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蒯建科

作品数:36 被引量:143H指数: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麻醉
  • 6篇新生大鼠
  • 6篇硬膜
  • 6篇硬膜外
  • 6篇受体
  • 4篇手术
  • 4篇氯胺酮
  • 4篇谷氨酸
  • 4篇海马
  • 4篇氨酸
  • 4篇出血
  • 3篇低氧
  • 3篇心肌
  • 3篇休克
  • 3篇血性
  • 3篇异氟醚
  • 3篇输血
  • 3篇术后
  • 3篇突触
  • 3篇缺血

机构

  • 3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石景山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市石景山...

作者

  • 36篇蒯建科
  • 20篇柴伟
  • 17篇张凤林
  • 16篇于代华
  • 16篇姚立农
  • 15篇杨永慧
  • 11篇孙绪德
  • 7篇高昌俊
  • 7篇赵晖
  • 6篇梁韶军
  • 5篇张贵和
  • 5篇曾小莉
  • 5篇彭德民
  • 5篇赵晓玲
  • 3篇段爱萍
  • 2篇任鹏程
  • 2篇门巧娟
  • 2篇刘春丽
  • 2篇谢冲
  • 2篇张旭东

传媒

  • 7篇临床麻醉学杂...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写作...
  • 2篇2006西部...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第16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肢骨关节疾病术后经硬膜外注射曲马多和咪唑安定的镇痛效果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曲马多和咪唑安定对下肢骨关节疾病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与呼吸情况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4-04/2005-04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的6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骨关节疾病手术的患者,经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曲马多联合咪唑安定组、单纯曲马多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实施手术,关腹时,曲马多联合咪唑安定组将曲马多100mg和咪唑安定2.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单纯曲马多组将曲马多1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均一次性缓慢注入硬膜外腔。监测注药前、注药后10,20,30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心电图变化。PrinceHennry疼痛评分标准评价镇痛效果,同时记录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曲马多联合咪唑安定组疼痛评分为(1.25±1.10)分,疼痛完全缓解率为87%;单纯曲马多组疼痛评分为(1.75±1.12)分,疼痛完全缓解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曲马多联合咪唑安定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单纯曲马多组[(15.4±4.4),(10.9±0.9)h,P<0.01]。②两组用药前、注药后10,20,30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后硬膜外注入曲马多和咪唑安定可提供确切的镇痛效果,且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稳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后镇痛方法。
蒯建科柴伟于代华赵晖姚立农杨永慧张凤林
关键词:镇痛曲马朵咪达唑仑
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对单肺通气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 观察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对单肺通气(OLV)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8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单肺通气组(Pro-OLV组)、异氟醚单肺通气组(Iso-OLV组)、丙泊酚双肺通气组(Pro-TLV组)和异氟醚双肺通气组(Iso-TLV组),每组12例.于开胸前(T0)、OLV后(TLV组于开胸后)30 min(T1)、90 min(T2)、15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NO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OLV组T1~T4时的SOD活性降低,MDA浓度及NO浓度升高(P〈0.01),而TLV组无明显变化.与TLV组比较,OLV组T1~T4时的SOD活性降低,MDA及NO浓度升高(P〈0.01).结论 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均不能减轻OLV时氧化应激反应.
赵晓玲曾小莉谢冲杨永慧高昌俊蒯建科于代华柴伟姚立农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醚单肺通气氧化应激
Delta阿片受体参与低氧预处理减轻心肺复苏脑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delta阿片受体(DOR)是否参与了低氧预处理(HPC)对心肺复苏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大鼠接受为期7d的HPC后,建立大鼠窒息性心肺复苏脑损伤模型,随机均分为五组:心跳停止(CA)组(A组)、HPC+CA组(B组)、Naltrindole(NTI,DOR特异性拮抗药)+CA组(C组)、HPC+人工脑脊液(ACSF)+CA组(D组)及HPC+NTI+CA组(E组)。A组仅建立心肺复苏模型;C组大鼠在窒息前30min经侧脑室注入含50nmolNTI的ACSF10μl;B、D、E组均接受连续7d的HPC,HPC结束后24h,B组大鼠接受气管插管、8min窒息以及心肺复苏;而D组和E组大鼠则在窒息前30min分别经侧脑室注入含0或50nmolNTI的ACSF10μl。观察复苏成功率并对存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观察复苏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及凋亡情况。结果 HPC改善心肺复苏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抑制早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增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的数量,而DOR拮抗药Naltrindole明显消除了HPC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在HPC减轻心肺复苏大鼠脑损伤的过程中,DOR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昌俊孙绪德张贵和牛江涛蒯建科柴伟
关键词:心跳停止全脑缺血低氧预处理
麻醉药物对发育中大鼠脑形态学的影响
全身麻醉药物的中枢作用部位尚无最终定论,但已基本明确全身麻醉药主要影响突触传递功能,通过抑制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增强抑制性突触传递产生麻醉作用.麻醉药对神经元突触膜受体通道和递质水平的影响,在中枢神经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是否会...
姚立农韩丽春蒯建科柴伟
关键词:麻醉药物脑形态学突触传递
文献传递
