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信息社会设计与艺术的融合与拓展
- 2007年
-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设计的艺术内涵提出了更高的企盼。设计正在向艺术靠拢,艺术与设计不再泾渭分明。设计产品的艺术价值,已经成为商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设计与艺术的融合与拓展,推进了大众化艺术的进程。
- 蒋玉张华亮
- 关键词:艺术大众化
- 茶叶外包装设计的风格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茶叶外包装是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纽带,具有保护商品、促进宣传、激发购买欲望的作用,优秀的包装设计能够提高商品的整体竞争力,提升品牌及企业形象,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本文介绍了茶叶包装的基本形式,分析了茶叶包装设计的风格定位问题,指出当今茶叶包装设计主要分为庄重华丽型、简洁典雅型、民族特色型和新颖时尚型四种风格,最后强调茶叶外包装设计无论采用何种风格类型,都应当立足于商品的民族性与文化性,注重突出商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以独特的异域特色和极高的文化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 蒋玉
- 关键词:茶叶民族文化
- 跨界与融合——浅谈设计与艺术跨界的成因被引量:3
- 2013年
- 在当代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商业与艺术、设计与流行文化、纯艺术与设计之间相互交织与重叠,跨界与融合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标签。在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当代设计从意识形态到服务对象都发生了变化,艺术、消费文化、设计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设计与艺术跨界实践在当代创意产业发展、社会生活、经济与文化建设等众多方面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 蒋玉
- 关键词:跨界消费文化艺术设计
- 浅谈艺术的大众化转型被引量:1
- 2007年
-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冲击下,艺术的形态和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艺术与消费文化、艺术与设计之间的界限已日渐模糊,艺术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实现了为大众服务的转型。
- 蒋玉张华亮
- 关键词:艺术非物质跨界
- 中西文化跨越在美国动漫电影中的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当前,美国动漫电影产业的发展势头蓬蓬勃勃、十分迅猛。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发现美国对动漫电影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顺利地跨越了地区文化差异的障碍,将美国的动漫电影推广到全世界,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主要对美国动漫电影跨文化策略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题材的跨越、价值观的融合、全球的大众传播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其发展轨迹和探究它的发展规律,以期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志士仁人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和积极的启示。
- 苏波蒋玉
- 关键词:动漫电影跨文化
- 从艺术设计跨界的价值创造分析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性需求
- 2013年
- 从当前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探讨社会性需求对发展创意产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艺术设计跨界的成功经验为例,分析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模式,研究如何通过社会性需求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分析和研究作为消费主体的人的社会性需求来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给予消费者正面积极的产品情感体验,改变过去忽视人的真正需求以过度消费来实现经济利益,造成大量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市场经济形态。
- 蒋玉
- 关键词:创意产业
- 《构城·北京》系列作品
- 2017年
- 设计说明:北京于我是座巨大的“动”城,不断生长的重重环线将历史的皇城层层包围,置身于人为缔造的若干的“空间”,内心充盈的是踏实与轿傲,有容乃大,大气醇和,多元文化交融的信息让我深感受益。由此,我的作品《构城·北京》通过摄影来收集素材.
- 蒋玉
- 关键词:设计说明文化交融摄影
- 从创意产业的社会性需求看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的可实行性
- 2013年
- 本文从当代创意产业中艺术设计跨界的热点现象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讨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改革的发展策略。把社会需求和教改方向紧密结合,以课程设置为框架探讨教改的实施方案。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从可持续的、发展的、社会价值创造的角度探讨设计教育跨学科改革的意义所在。
- 蒋玉
-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
- 解读愉悦图形设计
- 2007年
- 对愉悦图形的解读是结合视觉艺术心理学和社会学,消费学,行为学的重要课程。美国设计家普罗斯曾说“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给,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设计是人的设计,它满足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 蒋玉
-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设计家
- 高校设计专业开设布艺手工实践选修课探讨——以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布为材课程为例
- 2018年
- 以布为材的课程,以艺术的个性化教育为前提,作为专业课的有益补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提升审美意识。以布为材的课程设置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语言的表现力,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学生是该课程的主角,通过实践来亲身感受艺术创造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兴趣。
- 蒋玉
- 关键词: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