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杨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结节的3T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并优化b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CT检查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71例,并经手术、穿刺活检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其中良性结节41例,恶性结节30例,全部行3.0T MRI胸部常规T1WI、T2WI和DWI检查,DWI采用附加三维容积匀场技术并减小相位方向视野,b值选择300、600、900和1200s/mm^2,测量各b值下肺结节的ADC值,并绘制各b值下ADC值诊断的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得出相关诊断效能,依此获得合理的b值。结果:良恶性肺结节的ADC值均随b值增加而逐渐变小,各组中均显示恶性结节的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结节(t=4.58~6.33,P〈0.01)。不同b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00、0.839、0.878及0.873,均有诊断意义(AUC〉0.5);b=900s/mm^2时获得的ADC值诊断效能最大,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最佳阈值为1.228×10^-3mm^2/s,其敏感性83.3%,特异性91.2%。结论: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b值900s/mm^2时的ADC值诊断效能较高。
- 潘江峰应明亮李惠民卢金花蒋杨潘勇浩舒锦尔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肺结节的3T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
- 目的 探讨利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并优化b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CT检查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71例,并经手术、穿刺活检...
- 潘江峰应明亮卢金花蒋杨潘勇浩舒锦尔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肺结节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优化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采用容积匀场和矩形视野采集技术的磁共振扩散加权(DWI)扫描方式进行肺结节成像的价值。方法:连续的25例肺结节患者纳入研究,采用3.0T MRI超导成像仪(Philips Achieva 3.0T TX)进行DWI,先进行常规扫描(普通匀场、正方形视野采集),然后改进方式扫描(容积匀场、矩形采集),B值为0、300、600、900和1200s/mm2。两位资深胸部影像医生和一位技师共同评价两组图像,测量各组图像的AppCNR、SNR以及肺结节ADC值,并统计分析。结果:改进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2.56±0.04)高于常规组(1.52±0.06)(P<0.05)。改进组各B值图像的AppCNR和SNR均对应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间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附加容积匀场并减小相位方向视野的DWI扫描方式可以提高图像质量且不影响ADC值。
- 蒋杨潘江峰应明亮舒锦尔李惠民
- 关键词:肺结节扩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影响因素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价值以及导致其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3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断并治疗的221例肺部周围性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总结其诊断准确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21例患者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出140例恶性肿瘤,后经证实,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为88.61%,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咯血和呼吸困难。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术并发症影响的单因素分析中,年龄〉60岁,病灶大小≤3cm、穿刺深度〉5cm、合并肺部疾病、穿刺时间≥20min、穿刺次数〉1次、病灶胸膜距离〉1cm的患者并发症发生均较高(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60岁,病灶大小≤3cm、穿刺深度〉5cm、合并肺部疾病、穿刺时间≥20min、穿刺次数〉1次是导致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针对患者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案并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有利于减少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
- 蒋杨潘江锋董科应明亮
-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