于超声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基于超声的效果评价。方法:将86例T2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饮食运动指导、降糖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流参数和狭窄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BG、2h PG和Hb Alc均降低(P<0.05),治疗组2h PG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右侧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升高程度及阻力指数(RI)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肢动脉狭窄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优化血糖控制,改善下肢血流,而CDFI有助于识别下肢病变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时评估临床疗效和病情进展情况,值得推广。
郭平波董磊沈晓青胡琴丁峰王鑫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加味补阳还五汤血流参数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绍兴市中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变化,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4.1%),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峰值流速变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降低心肌缺血总负荷,改善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而超声技术可有效评价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受损情况,对于及时掌握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郭平波董磊沈晓青丁峰冯卫中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通心络胶囊血管内皮功能
超声造影和内镜超声弹性成像在胰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胰腺癌是一种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特殊,发病隐匿,缺乏明显的症状及体征,一旦被发现,50%以上患者已进展为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5%,而早期胰腺癌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60%~70%.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目前,超声造影技术(CEUS)已成为临床上用于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较为灵敏的方法,但其定性诊断仍存在困难.近年来出现的内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多用于乳腺、甲状腺检查,但对胰腺病变鉴别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胰腺病变的超声造影和内镜超声弹性成像特征,探讨二者联合检查对胰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董磊沈晓青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技术良恶性疾病内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