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群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49例屈光不正儿童眼屈光状态变化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观察屈光不正儿童眼屈光状态变化的规律。方法:选择3~10岁屈光不正儿童经常规检查,无眼部器质性病变或显斜者,用1%阿托品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视网膜检影验光后,连续3年追踪观察。每年验光1次。结果:3年来的主要表现为远视等效球镜值增加,球镜度减少,远视散光明显增多P<0.01,近视度数逐年增加P<0.01。结论:屈光不正儿童,其屈光度及屈光是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为了确保儿童斜视弱视的治疗,在对屈光不正儿童处方配镜时,要重视追踪管理,散光和屈光参差的不稳定性必须加以者虑.不能像成人那样多年使用一付眼镜。
- 蒋群
- 关键词:屈光不正儿童眼屈光状态屈光度混合散光
- MiR-200b在高糖环境下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Mi R-200b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 RECs)的作用机制。方法在高糖或正常环境培养h REC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200b表达。Mi R-200b转染h RECs,并且用MTT法检测高糖环境下Mi R-200b对h RECs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VEGF和TGF-β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转染Mi R-200b后,h RECs中Mi R-200b表达升高,而VEGF和TGF-β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与高糖组相比,转染Mi R-200b后h RECs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Mi R-200b可能通过改变VEGF和TGF-β1的表达,调节REC细胞生长和增殖,从而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
- 蒋群朱小华刘新民刘建明
-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 白屈菜赤碱对大鼠肺组织的长期毒性作用及其对肺组织中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白屈菜赤碱对大鼠肺组织形态的长期毒性作用及其对大鼠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引起大鼠肺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和低、中及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给予3.7、5.6和8.4mg·kg^-1白屈菜赤碱),每组30只。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累积死亡率最高,其次为中和低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各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低于低和中剂量白屈菜赤碱组(P<0.05)。白屈菜赤碱能引起大鼠肺充血和血性腹水。HE染色,随着白屈菜赤碱剂量的增加,各剂量白屈莱赤碱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加重。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P<0.05);与低和中剂量白屈菜赤碱组比较,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与低和中剂量白屈菜赤碱组比较,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白屈菜赤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对大鼠肺组织产生长期毒性作用,中和高剂量白屈菜赤碱可能通过NF-κB活化和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加重中毒性肺损伤。
- 刘建明刘宸辰刘新民曾明蒋群
- 关键词:长期毒性核转录因子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
- 高糖环境下mircoRNA-200b影响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micro RNA-200b(mi R-200b)影响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 RECs)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正常和高糖环境下培养h REC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 R-200b表达。分别用mi R-200b和特异性mi R-200b抑制剂转染h RECs,并且用噻唑蓝法检测高糖环境下mi R-200b对h RECs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测定h RECs转染mi R-200b和mi R-200b抑制剂后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和m 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VEGF、TGF-β1 m 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转染mi R-200b后,h RECs中mi R-200b表达升高,而VEGF、TGF-β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与高糖组比较,h RECs增殖受到抑制(P<0.05)。结论 mi R-200b通过改变VEGF和TGF-β1的表达,调节h RECs生长和增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 蒋群朱小华刘建明李兵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 Stargardt′s病的临床观察(附69例报道)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Stargardt′s病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69例 13 8眼Stargardt′s病的临床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资料 ,分析其视力损害程度、年龄分布状态及病灶表现形态。结果 :视力 0 0 2~ 0 1者 115眼 (83 3 3 % ) ,0 2~ 0 5者 2 3眼 (16 66% ) ;近视力最高Jr =2、最低Jr =0。其中 10岁前起病者3 3例、 11~ 2 0岁起病者 2 6例、 2 1~ 3 0岁起病 4例、 3 1~ 40岁起病 6例。病灶形态 :①单纯黄斑病灶型 2 4例 48眼 ;②黄斑病灶联合眼底黄色斑点型 2 9例 5 4眼 ;③黄斑病灶与后极部色素脱失相融合型 16例 3 2眼。第三型病灶形态与前两型病灶在起病年龄与病程长短方面差别无明显意义 (P >0 0 5 )。三种病灶形态的病变程度差别亦无意义 (P >0 0 5 )。结论 :①Stargardt′s病对视力的影响较大 ,但暂未见到视力全部丧失的病人 ;②Stargardt′s病主要出现于青少年时期 ,亦可在成年人后期发病 ;③黄斑病灶与后极部色素脱失融合为一体的特殊病灶可能是Stargardt′s病的另一种特殊的FFA变异形态。
- 唐朝珍姜德咏聂爱光曹丹蒋群
- 关键词:色素上皮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