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牙周
  • 3篇缺氧
  • 3篇细胞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口腔
  • 3篇口腔流行病学
  • 2篇牙周膜
  • 2篇牙周膜成纤维
  • 2篇牙周炎
  • 2篇增殖
  • 2篇龋病
  • 2篇龈沟液
  • 2篇细胞增殖
  • 2篇官兵
  • 2篇海拔
  • 2篇海拔高
  • 2篇海拔高度
  • 2篇不同海拔
  • 2篇不同海拔高度
  • 2篇部队官兵

机构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藏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115...

作者

  • 9篇蒲东全
  • 6篇刘鲁川
  • 6篇张海元
  • 2篇刘娜
  • 2篇孔耀
  • 2篇周霞
  • 2篇杨苏平
  • 1篇朱立强
  • 1篇刘福玉
  • 1篇苏军
  • 1篇许蜀闽
  • 1篇宋远雄
  • 1篇毛永利
  • 1篇余少华

传媒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全国第三次牙...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铒: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机制和特点被引量:4
2015年
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L)治疗牙本质敏感症主要是利用其热效应,激光作用于牙体的敏感部位并产生高温,熔融的牙本质小管表面的有机物变性凝固并封闭牙本质小管,管内液体流动性降低而产生脱敏效果。激光照射改变神经纤维膜对钠和钾离子的通透性,使神经末稍动作电位增加,兴奋性降低,进一步起到镇痛的作用。Er:YAGL具有较高的抑菌和杀菌能力,止血作用强,可增加牙本质的抗酸性能,对牙髓组织损伤小。Er:YAGL有着较好的即刻及远期效果,且投照部位明确,收效快,适用于单颗牙、多颗牙甚至全口牙敏感症的改善和恢复。Er:YAGL的吸水性较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和CO2激光高,可以有效地消融牙本质和釉质,因此,Er:YAGL在牙本质敏感症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Er:YAGL的脱敏机制和特点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余少华蒲东全刘鲁川
关键词:牙本质敏感症脱敏治疗
不同海拔高度部队的驻军官兵龋病调查研究
目的:为提高高原驻军官兵口腔健康提供参考依据,了解高原驻军官兵的龋病流行情况。方法:以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新疆叶城、西藏林芝、拉萨、那曲、日喀则驻军官兵为调查样本,按照海拔高度分平原、2900 m、3700 m、4...
蒲东全刘鲁川宋远雄张海元毛永利朱立强
关键词:龋病口腔流行病学海拔高度部队官兵
文献传递
高原驻军官兵口腔保健行为与牙周病、龋病的调查分析
目的和意义: 牙周病、龋病是人类口腔的两大主要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牙周病会导致牙龈炎症、牙周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最终可致牙齿脱落;龋病破坏牙体硬组织,可逐渐造成龋洞、残冠和残根,也可导致牙齿丧失。有资料...
蒲东全
关键词:口腔流行病学口腔保健牙周病龋病
文献传递
模拟高原条件下牙周炎动物模型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的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模拟高原条件下建立SD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检测其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以探索高原牙周炎发病机制。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平原对照组(A组)、平原牙周炎组(B组)、高原对照组(C组)、高原牙周炎组(D组)、平原牙周炎模型判定组(E组)、高原牙周炎模型判定组(F组),每组10只。B组和E组,D组和F组分别建立平原牙周炎和高原牙周炎动物模型,8周后E、F组判定造模成功,采用ELISA法检测剩余4组大鼠龈沟液中CRP浓度变化。结果A、B、C、D组龈沟液中CRP浓度分别为(6.33±1.58)、(13.47±1.98)、(7.76±1.84)、(16.26±2.14)μg/ml,B组与A组,D组与C组,C组与A组,D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D组升高最为显著。结论高原牙周炎组大鼠龈沟液中的CRP水平高于平原牙周炎组,提示高原环境下牙周炎的病变程度更严重。
周霞刘鲁川孔耀蒲东全杨苏平张海元
关键词:模拟高原条件C-反应蛋白牙周炎动物模型龈沟液
牙髓失活剂引起下唇麻木1例被引量:2
2003年
苏军蒲东全
关键词:牙髓失活剂下唇麻木亚砷酸并发症
缺氧对牙周炎大鼠龈沟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平原常氧和模拟高原缺氧条件下慢性牙周炎SD大鼠模型龈沟液(GCF)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的变化,以探讨sICAM-1与高原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平原对照组(A组)、平原牙周炎组(B组)、缺氧对照组(C组)、缺氧牙周炎组(D组),每组10只。B、D组大鼠分别建立平原、高原牙周炎模型,A、C组分别作为平原、高原对照组。8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4组大鼠GCF中sICAM-1浓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A、B、C、D组GCF中sICAM-1浓度分别为21.98±2.93、32.20±3.80、23.44±3.81、36.64±2.64ng/ml,B组与A组、D组与C组、C组与A组、D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缺氧牙周炎组大鼠GCF中的sICAM-1水平高于平原牙周炎组,提示高原缺氧环境对机体的免疫黏附能力有一定影响。
周霞刘鲁川孔耀蒲东全杨苏平张海元
关键词:缺氧牙周炎胞间黏附分子1牙龈缝液
缺氧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S),观察缺氧对其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PLFS,随机分为21%O2对照组和10%、5%、2%O2缺氧组,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HPLFS增殖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12h、24h,缺氧对细胞增殖随缺氧程度呈依赖性增强,但重度缺氧(2%O2)24h组具有统计学差异;48h、72h,重度缺氧组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下,重度缺氧24h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明显增多,细胞突起增多;72h细胞发生退变,溶酶体增多。结论:长期重度缺氧条件下,牙周膜的改建和修复功能降低,可能是高原牙周疾病多发、牙周组织破坏较重的重要原因。
张海元刘鲁川刘福玉许蜀闽刘娜蒲东全
关键词:缺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超微结构
不同海拔高度部队驻军官兵牙周健康调查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海拔高度、不同驻守时间驻军人员的牙周健康状况。方法:以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叶城、西藏林芝、拉萨、那曲、日喀则驻军官兵l300人为调查样本,按照海拔分为平原、2900m、3700m、4500m组和高原驻守时间:1年组、2~4年组、5~9年组、≥10年组,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基本方法,检查官兵口腔4个象限的第一、二磨牙;右侧上颌中切牙和左侧下颌中切牙的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结果:平原组和1年组(2900m、3700m、4500m)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原组和2~4年组(2900m、3700m、4500m)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9年、≥10年组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00m、3700m、4500m的各自1年组与2~4年、5~9年、≥10年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海拔驻军官兵牙周袋深度的患病率和附着丧失的程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高原驻守时间延长呈升高的趋势。结论:高原驻军官兵的的牙周炎患病率较高,建议加强官兵卫生知识的教育普及和部队卫勤人员的口腔卫生保健能力,加强牙周疾病的防治工作。
蒲东全刘鲁川宋远雄张海元毛永利朱立强
关键词:口腔流行病学海拔高度抽样调查部队官兵
缺氧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S),观察缺氧对其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PLFS,随机分为21%O对照组和10%、5%、2%O缺氧组,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HPLFS增殖情况,透射电镜下观...
张海元刘鲁川刘福玉许蜀闽刘娜蒲东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