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术后意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评价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下,异丙酚复合阿曲库铵、舒芬太尼静脉全麻(观察组)及异丙酚复合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分别对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ASA评级Ⅰ~Ⅱ,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术前让患者观察并熟记5张相似图片中的1张图片。术中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维持麻醉,通过调控血浆靶浓度使BIS维持在50~60之间。记录麻醉诱导前(基数)、气管插管后、气腹后、术毕、拔管后、唤之可醒和认图时的BIS值,术毕停药到唤之可醒的时间和唤之可醒时的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在麻醉恢复室让患者从术前观察的5张图片中挑选出熟记的图片,记录结果和BIS值以及从唤之可醒到可清楚认图的时间。术后24h随访,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身体恢复进度和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均可正确辨认术前所看图片并回答切题;对照组20例患者中12例能辨认且对答切题,其余8例术后苏醒时间延长,无法辨认术前所看图片或回答不切题。术后的身体恢复进度VAS评分为(72±12)分;心理状况VAS评分为(73±15)分。结论:异丙酚复合阿曲库铵、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对术后意识和认知功能恢复无影响,而异丙酚复合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方式可使术后苏醒时间延长,对术后意识和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张凤林刘春丽蒯建科
关键词:异丙酚脑电双频指数全身麻醉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对海马突触素的影响。方法:1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与氯胺酮组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麻醉诱导时分别腹腔注射氯胺酮100和50mg/kg,以后每小时追加首次剂量的1/2,维持麻醉6h。麻醉后21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后取海马标本行突触素免疫组化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A值。结果:氯胺酮可导致大鼠的认知功能的降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P<0.05),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之间海马突触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新生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突触素表达。
蒯建科孙绪德高昌俊杨永慧姚立农柴伟曹一战
关键词:氯胺酮海马突触素
发挥卫训队作用 培养卫勤人才
2003年
王亚华朱道生廖胜利张凤林蒯建科
关键词:卫训队
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新生1周Wistar大鼠4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A组)吸人空气,B、C组分别吸入1.8%和1.2%异氟醚6 h,D、E组分别吸人1.8%、1.2%异氟醚3次,1次/日,2h/次。吸入异氟醚后3周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包括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测试,认知功能测试完毕后立即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NMDAR_2)及谷氨酸转运体(GLAST)的表达。结果吸入异氟醚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降低,海马NMDAR_2和GLAST表达增加,吸入高浓度异氟醚后海马NMDAR_2和GLAST表达增加更明显,单次吸入和多次吸入异氟醚后海马NMDAR_2和GLAS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可降低新生大鼠认知功能,与上调海马NMDAR_2及GLAST表达有关。
蒯建科姚立农于代华张凤林彭德民杨永慧柴伟
关键词:异氟醚谷氨酸海马
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商品名称万汶)溶液对实验犬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后观察血液流变特性和凝血指标的变化,为围术期AHHD方案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犬随机分为万汶组(A组)和林格氏液组(B组),各10只。麻醉后以60 m l/kg,15 m l/m in分别输注,达到高容量血液稀释状态,并维持血循环指标在正常范围。检测稀释前(T1)、稀释后30 m in(T2)及稀释后60 m in(T3)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等。结果:①AHHD后两组全血黏度、Hct均降低,A组的全血黏度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而B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且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②A组在AHHD后PT、APTT与T1相比有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定量降低显著,并与B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万汶行一定程度AHHD对实验犬可以保持血液循环功能稳定,优化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对凝血功能影响小。
牛纪元柴伟孙绪德刘晓峰杨永慧蒯建科
关键词:血液循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血液流变学凝血
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和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的影响。方法新生1周Wistar大鼠4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A组)吸入空气;B、C组分别吸入1.8%和1.2%异氟醚6 h,D、E组分别吸入1.8%、1.2%异氟醚3次,1次/d,2 h/次。吸入异氟醚后3周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包括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测试,然后取大鼠海马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突触素表达。结果吸入异氟醚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降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P〈0.05),吸入高浓度异氟醚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更明显,单次吸入和多次吸入异氟醚海马突触素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异氟醚可降低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突触素表达。
蒯建科柴伟孙绪德于代华张凤林彭德民杨永慧姚立农
关键词:突触蛋白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