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肿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PC基因Ala499Val、Lys939Gln多态与食管癌、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关联被引量:2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XPC基因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该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可能通过SNP位点碱基的改变影响其修复能力及疾病易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XPC基因第8外显子Ala499Val及第15外显子Lys939GlnSNP与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guamouscell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cardiacadenocorcinoma,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327例ESCC患者、253例GCA患者和612名健康对照的XPC基因第8外显子Ala499Val及第15外显子Lys939GlnSNP的基因型。结果:ESCC患者组、GCA患者组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阳性个体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可增加ESCC、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和年龄校正后的OR=1.76和1.77,95%CI=1.34~2.32和1.31~2.39)。ESCC患者组和对照组的XPC基因第8外显子C、T等位基因频率及C/C、C/T、T/T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GCA患者组T等位基因频率(26.5%)显著低于对照组(32.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6.12,P=0.01);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GCA的发病风险(OR=0.62,95%CI=0.45~0.84)。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吸烟个体和家族史阴性个体GCA的发病风险(OR均等于0.57,95%CI=0.36~0.91和0.37~0.88)。在ESCC、GCA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XPC第15外显子A、C等位基因频率及A/A、A/C、C/C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非吸烟个体ESCC的发病风险(OR=2.05,95%CI=1.15~3.66)。单体型分析显示,A/T、A/C、C/T、C/C四种单体型,在ESCC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GCA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
- 周荣秒李琰王娜张晓娟董秀娟郭炜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贲门肿瘤XPC肿瘤易感性
- XRCC5基因多态性与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XRCC5为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其表达异常、活性紊乱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XRCC5基因多态性与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329例ESCC患者、255名GCA患者和631例健康对照人群XRCC5C74468A、G74582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的基因型分布。结果:XRCC5基因C74468A C和A的等位基因频率及C/C、A/C、A/A基因型频率在ESCC、GCA及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UGIC)家族史分层分析发现,携带A等位基因(A/C+A/A基因型)可能降低上消化道肿瘤阳性家族史人群的ESCC、GCA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吸烟校正后的OR分别为0.58和0.61,95%CI分别为0.38~0.90和0.38~0.97)。XRCC5G74582A基因G、A等位基因频率及A/A、A/G、G/G基因型频率在ESCC、GCA及对照组之间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层分析发现,携带G等位基因(A/G+G/G基因型)可能降低上消化道肿瘤阳性家族史人群的GCA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吸烟校正后的OR为0.63,95%CI为0.40~0.98)。两多态性位点联合分析显示,ESCC、GC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单体型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XRCC5C74468A A等位基因(A/C+A/A基因型)可能降低磁县和涉县上消化道肿瘤阳性家族史人群的ESCC、GCA发病风险。而G74582A G等位基因(A/G+G/G基因型)可能仅降低该地区上消化道肿瘤阳性家族史人群的GCA发病风险。
- 董秀娟王娜郭炜周荣秒张晓娟李琰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食管肿瘤贲门肿瘤遗传易感性
- 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贲门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PD第10外显子Asp312Asn及第23外显子Lys751Gl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贲门腺癌(GCA)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327例ESCC患者、253例GCA患者和612例健康对照的XPD基因第10外显子Asp312Asn及第23外显子Lys751Gln的SNP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以及单体型与ESCC、GCA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ESCC、GCA患者组中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阳性个体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可增加ESCC、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校正后的OR=1.80和1.75,95%CI=1.36~2.38和1.29~2.36)。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C等位基因(A/C或C/C基因型)可显著降低非吸烟个体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校正后的OR=0.50,95%CI=0.26~0.98)。结论:XPD基因Asp312Asn、Lys751Gln SNP可能与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人群ESCC、GCA的发病风险无关,但分层分析发现携带第23外显子A/C或C/C基因型可能降低非吸烟个体GCA的发病风险。
- 周荣秒李琰王娜董秀娟张晓娟郭炜
- 关键词:XPD
- MMP-13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分析河北省磁、涉县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和贲门腺癌(GCA)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始点上游77bp处A/G多态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旨在探讨此基因多态性与ESCC、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16名ESCC患者、243名GCA患者和609名健康对照的MMP-13A-77GSNP的基因型。结果表明,MMP-13SNP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两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其总体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吸烟状况分层分析发现,吸烟组中GCA患者组与对照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27.1%、44.1%、28.8%和17.8%、60.5%、21.7%,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9.01,P=0.01),GCA患者组A/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A/A基因型比较,A/G基因型可能减少吸烟个体GCA的发病风险(DR=0.48,95% CI=0.28—0.83)。认为MMP-13基因A-77GSNP可能与河北省磁、涉县人群的食管癌、贲门癌发病风险无关;但A/G基因型对吸烟人群的GCA发病可能具有防护作用。
- 张晓娟郭炜王娜周荣秒董秀娟李琰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贲门腺癌MMP-13基因多态性肿瘤易感性
- p16(CDKN2/MTS-1/INK4α)基因C540G和C580T多态性与食管癌及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
- 目的探讨p16(CDKN2/MTS-1/INK4α)基因第3外显子3’非编码区C540G和C580T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高发区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贲门腺癌(GC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
- 王娜李琰郭炜董秀娟张健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